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225章 高層反應 文 / 望霓裳

    週五早上,一篇名為《適當引入資本,盤活國有企業》的章出現在《齊魯經濟報》最顯眼的位置,章若有所喻的指出:在目前省內大部分小型國有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虧損情況嚴重、創新能力停滯、機制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先通過試點的辦法對一些資不抵債的企業進行合理整合,適當引入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私有資本,通過完善公司體制和監督機制,從而盤活企業,不失為一條值得探索的辦法!

    儘管章中用「整合」代替了「改革」和「改制」這樣敏感的詞彙,但是從章左側附上的模糊圖片中依稀可以看出「魚製品廠」幾個斑駁的字樣,而目前能夠勾起新聞媒體敏感神經的魚製品廠除了歸安縣魚製品廠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吧?

    此時齊魯省委常委、濟州市委書記方宏進坐在辦公室裡逐字逐句瀏覽著《齊魯經濟報》的這篇署名章,努力從字裡行間中提煉出令人深思的含義,思考著這篇章中隱含著的信息,當他看到撰著是一個叫做「魯繼偉」的名字時候,先是一愣,頓時眼前一亮,若有所思的拿起黑色簽字筆將這個名字一圈,拿起電話給市長李通撥了過去:「李市長,我是方宏進,你現在有時間沒有?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齊魯省為數不多的著名評論家和體制經濟學教授中,必能沒有「魯繼偉」這個人,巧合的是齊魯省的簡稱就是「魯」,而齊魯省計劃經濟委員為的簡稱正是「計委」,與「繼偉」二字同音,想通了這些環節之後,方宏進就明白了,這篇章是省計委拋出來測試輿論風向的!

    畢竟《齊魯經濟報》作為齊魯省經濟政策和決策公佈的喉舌和齊魯省經濟輿論形勢的風向標,在國家還沒有對歸安縣魚製品廠改制發表意見的時候並不敢大肆宣揚和評價,然而它能夠用這種機器隱晦的方式對歸安縣的改制進行評價甚至聲援,已經足以說明齊魯省政府的觀點和立場了!

    濟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通作為全市經濟的實際掌舵者,每天早上翻看各種經濟報紙早已經成為習慣,當他看到《適當引入資本、盤活國有企業》這篇章的時候頓時就被上面的內容所吸引,畢竟當市長這幾年在經濟發展方面他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全市大大小小的國有企業半死不活甚至巨額虧損的情況沒有人都比他再清楚不過的了,而這篇頗有引導輿論風向的章在這個時候深入淺出的對國有企業近況進行剖析,頓時令他有一種好像抓住了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有抓住的恍惚。

    章的署名一看就知道是杜撰出來的,省計劃經濟委員會在這個時候拋出這樣一篇論斷來,還是頗能說明問題的,只是想到歸安魚製品廠改制的這個「值得探索的方法」李通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齊志強曾隱約向他匯報過這個改制是於江海一手包辦的,他這個縣長只是簡單的署過名字而已!

    於江海早已經從頭到腳都貼上了「方系」的標籤,在馬衛華對歸安縣政法系統表示極度不滿的大背景下,齊志強在歸安縣委常委會上的日子早已經不像去年那樣愜意,就算想搶班奪權摘桃子也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時已晚了啊!

    李通一想到齊志強這個不爭氣的下屬就有點來氣,本以為跟著自己當了五年秘書又下去鍛煉過這麼長一段時間,抗衡將要退休的王乾並掌控歸安縣常委會肯定不成問題,沒想到被於江海這個連毛都沒有扎齊的毛頭小子一攪和就亂了陣腳,接連被他打個措手不及!

    桌子上的電話突然急促的響了起來,李通順手接過之後裡面竟然是方宏進的聲音,他頓時一愣,不過還是點點頭說了聲「好的,我馬上過去!」儘管他和方宏進兩人在市委常委會上經常唱對台戲,不過兩人表面上的關係維持的還算不錯,方宏進也並沒有在常委會上落井下石的打壓他,更沒有無端插手市政府這邊的事務。

    畢竟涉及到市委層面的爭鬥已經算是高層爭鬥,自然不會像下面鄉鎮和縣區那樣鬧到不可開交、甚至水火不容的地步,更何況市委書記和市長兩人的矛盾真的無法調和的話,省裡的板子很快就會落下來,通常情況下都是各打五十大板,對雙方來說也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這也不是方宏進願意看到的,更何況是暫時落入下風的李通!

