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師生情深 文 / 楚禹

    新書上傳,真誠的懇求各位讀者的推薦票支持!

    「萬歲爺,王公公來了。」

    內侍的聲音打斷了年輕皇帝朱祁鎮正沉浸於山水之中的思緒,但他卻沒有任何不快,而是飛快的轉過身向王振看去,一臉興奮道:「先生去哪了,朕可是在這等了好些會了,你再不來,朕可就要派人去找你了。」

    見皇帝心情不錯,王振也是十分高興,笑著一邊上前,一邊說道:「皇上難得出京,這一路又趕得辛苦,我便尋思著讓皇上好好靜靜,免得太過疲倦,傷了龍體。現在看來,皇上自個挑的這西水河倒真是怡人的好地方,比我之前想的地方可是好得太多。」能在皇帝面前自稱「我」的,怕天下也就王振一人了。

    「先生有心了。」

    朱祁鎮跟個小孩子似的上前拉住王振,指著南邊數里外折向往東的西水河,激動的說道:「若不是先生堅持,朕哪裡知道京城之外還有這等景色。自登基以來,朕一直就在宮中,想出宮走走,他們不是說這就是說那,總之就是不讓朕出來,也不知他們安的什麼心思。」

    年輕的皇帝對登基十四年來才得以出京頗是耿耿於懷,也很是感慨,忍不住又發了句牢騷,「祖宗留給朕的江山,朕卻一眼都不曾見過,這江山到底是他們的,還是朕的?」

    這話說得相當嚴重了,邊上伺候的兩個內侍慌忙就把頭抬了下去,不遠處護衛的禁衛們也都把視線看向了遠方,裝作沒有聽見天子的這句牢騷。

    王振雖然很贊同皇帝發的這個牢騷,但他卻沒有附和,而是斂去臉上的笑容,一臉嚴肅的對朱祁鎮說道:「皇上此言差矣,臣子們不讓皇上出京其實也是為了皇上好,要知御駕出京定然會驚擾地方,且勞師動眾,耗費錢財無數,長此下去,國力必定不濟,民怨也會沸騰,昔年隋煬帝楊廣便正是耽於遊樂而亡國,有這前車之鑒在,臣子們如何能讓皇上再重蹈此轍呢?以後皇上這話可不能再說,免得臣子們寒心。」

    「先生這是怎麼了?」

    以前只要王振一臉嚴肅的和他說道理,朱祁鎮便會立即反思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又說得不對,可這一回他卻沒有這麼做,反而有些詫異道:

    「先生常對朕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書中的知識都是死的,若光捧著書本去讀,便永遠也不會明白這內中真正的道理,更不知世間百態,人情疾暖,讀到最後只會變成假道學,書獃子,這種人入了仕途也定然只知奉迎上官,魚肉百姓,於政事卻是全然不通,唯有知行合一,方能務於實務,上知國情,下知民情,如此才能成為好官。既然如此,那朕這做天子的豈不是更要讀萬卷書,行千里路?不然,朕豈不是一樣做不好皇帝?若是不能做個好皇帝,朕又何必當這天子?!」

    「皇上?」

    朱祁鎮的一番道理讓王振有些錯愕,怔在那裡許久之後,方歎道:「皇上果然天資聰慧,能舉一而反三,只可惜皇上終是皇上,身繫天下,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恐怕皇上比我更能明白吧。」

    「朕這次出京是為了學曾祖、父親那樣親征禦敵,平靖邊疆,又不是來玩樂的,何必他們指手劃腳,說三道四!況曾祖太宗皇帝有過遺訓,我大明就要由天子來守國門,此番也先入寇,朕身為皇帝,自然就要身先士卒,以為天下表率!也唯有朕這天子御駕親征,方能叫也先這等韃賊知道我大明絕不可欺,也絕不容欺,把朕惹怒了,朕親率大軍去平了他瓦剌的汗庭!」

    說完這番豪言壯語後,朱祁鎮盯著錯愕的老師王振看了一眼後突然笑了起來,「朕知道了,先生其實是贊同朕的,也希望朕是曾祖一樣的天子,不過是怕朕性子急,和外朝爭得太凶,克制不住自己,這才學著那些人一樣來勸朕的吧?」

    王振此刻心中既對皇帝竟然如此豪邁感到震駭無比,同時又欣慰不已,他意識到眼前站立的這位已經不是當年流著鼻涕的小太子,而是大明帝國的皇帝!

