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540章 拉閘限電 文 / 望霓裳

    為了顯示和於江海的關係不那麼生分,王永生臨走的時候還從於江海辦公桌的抽屜裡面順走了一盒「好客茗茶」,這才喜滋滋的離開。

    於江海不是市委常委,在市政府這邊副市長排名中也不算太靠前,自然沒有輪到元旦三天假期的領導值班,他也樂得清閒就提前給方玉兒去了電話說元旦在省城過,方玉兒喜不自禁差點沒在教室外面的走廊裡高興的歡呼出生。

    不值班並不代表人就清閒,實際上在元旦臨近的時候沒有誰能夠清閒下來,於江海看看表還沒有到中午吃飯的功夫,就叫過來剛從外面送件回來的秘書趙蘇城,吩咐他備車去城東新區轉一轉。

    為了顯示對煙城市城建工作的支持,中建十八局、省第五建和濟州建築集團在煙城市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又自掏腰包請了國內知名專家,根據於江海提出的「東南發展特色飲食、南部偏西發展住宿、東區核心發展購物娛樂、東北建設高科技產業園」的「四塊同建、齊頭並進」的理念,論證煙城市東區規劃藍圖的可行性,然後才破土動工。

    鋼筋、水泥、沙石都是從西邊運過來,所以三大集團制定的是「自東向西平行推進,東西部完美拼接」策略,牛鳳傑開著車子往施工現場走的時候,先要穿過拆遷過後還沒有及時清理的城東新區西部,之後才能夠到達劃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於江海看著窗外高低不平的亂象,卻能夠清晰的感覺到與之前的不同,如今的亂象反而更襯托出新城區建成之後的井井有條、鱗次櫛比,而不是像初來乍到時候的死氣沉沉、毫無生機。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歸濟州建築集團承建,臨近年關公司事情紛繁複雜張森林自然不可能時時刻刻呆在這裡,不過還是派了以為資歷頗深、專業知識紮實的副總時時刻刻「督戰」,於江海車子到的時候這個錢姓副總正和兩個工程師在圖紙面前討論規劃產業園區中一條輔道的走向問題。

    錢擴民能被張森林委以重任督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絕對算是濟州建築集團的核心人物,自然對集團發家歷史瞭如指掌,也知道總經理和於江海兩人非同尋常的關係,這時候看到於江海的車子在不遠處緩緩停下,就和兩個工程師吩咐幾句直接迎了上來。

    略一寒暄之後於江海就開門見山提出在產業園區隨便走走看看,他暫時無意打擾太多的人,而錢擴民又是齊魯省建築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就親自陪同於江海並向他介紹公司對園區的整體規劃以及建設理念。

    於江海主抓煙城市城建工作這幾個月以來也惡補了不少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聽錢擴民說生澀難懂的建築學術語也不覺得枯燥乏味,還偶爾和錢擴民交談兩句,問的問題都能夠問到點子上,倒讓錢擴民不敢小覷眼前這個年輕的有些不可思議的副市長。

    錢擴民算得上是學者型管理者,從心底來說對於江海這種靠著背景往上爬的官員是十分輕視的,若不是張森林對他有知遇之恩並且再三交代一定要陪好於江海,他估計早就隨便找個理由溜之大吉了,然而此刻聽著於江海言之有物的話語,每每都能問到當下最為先進的建築經營理念,也暗自感歎這個年輕人不像華夏國的很多官員那樣草包。

    於江海當然不知道錢擴民心中所想,不過也能夠感覺到錢擴民的笑容相較剛見面的時候真誠了許多,也不以為意,他今天來除了瞭解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三通一平」,還主要是考察這裡對諸如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考慮。

    煙城市位於東海以北,夏秋之際到時不會有颱風侵襲,不過強熱帶氣旋也是很愁人的事情,一旦登陸的話破壞性不會比颱風差多少,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又恰好位於海邊,防範措施自然要多家完善。

