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538章 分化瓦解 文 / 望霓裳

    於江海並不打算玩殺雞儆猴的遊戲,不過當第二天人們聽說關逢明一家已經悄然搬出啟華路的老宅之後,城東新區僅有的幾個釘子戶也坐不住了,生怕市裡面的板子打在自己身上,沒多久全部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

    要說市裡面給的拆遷補償並不少,同等面積置換郊區的新房,配套設施都很齊全,交通也十分方便,另外每戶每平米再補助1000-2500元不等,也是有些人死纏爛打想要政府多補償,再加上有關逢明帶頭他們就跟著耗在那裡,反正政府的板子打下來有關逢明這些人頂著,他們也不會說受到什麼懲罰和損失。

    關逢明服軟之後事情就出現了巨大的轉機,如果這些釘子戶還不同意拆遷的話恐怕就不會再有好果子吃,政府對關逢明還有可能好言相勸,對他們這些人絕對沒有太多耐心而會選擇一棍子打死。

    濟州建築集團、中建十八局和省第五建那邊早已經準備就緒,拆遷問題甫一解決三家公司的工程隊就開進城東新區馬不停蹄的開工建設,也是當初為了本地經濟的發展,三家公司答應在原材料同等質量的情況下優先選用濟州市的企業供應,城東新區的建設對沙石、鋼筋、水泥等的需求量呈幾何級增長,再加上工程項目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僅僅城東新區的建設預計就能夠解決全市近萬人的就業問題,同時強力拉動全市經濟的飛速增長。

    臨近元旦的時候,市統計局也拿出十分喜人的成績,十一月全市經濟同比增長400%,如果這個勢頭繼續保持下去,全市全年gdp增速能夠達到37%的歷史最高水平,甚至遠遠把經濟強市黃島市都比了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市委書記李新傑、市長焦長達在內的市委班子受到省委書記穆為民的點名表揚,一時間全省各大報紙紛紛報道「煙城奇跡」,令李新傑等人出盡風頭。

    李新傑也是個臉皮厚比城牆的傢伙,雖然他對城東新區的建設非但不支持反而處處拖後腿,但是撈政績的時候卻一點也不手軟,泰然自若的接受來自各方讚譽的同時,還在公開場合大談特談所謂的「經營城市」,彷彿這一切都是出自他手、他才是煙城市城東新區的締造者一樣。

    「他也太厚顏無恥了,真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傢伙!」於江海的辦公室裡,傳出譚漢宇憤憤不平的聲音,憤怒的控訴著李新傑的人品和臉皮。他生來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也不怕這樣的話會被李新傑的人聽了去。

    於江海笑著瞪了他一眼,扔給他一顆煙說道:「好了好了,別淨說這些沒用的東西,功勞他們想要搶隨他們的便,我可告訴你回去繼續盯緊那邊的建設進度,一刻也不能放鬆!」這次省委省政府的嘉獎是有點不太公平,不過這個世界上哪裡又有絕對公平的事情?

    譚漢宇也知道自己剛才有些失態,涎著臉從於江海桌子上摸過打火機,先給於江海點上煙然後又給自己點上,狠狠地吸了一口讓煙氣在五臟六腑遊走一圈之後猛地吐出來,也終於吐出了心中的鬱悶,這才嘿嘿一笑說道:「也就是市長您好脾氣,要擱我的意思早就站在馬路上朝對面罵街了!」馬路對面自然就是煙城市委大院。

    「你呀你,怎麼就跟個地痞無賴似的?」於江海倒沒想到有人會說他脾氣好,「還有事情沒有了?沒看到我正忙著呢嗎?」就想哄譚漢宇走,生怕這傢伙在這裡多呆一刻鐘就會影響到他的心情。

    要說自己的功勞被人搶去心裡一點也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於江海也無意和李新傑爭個你死我活,省裡面還是有看問題透徹的人,他們只是顧全大局不讓煙城市再起波瀾而已,否則市委書記和副市長爭功的醜聞爆出去不但會讓李新傑聲名掃地,也是對省委常委會權威的一種挑釁,畢竟當初李新傑能夠當上市委書記可是省委常委會表決通過的。

    城東新區建設如火如荼進行著,於江海自然沒有那麼多精力一直盯著,作為市城建局局長的譚漢宇卻無法做甩手掌櫃,今天也是看了《齊魯日報》之後氣不過這才忙裡偷閒覷了個空子來於江海這裡發牢騷,牢騷發完之後還真的趕緊回到工作崗位上去,眼看著再不走於江海作勢就要拿煙灰缸砸將過來,譚漢宇急忙後退幾步縮頭縮腦的就往辦公室門口走去。

    殊不料拉開門的時候正看見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市公安局長王永生站在門口,頓時嚇了一大跳,心虛的和王永生打了個招呼就落荒而逃,心裡卻不確定王永生是剛來還是在這裡站有一會兒了、有沒有聽到他在辦公室裡面的抱怨。