    李通從桌子上拿起用了將近一個任期的保溫茶杯,換上一臉平和的微笑拉開門走出辦公室朝樓上走去!

    原本市委書記的辦公室和市長的辦公室都在二樓,分列辦公大樓的兩頭,寓意「書記市長各管一邊,合作又對峙」,自從方宏進的前任黃放當上市委書記之後就把辦公室搬到了三樓,據說是為了壓過市長一頭,彰顯市委書記的權威,不過黃放這個市委書記還沒有壓過市長的時候就已經鋃鐺入獄,方宏進就任書記之後也就沒有再折騰著換辦公室。

    李通走到方宏進辦公室門口的時候,方宏進的秘書李斌正在埋頭記筆記,他一看到李通站在門口急忙站起來笑著說道:「李市長,您過來了?書記已經在裡面等著您了,您請進!」

    李通微微一愣,朝李斌點點頭就抬步走了進去,心中卻對方宏進今天的安排疑惑不已,進去之後看到方宏進正好抬起頭,他就笑著說道:「方書記,你找我?」他比方宏進的年紀要大**歲,稱呼方宏進的時候就從來沒有用過「您」字。

    方宏進點點頭把桌子上的那份《齊魯經濟報》朝李通揚了揚,笑著說道:「李市長坐下說話,這篇章你看過了吧?說說你的看法!」

    李通剛才就已經猜到方宏進找自己多半是為了國有企業改制的事情,畢竟最近這一年多以來全市能夠引起高層關注的事情並不多,而魚製品廠改制恰好是其中一個。再聯想到新任省長萬明堅的身份以及他一上任就著力塑造的銳意改革進去的形象,事情就一目瞭然了!

    笑著坐下,擰開杯子喝了一口清茶,李通這才說道:「是的方書記,我剛剛看過這篇報道,正準備過來給你匯報。我認

    為這就是省裡各個市發出的信號,萬省長在就任省長的談話中就曾明確說過要敢於探索、敢於創新,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也要有敢於吃螃蟹的決心,而從報紙上的圖片可以看出這邊報道所指的事件,歸安縣目前已經成為全省的焦點,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波及到全國去,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提前有所準備,特別是有了年前農機廠罷工的教訓之後,改制工作早已勢在必行,而我聽說改制之後歸安縣不論是魚製品廠的員工,還是百姓們的反映都很積極,這足以說明歸安縣政府的工作是出色的,是探索和創新的!」

    方宏進沒想到一向以作風謹慎著稱的李通竟然直言不諱的指出「改制工作勢在必行」,可見市裡幾家大中型國有企業已經把他攪得焦頭爛額了,不過這樣也好,畢竟發現問題提早解決總比大爆發之後再想辦法要容易、要有效的多。想到這裡他就點點頭示意李通繼續說下去。

    李通把茶杯往桌子上輕輕一放繼續說道:「當然了,正如章中指出的那樣,現在只是處於探索階段,並沒有完全推廣鋪開的經驗,所以我們可以找出一個或者幾個虧損嚴重、瀕臨破產的企業進行改制,這樣如果成功的話既可以擺脫財政上的巨大包袱,又可以給其他企業樹立好的榜樣,就算因為時機不成熟出了問題,我們的損失也並不大!不過尤其要注意的就是對資產的衡量和測算,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我可是聽說歸安縣魚製品廠改制過程中有賤賣國有資產嫌疑的啊!」說到這裡他微微一笑,低頭喝起茶來。

    方宏進心底暗笑,這個李通都這個時候來還不忘噁心自己一番啊,不過他說的也是事實,改制過程中確實容易出現這些問題,必須要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進行才好啊!想到這裡就點點頭說道:「李市長,你說的很有道理,我看不如先這樣,你們市政府先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一份改制方案,等過一段時間歸安縣魚製品廠改制的效果出來了,上面的意思也清晰了之後立即著手進行,你看如何?」

    李通又是一愣,心說這方宏進什麼意思?難道他不想把這個巨大政績抓在手裡不成?還是他對改制工作沒有信心?如果是後者的話為什麼他還讓於江海在歸安縣折騰呢?

    方宏進看到李通剎那的發愣,就笑著問道:「怎麼李市長?有什麼問題嗎?」

    李通頓時一驚,點頭說道:「沒有問題,我這就著手準備!」心中卻在疑惑自己竟然在這個時候走神。

    等李通的腳步聲漸漸遠去之後,方宏進才拿起桌子上的電話撥了出去,笑著說道:「萬省長,我是方宏進,有點事情找你打聽一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