    「三通一平」是基本建設項目開工的前提條件,具體指水通、電通、路通和場地平整。水通專指給水通暢,具體又包括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兩個系統;電通指施工用電接到施工現場,不論是工業發展還是居民生活、公司辦公都離不開電;路通指場外道路已鋪到施工現場周圍入口處,滿足車輛出入條件,便捷的交通運輸不僅方便各種居民生活、辦公出入,更是原材料和產品運輸的保證;場地平整指擬建建築物及條件現場基本平整,無需機械平整,人工簡單平整即可進入施工的狀態。

    如果說水是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的基礎,那麼電就是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保障,而交通則能夠反過來繼續促進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業園區的主題承建單位是濟州建築公司,為了保證建設出縱貫園區的高標準公路和當前國內最先進的給排水系統,張森林專門從彭天祥那裡借調了兩名路橋和地下水管道鋪設方面的專家,彭天祥統領的中建十八局向來以路橋建設和管道鋪設聞名,兩名工程師也都是能力非凡之輩,於江海看著眼前這條雙向八車道的寬闊馬路也是讚口不絕。

    雖說整個工業園區也只是初具雛形,道路通暢和場地平整的工作還沒有完成,但是這條銜接城東新區甚至溝通其他地市的園區主幹道卻已經蔚然而成,嶄新的柏油馬路和兩旁高端大氣的路燈都給人一種振奮的感覺。

    「錢經理,看來你們公司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把整個園區的框架搭建起來了,我看明年五一之前竣工不成問題啊!」儘管有張森林在公司坐鎮,於江海還是提醒錢擴民一聲,以防中間出什麼岔子。

    明年是換屆年,3月份兩會前後各省和直轄市的換屆工作也將緊鑼密鼓的展開,而重頭戲自然是兩會期間各方勢力對******常委和******委員的角逐較量,煙城市的換屆工作則要拖到六月中旬的時候才展開,這也是於江海希望園區能夠在五月竣工的原因。

    主體工程正式竣工前就可以開始招商引資,而到六月份選舉換屆前有幾份拿得出手的政績之後,就算李新傑等人有心反對卻也沒有正當的理由,

    ,畢竟招商引資可是李新傑本人在市委常委會上一再強調過的,備案錄裡面都有詳細的記載,他想翻臉不承認都不可能。

    於江海的目標就是衝擊六月份換屆選舉時候市委常委的寶座,自然要保證城東新區包括工業園區在內的建設都能夠高質量、高標準提前完工,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準備時間,畢竟市政府這邊的幾個副市長中還是有兩三個人有資格爭一爭常委副市長的寶座,更何況也要防止省裡面硬往煙城市塞人。

    於江海一行四人再加上錢擴民以及濟州建築公司和中建十八局的幾個工程師共十多人有說有笑的往園區裡面走著,錢擴民正待接過於江海的話茬謙虛幾句,猛地看到左前方不遠處幾十號工人三三兩兩的隨意坐在地上抽煙閒聊,臉色頓時就有些掛不住,偷眼就看到於江海臉上也是充滿疑惑。

    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小聲嘀咕了一句:「真他娘的晦氣,供電局這幫孫子還真是欠揍!」

    於江海疑惑的停住腳步,目光在錢擴民等人臉上掃過,發現大多數人都有憤憤不平之色,而這邊譚漢宇和趙蘇城則是一臉疑惑不知發生了什麼情況。

    錢擴民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最近城東新區四處開工用電量極大,估計供電局那邊也有壓力,今天估計又拉閘限電了,要不我過去問問情況?」他說過去問情況,身後早有識眼色的人搶先一步去瞭解情況。

    於江海看到錢擴民猶猶豫豫的樣子,就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心說怪不得剛才過來時候就覺得哪裡不對勁,原來是整個園區斷電的緣故。不過想想也覺得奇怪,現在都已經入冬了,煙城市又是採用的全城供暖,從來沒有發生過大冬天拉閘限電的情況,而且還偏偏發生在自己來視察的節骨眼上。

    譚漢宇心理面早把市電業局局長******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心說早不停電玩不停電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停電,擺明了是要和這邊過不去啊,難道說洪全國真的值得他這麼賣命,竟然捨得一身剮要找於江海的晦氣?

