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579章 冷風蕭蕭 文 / 望霓裳

    冷風蕭蕭,吹的京城東郊一處不起眼的院落門口兩棵老樹上僅剩的幾片枯黃葉子搖搖蕩蕩,好似風稍大一點就會飄落下來,樹梢上兩隻寒鴉凍得瑟瑟發抖,不時發出淒慘的叫聲,令院內廳堂門口站著的聞之眉頭頻皺。

    站在院落廳堂門口的老人約莫八十五六歲的年紀,外面披著厚厚的軍用大衣披風,裡面是藏青色中山裝,中山裝的樣式和布料已經很老舊,一排扣子也是白色、灰色和黑色混合著用,領口早已經磨破了邊緣,右胸的口袋有明顯重新縫過的痕跡,左側洗的褪色的布料上佈滿密密麻麻的針眼,很像是經常別扣受獎立功榮譽勳章的緣故,衣服雖然破舊但是穿戴十分整潔,映著老人滄桑的臉、不時閃爍著精光的眼睛,很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老人左手拄著棗紅色的龍頭手杖,右臂被一個年輕的男人攙扶著,腳上穿著一雙五十年代末期風靡全國的大頭高腰棉靴,也許是因為冷風泰國凜冽,也許是因為站的時間太久,他的雙腳、拄拐的左手微微有些顫抖,近了看他皮包骨頭的手上著大顆大顆的黑色老年斑,觸目驚心。

    老人抬頭望著灰濛濛的天空,眉宇之間鎖著深深的惆悵和無奈,又露出巨大的不幹,門口拴著一條黃毛捲曲的高大狼狗,是不是發出如狼般的吼叫聲,他會忍不住順著狼狗的叫聲望去,卻一直沒有人出現。

    因為位置太過靠北方的緣故,京城的清晨總是要比其他地方冷,老人從天濛濛亮開始就已經站在這裡,至今仍不肯離去。

    身旁的青年明顯感覺到老人有些力不從心,挽著他胳膊的手暗自稍稍用力,努力讓自己的表現的平靜,心疼的說道:「爺爺,咱們先進屋裡坐吧,天這麼冷,您已經站了快兩個小時了!」

    青年說著朝屋簷下遠遠站著的兩個醫護人員使眼色,許是經常被老人呵斥的原因,他們顯得有些畏畏縮縮、不敢過分上前。

    「哼!」老人鼻中發出一聲重重的冷哼,「擱我年輕的時候,別說是站兩個小時,就算站兩天也不在話下,這樣的天哪裡會有爬雪山的時候冷?」老年人的聲音十分洪亮,沒說一個字都十分用力,一聽就知道是在部隊呆的久了。

    青年笑著附和,不過還是攙扶著老人往屋裡走,老人這次並沒有推脫,慈祥的看著這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孫子,隨著他往屋裡走,嘴中關切的問道:「征兒,你和宋家的丫頭怎麼樣了?」

    青年的身子極不易覺察的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復正常,他裝作很自然的說道:「我們現在很好,前天小棠還說等我過段時間確定下去的地方之後就考慮生個大胖小子,到時候圍在您的膝下一直來煩您呢!」嘴上這樣說,心裡卻是充滿苦澀,他和京城宋家老爺子最寵愛的三孫女宋棠同樣是家族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夫妻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太和睦,尤其是最近在軍方和各省組織部長的調整中傳出很多不利於家族的聲音之後,宋棠更是在宋家老爺子的授意下借口有事回了娘家,衣服要和李家撇清關係的架勢。

    青年人極其細微的動作並沒有瞞得過老爺子的炯炯目光,他陡然拔高了聲音道:「宋國鵬這隻老狐狸,總有一天會栽大跟頭!」說到這裡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顯然是因為憤怒而怒火攻心,卻對宋家的做法無可奈何。

    這些年宋家正是因為投機取巧、趨炎附勢康定國和成必行這才一躍成為華夏國紅色家族第二階層中的佼佼者,當時宋國鵬也正是看重了李家在四大家族中不可撼動的地位這才定下聯姻的計策,如今康定國和成必行馬上要退居二線,而前段時間尤其是發生在軍方的調整明顯不利於李家,狡猾而敏感的宋家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麼風聲。

    老人對宋家老爺子的評判青年人不方便說什麼,只是笑了笑扶著他在床上坐下,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這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局勢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甚至令李家有傾覆之虞,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爺孫兩人,正是華夏國四大紅色家族中名列第三的李家掌舵者李老將軍和他最疼愛的孫子李征。

    老爺子坐下之後,醫護人員急忙硬著頭皮走上前來為他進行檢查,一番忙碌之後這才長舒了一口氣,悄悄退到外面。

    從解放戰爭中因為被流彈擊中之後有幾塊殘留彈片一直沒有取出來,李老將軍的身體一直不好,尤其是到了冬天之後更是疼痛難忍,前不久才剛從醫院裡出來,醫護人員唯恐他舊病復發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卻不知什麼原因半個月前老爺子本就暴躁的脾氣更加暴躁起來,動不動對他們就是一通大罵,讓他們有苦難言。

    醫護人員離開之後,李征隨手從一旁拉過一把椅子坐到窗前,伸手握成拳頭輕輕的捶著老爺子因為站太久而痙攣的雙腿,心中的疑惑和不安也隨著散了開來,他正準備向老爺子問出心中疑惑的時候,院落門口的狼狗突然發出一聲溫順的叫聲,緊接著門外響起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大約有四五輛之多,他就是一愣。