    「皇上聰慧過人,當真是什麼事都瞞不住皇上。」

    看著朱祁鎮下巴已經長得很長的鬍子,王振也笑了起來,他沒有否認,也用不著否認,更不用掩飾,因為他的學生已經長大了,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見王振真的贊同自己,朱祁鎮頓時更加歡喜,拉著王振往河邊又近了幾步,撿起一塊碎石朝河面上漂去,也不知他怎麼扔的,那石子竟在河面上打了幾個漂才沉下去。

    熟知自己這個皇帝學生性格的王振,自然不會在他心情大好的時候掃興,也笑著撿了幾塊石子朝河面上打去,可打了幾次都沒能打出水花,樂得朱祁鎮笑個不停,打趣老師可不如學生嘍。

    師生二人就這麼玩了一會水漂,直到喜寧過來回稟御帳已經搭設好,請御駕移駐後,朱祁鎮才意猶未盡的扔掉石子,示意內侍們準備移駕。

    正要上車,卻瞥見老師王振似乎有什麼事想對自己說,不由停了下來,問道:「先生可是有事要對朕說?」

    王振剛要將袖中的大同千戶所急報拿出來,卻聽朱祁鎮又問道:「可是三千營的事?」

    王振沒有說話,三千營午後鬧出來的事情皇帝早已知道,又是英國公張輔等人在處置,他沒必要多說什麼。

    見王振沒有說話,朱祁鎮只道真是為了三千營的事,不由有些惱怒道:「三千營的事情,真是叫朕失望得很,若不是朕這次堅持御駕親征也先,還不知道朕的京營竟然廢物到如此地步,不過下場雨,他們就走不動路了嗎!真要這樣,朕還如何指望他們去和也先的兵馬交手,又如何指望他們能夠打贏!」

    &

    nbsp;見朱祁鎮越說越惱,王振怕他氣出毛病來,忙勸道:「事情已經處置了,皇上不必再生怒,我想經此處置,三千營上下定然會重振士氣,不負皇上所望。」

    「嗯。」朱祁鎮緩緩點了點頭,「有先生在,朕放一萬個心,不過先生也不能太過操勞,不必事事親為,凡事多讓英國公和曹鼐、鄺埜他們去辦,他們也都是老臣了,知道輕重。」

    說完便要上車,卻見王振仍站在那裡沒動,不由奇怪,詢問道:「先生難道還有事要與朕說?」

    王振依舊沒有說話,只是迅速的將袖中錦衣衛大同千戶所傳來的急報遞到了朱祁鎮手中。

    朱祁鎮疑惑的接過急報打開看了起來,看完之後臉色已經鐵青,恨聲道:「朕先前倒是小瞧也先了,想不到此人竟是勁敵,連西寧侯宋瑛都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他越是厲害,朕越要會會他,看看是他瓦剌太師厲害,還是朕這大明天子厲害!」

    皇帝根本不畏懼也先的強悍,王振頓時放下心來,尤其當看到自己這個學生正一臉豪邁看著西邊的天際時,更加是老懷寬慰。

    「皇上英明神武,也先不過跳樑小丑,只要御駕一至,此小丑定然灰飛煙滅!」

    發自內心的恭維了自己的學生後,話鋒一轉卻又道:「不過自從皇上決定御駕親征後,百官便一直反對,眼下京中留守的也好,隨軍的也好,怕真心真意贊同御駕親征的沒有幾個,反而是暗中阻撓大軍的更多,今日三千營的事情明面是軍士在鬧,但背後不可能沒有人唆使,現在有皇上一力壓著,這些人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阻撓大軍,但如果大同兵敗的消息傳開,怕他們便會以此為由要求大軍班師,故我讓王山和紀廣他們去盯著,所有大同過來的消息都暫且按下,不知皇上以為我這個安排是否妥當?」

    「可!」

    朱祁鎮想也沒想,就斬釘截鐵道:「先生的安排正合朕意,朕此次御駕親征一定要與也先分出個高低來,便是天上下刀子,朕也要率領大軍前往大同!」

    「皇上聖明!」

    「噢,對了,郭敬是歷事四朝的老人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回隨西寧侯陷在陽和口生死不明,朕有些擔心他,你叫大同那邊的錦衣衛打探明白,不論是死是活,都要給朕個准信。若是死了,就厚葬於他,選他子侄一二人蔭為錦衣衛吧,不過若是落在也先手中」

    皇帝提到自己的親信郭敬,王振自然是聽得入神,見皇帝後面的話不好說出來,當下便接了下去,「郭敬的事,皇上放心好了,我自會去安排,不管生死,總歸是不會叫他辱沒了皇家的臉面。」

    王振既知如何辦理,朱祁鎮也不再多說什麼,「如此就拜託先生了,朕先去御帳,稍後朕還要寫封家書於皇后,省得她老擔心,一天連著派幾撥人過來,她不嫌煩,朕還嫌煩呢,呵呵。」

    「皇后娘娘也是關心皇上,用老百姓的話說叫夫妻情深呢。」王振笑著說了句。

    「朕知道,朕也喜歡她這麼做。」

    想到遠在京城的皇后錢氏,年輕天子的臉上不自禁浮現出一絲溫暖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