    王永生還真是剛過來看到於江海的秘書趙蘇城不在正猶豫著是不是打聲招呼再進於江海的辦公室,卻沒料到譚漢宇做賊心虛的從裡面逃出來,倒像是小偷見了警察一般,不過今天王永生心情大好倒沒有太在意譚漢宇的神態,抬步推門往於江海的辦公室走去。

    於江海剛趕走譚漢宇還沒有翻開手頭上的件就聽到門吱呀一聲又開了,還以為是譚漢宇去而復返正準備出言訓斥,抬頭卻見到王永生滿臉笑意的走進來,便也笑著從位子上站起來迎上去說道:「王書記今天倒是有閒心情來我這裡,正好有從老家寄來的好茶給你嘗嘗鮮。」

    在城東新區拆遷以及建設的過程中,煙城市公安局方面積極部署、加大巡邏力度、保證社會穩定和治安和諧,為全市經濟建設保駕護航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整治治安環境的專項行動中果斷出擊,一舉摧毀了以劉明強為首的黑惡勢力,成為煙城市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兩點,王永生也因此受到省委省公安廳領導的表揚,最近甚至有傳言說王永生會調任省公安廳出任常務副廳長。

    單純來說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的權力不一定比兼任市委常委的地級市公安局長大,甚至還略有不如,但是王永生卻清楚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現在,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都是享受正廳級待遇,而他在煙城市雖然說是政法界當仁不讓的王者卻只是副廳級而已,半級的差別說著輕巧卻是無數官員一輩子都不可

    可逾越的鴻溝,誘惑之大可想而知。

    王永生笑著和於江海握過手,兩個人並排走到沙發區落座,他看到於江海臉上依然帶著淡淡的笑意,心裡就感歎不已,之前總聽人說於江海脾氣暴躁極難相處,但是看著他人畜無害的樣子哪有一絲難以靠近的痕跡?

    「於市長有好貨還不快點拿出來嘗嘗,難道還想藏到明年不成?」和於江海接觸的次數多了,王永生倒是能夠和他開一些無傷大的玩笑,總不能讓所有的時間都被工作和勾心鬥角佔據,更何況兩個人合作的一直不錯。

    於江海沏好兩杯茶端一杯給王永生之後笑著問道:「看王書記滿面紅光,莫非是有好事將近不成?」他也聽說王永生要調走的傳聞,不過也能夠感覺到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省裡面某些有心人調往永生出煙城市不見得就是肯定王永生的成績那麼簡單。

    在齊魯省公安廳廳長高遠兼任副省長的情況下,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的位子不可謂不重,縱觀齊魯省除了公安廳內部的幾名副廳長之外也只有省城濟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馬衛華和面前的王永生兩人有資格爭一爭,不過馬衛華年初時候和市委書記項光沛鬥法失敗已經卸任省城市公安局長一職,再加上最近幾個月王永生做出來比較大的成績,力壓其他人成為省公安廳副廳長確有可能,而且還十分合情合理。

    不過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齊魯省公安廳現任副廳長年齡馬上就要到站,不過於江海也聽說原本是內定過了年關再退休,畢竟每到春節前後維穩工作十分繁重,驟然調整公安廳常務副廳長這麼重要的位子絕對不是明智的做法。

    而且煙城市城東新區建設也才是剛剛啟動而已,王永生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任務還沒有徹底完成,這個時候就將他調出煙城市倘若新任市公安局長不支持不配合於江海的工作,反而會成為城東新區建設的阻力如此這般一分析背後做小動作之人的險惡用心已經昭然若揭。

    煙城市局面錯綜複雜的原因很多,除了市委書記李新傑、市委副書記、市長焦長達和市委專職副書記於世超三人各有想法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作為市委書記李新傑沒能夠將市公安局和市紀委兩個強力部門抓在手中,沒有國家暴力機關的支持,他的政令和理念就無法得到貫徹執行。

    更重要的一點是,王永生和市委其他領導關係平平卻偏偏和不是市委常委的於江海走的很近,於江海在煙城市為數不多的行動都能夠達到目的,王永生所掌控的市公安局出力頗多,而眾所周知於江海又和市長焦長達是一派人,倘若召開市委常委會的時候焦長達拖於江海和王永生打個招呼,還真有可能就左右了當下的局勢。

    到底是東風壓過西風還是西風壓過東風還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倘若初來乍到的焦長達輕而易舉的就把在煙城市深耕多年的李新傑壓制住,還真就是狠狠扇了當初支持李新傑出任煙城市委書記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而一旦王永生被調離鹽城市,就相當於焦長達、王永生和於江海三人在煙城市委市政府的「鐵三角」被硬生生拆散,焦長達即便是能夠通過交換和妥協換來一些市委常委的支持,也遠遠無法和李新傑抗衡,這樣一來李新傑堂而皇之的享受煙城市經濟飛速發展的榮耀就名正言順了!

    而省委領導裡面誰最不願意看到焦長達強勢崛起,這樣一分析就昭然若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