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七十八章 軍前廷議(上) 文 / 楚禹

    謠言迫使年輕的天子不得不召集隨軍重臣商議,因為王振告訴他,如果不能馬上穩定流言導致的動搖軍心,大軍將不得不班師。

    一旦大軍就此班師回京,那便意味著正統皇帝的第一次御駕親征將以虎頭蛇尾告終,並且在回京之後,年輕的天子將迎來臣子們的集體嘲笑,他們或許不會明著譏諷皇帝,但背地裡卻肯定會為此彈指相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大軍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此草草回京,那麼皇帝在全國臣民心中的權威將遭到重創!

    可以肯定,皇帝歸京後,市井之間將會充斥天子還是太年輕之類幸災樂禍的評論,當然,在這些評論的中間肯定會夾雜對天子所信任的老師王振的攻擊。

    一腔熱血,雄心勃勃欲效仿先祖立下赫赫武功的正統皇帝朱祁鎮肯定是不能接受臣民對自己的看輕和貶低,他更不能容忍有人借此對他最為信任的老師王振進行攻擊,因此在決定召集軍前廷議前,他要王振徹查此事,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將那些在背後散佈謠言的傢伙們糾出來!

    可是讓人無奈的是,儘管王振也很想知道是哪些人在背後散佈軍中斷糧的謠言,但他手頭能用來查探消息的廠衛人手卻太少,那些精於刑獄查緝的錦衣校尉和東廠番子們大多都留在京中並未隨軍,而隨軍的只是錦衣衛的大漢將軍,讓這些大漢將軍們拱衛皇帝儀仗尚可,要他們去充當查緝偵事的特務就實在是為難人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王振現在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聽馬順的話多帶些廠衛的人隨軍,以至現在碰到事情竟無人可用。

    無人歸無人,事情還是要查的,王振先命御馬監提督太監陳官利用御馬監的人手暗中查訪,後又命自己的侄兒錦衣衛同知王山帶著為數不多的廠衛番子開始密查此事。

    雖說是天子命令徹查,可王振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去查,眼下軍中人人驚疑,若是大張旗鼓去查,恐怕正合那些散佈謠言的傢伙心意,王振搞出的動靜越大,他們就越是高興,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謠言將會更加坐實,本來就驚疑的軍心將會變得更加動搖。

    能從一個老教書匠變成大明司禮監的掌印太監,王振的腦袋肯定不傻,因此他決定悄悄的查,可是結果卻讓人失望得很。

    陳官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只抓了幾個散佈謠言的小魚小蝦,問他們何人主使,卻是根本不知,之所以散佈軍中無糧的謠言只不過是他們也相信了這謠言,人傳人,耳傳耳,僅僅如此。

    王山那邊跟無頭蒼蠅似的帶著手下幾十個廠衛人手查了半天後,苦著臉向伯父稟報了查緝情況——一無所獲。

    王振並沒有罵這個侄兒無能,因為他知道,王山能夠動用的人手實在太少,並且這個侄兒也實在不是個會辦事的好人選,若是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和東廠的唐童在這裡,事情或許會好辦得多,可惜這二人現在都在京中,遠水救不了近火,二人現在就是插翅也飛不過來。

    其實若是真想揪出散佈謠言的幕後之人也很簡單,只要將那些抓來的小魚小蝦一個個審問,問他們是從何人處聽來,然後再去抓那個人,一個抓一個,最後肯定會找到幕後之人。不過這個辦法雖然簡單,但卻費時費力,更要命的是動靜太大,在這個節骨眼上休說王振了,就是正統皇帝也不敢搞出牽連甚廣的大獄來,那樣的話,這大軍不垮也要垮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王振苦惱無處可查時,紀廣卻來報告了一個重要情報,在確定紀廣所說的事情確實無誤後,王振如獲至寶,很快,在他的請求下,正統皇帝朱祁鎮決定召集隨軍武重臣召開軍前廷議

    事關大利害,須下廷臣集議。

    以往廷議都在北京城中的皇極殿中舉行,今天這次廷議卻在陽和口軍中的大帳,雖然規模小人,人數少了,但參與官員的品級卻一個比一個耀眼,不是一品就是二品,三品以下的基本上見不著一兩個,可謂是飛禽走獸站了滿滿一帳。

    武殊途,帳中的官員很自覺的根據不同的身份分成了兩撥,一撥是以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為首的官集團,成員主要有刑部侍郎丁鉉、工部侍郎王永和、右副都御史鄧棨、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等人;

    武官這邊自然是以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為首,成員有泰寧侯陳瀛、恭順伯吳克忠、永順伯薛綬、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吳克勤、指揮紀廣、樊忠、參將郭登等人。

    這兩撥人的邊上又站著幾人,卻是御馬監的提督太監陳官,司禮秉筆太監丘寧、兵仗局管事太監宋真、御馬監管軍太監王德、錦衣衛指揮同知王山等人。

    駙馬井源因為身份特殊,加上年事已高,皇帝特意讓太監給其搬了凳子來,就坐在御案的旁邊。

    皇帝本人自然坐在帳中的御案之後,旁邊一步開外站著貼身伺候的少年太監喜寧,王振則持著他那柄佛塵站在案前左側兩步開外的地方,與他並排站著的是英國公張輔,內閣首輔曹鼐。

    人都到齊後,朱祁鎮緩緩掃視了眾人一眼後,開口說道:「近日軍中有謠言,說大軍無糧,朕聞之頗覺奇怪,大軍自出居庸關便由宣府糧庫供糧,一路至大同來,糧草轉運都是通暢,何以現在卻是謠言大軍無糧呢?眾卿可知這謠言是如何生起,又是何人在擾我大軍軍心呢?」

    這個問題自然沒人能給皇帝答案,誰也不敢給皇帝答案,一眾官員不論武都是沉默不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