    譚漢宇有時候雖然一根筋,但也屬於粗中有細的人,略一思索也能夠明白今天的事情不是偶然。洪全國是市政府負責工業、電力和交通的副市長,在市政府排名比於江海還要靠前一些,他看到常務副市長戴金紅被雙規之後明超傑接手原來分管的大部分工作,儼然成為了市政府這邊的二把手,而省裡面又遲遲沒有調整市政府領導班子的意思,他不動心才怪呢!

    然而洪全國雖然在市政府八名副市長中是老資格,在工業發展和交通建設中也作出了不少成績,但是這些是相對而言的,在於江海城東新區的大手筆面前就有些黯然失色了,如果他想佔住市委常委、副市長的寶座,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拖住競爭者的後退。

    煙城市城東新區建設如火如荼進行,想必洪全國心急如焚,這才想到通過「拉閘限電」來延誤工期,等錯過了明年換屆之後,於江海就算真的做出什麼成績,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無力回天了。

    想到這裡譚漢宇忍不住罵了一聲:「三伏天早他娘的過去了,現在拉哪門子閘限哪門子電?」

    於江海也知道市政府分管交通、工業和電力的副市長洪全國平素裡視自己為最大威脅,想想也知道電業局局長******是洪全國的人,不過現在也才不到元旦,中央和省裡面的換屆工作都還沒有開始呢,洪全國就圖謀著先把市裡面有能力和他競爭的人拉下馬來,當真就不怕省裡面空降幹部下來,讓他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洪全國刻意而為之、還是說******只是為了討好洪全國自作主張,於江海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面發表意見,就側過頭和錢擴民交談說:「馬上也到元旦了,一時半會也沒有來電的意思,就先給工人們提前放兩天假讓他們回去和家人團聚,元旦過後在鼓足幹勁,也不在乎這三兩天的時間。」

    錢擴民也無意糾纏於煙城市的內鬥中去,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工程按時按量完成,這時候在心裡面盤算了一下,就算市供電局偶爾拉閘限電一次也能夠趕在五一之前完工,而且今天這架勢也不會再來電,就點頭附和道:「於市長能夠為工人考慮這麼細真是令人欽佩,我這就傳達下去。」

    說話間剛才那個上前打聽情況的幹部已經返回,向眾人說明打聽到的情況,果然是市供電局那邊臨時通知拉閘限電。

    於江海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打電話催促供電局,就準備返回去,卻不料到有坐著閒聊眼尖的農民工認出了他的身份,隔著老遠的距離和他打招呼,這樣一來他倒也不好意思一走了之,就帶著眾人上前親切的和工人們握手並詢問工作、吃飯和住宿條件。

    因為沒有帶電視台的攝像師和記者,農民工們也沒有顯得太過拘謹,就有大膽的邀請於江海中午一起吃「大鍋飯」,於江海想想明天就要返回省城還真沒有時間逐個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工人們,就欣然應允。

    隨從的人中也有聽說過於江海脾性的,這時候見到於江海這麼隨和,一點也不擺架子的和農民工打成一片,而且絕對不是做作,心裡就疑惑不已,這哪裡是那個煞星於江海?壓根就是老好人一個嘛!

    豈是他們並不清楚,於江海在工人、農民面前向來是這般隨和。

    趙蘇城倒是聽說過於江海卸任寧武縣雙流鎮黨委書記之後有一次回鎮上辦事,結果被全鎮百姓敲鑼打鼓圍在鎮政府大禮堂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