    李老將軍霍地睜開假寐的雙眼,眼睛中噴射出憤怒的光芒,枯瘦的臉上突然發起些微的血色,顯然是盛怒不已的樣子。

    李征疑惑的站起來向門口迎去,家裡的這條狼狗十分認生,在來人面前如此溫順一定是有熟稔前來,而能夠長驅直入院落的熟人一定是家族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這樣的人物他再自恃為李家的嫡孫也不能怠慢,更何況現在的李家正是多事之秋。

    李征剛走到門口,就見到五輛黑色的轎車早已在院子裡停下,一行**個人分別從轎車裡鑽出來往正堂這裡走,為首兩人赫然是家族在政壇上的旗幟人物、**********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楚****和父親李棟國,而更在兩人後面的七八個人也無不是李系中的中流砥柱。令他微感意外的是,在這些人的最後面,竟然跟著李玉寶和他的父親李國威。

    如果是在半個月之前李國威和李玉寶出現在這群人當中李

    征絕對不會感到驚訝,李國威雖然早已經從濟州大軍區王牌師藍箭特種師調任西北某軍任軍長,隨後又被調離崗位,但是那時候李家正和京城秦家接觸大有聯姻之勢,而李玉寶正是李家推出來的籌碼。

    但是半個月前不知道什麼原因,起初對聯姻表現的十分積極的秦家態度突然冷淡了起來,秦老爺子的孫女更是多次拒絕李玉寶的邀請,李征起初還以為是李玉寶花花公子的名聲傳到了秦家孫女的耳中,但是這個時候看到李玉寶和李國威的出現,聯想到家族很多事情的節點都發生在半個月之前,心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一時間卻說不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楚伯伯、爸、姜伯伯、劉伯伯、周伯伯、許叔叔、葛叔叔、李叔,您們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李征迅速整理心神,笑著走上前幾步和楚****等人打招呼,心頭的疑問卻更加濃烈起來,楚****和父親等人明顯是約定好一起過來的,到底是什麼事情令家族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都結伴而來?這種情形好像也只有老爺子過壽、楚****當上**********常委的時候才出現過為數不多的幾次啊!

    楚****嚴肅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意,隨口說了聲「小征也在啊?」就和身後的姜凱勳低聲交談著往屋裡走。如果在平時他一定會詢問李征最近工作怎麼樣?有什麼好的想法?但是今天卻沒有。

    父親李棟國走到李征跟前的時候,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一起回到屋裡,就在沒說什麼,而是將臉色別向了身旁的劉悅乾。

    劉悅乾是蘇北省省長,也是不久之後的換屆中極有可能成為省委一把手並從**********候補委員轉正的地方大員,在李系的地位僅次於楚****、姜凱勳、父親李棟國三人,是一個十分隨和的長著,今天卻也是一副陰雲密佈的樣子,看來真是發生了什麼不為他所知的大事,李征惴惴不安的想到。

    李征因為能力出眾、又深得老爺子疼愛,很早就進入到了李家權力圈子的核心,被譽為「小諸葛」,很多時候父親李棟國遇到棘手的問題都會找他拿主意,但是今天李系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齊聚一堂他卻對此一無所知,倘若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而且爺爺和父親故意隱瞞他,絕對不是一種好現象。

    楚****等人魚貫而入,最後李玉寶經過李征面前,怯懦的看了他一眼就迅速低下頭去,走到門口的時候還差點被門檻絆的一個嘴啃地,樣子十分狼狽,他越是這樣越是令李征覺得此事大為蹊蹺,也隱約有些明白爺爺從大清早就站在廳堂門口並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感歎寒風呼嘯,而是在等待楚****等人的到來。

    「老將軍,這麼早就起來了!」楚****走到屋子裡後大步走到窗前,向坐在床邊的李老將軍問好。臨近年關他這個即將退休的**********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也是一大攤子事情,如果不是天濛濛亮李棟國和姜凱勳等人聯袂而來告訴他有極為重要的事情來老院子商量的話,他還真騰不出來多少時間。

    作為李繫在政壇上的領軍人物,楚****對政治的敏感度要遠勝旁人,軍方調整中李家吃了大虧在旁人看來也許是李老爺子的策略變化和調整而已,他卻隱約猜到背後發生了不為人知的事情,尤其當調整各省組織部長的**********擴大會議上,他提出來的幾個內定人選無一例外被否決的時候,更讓他覺得匪夷所思的同時,也有一種如臨滅頂之災的感覺。

    老爺子輕輕咳嗽一聲,幾乎足以殺死人的目光在李國威和李玉寶臉上掃過,把兩個人嚇得噤若寒蟬,雙腿打顫,這才壓下心頭的怒火說道:「每到這個時候,總有些妖魔鬼怪不甘寂寞的跳出來,攪得人心惶惶,我哪裡能夠睡得著?****、凱勳,你們隨便坐,一會兒我有事情給你們說。」

    楚****、姜凱勳聞言心頭齊齊一震,情不自禁的對望一眼,卻沒有從對方的目光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不由得一下子就提了起來。尤其是姜凱勳,老爺子本來的意思是由他接任楚****卸任後李繫在**********常委中的位子並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莫非有發生了變故不成?

    屋外的冷風突然倒灌進來,姜凱勳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想到坐車過來一路上和楚****的分析和交談,整顆心突然冷了下來,他今年已經六十二歲,如果不能在這次換屆中更進一步的話,這輩子就只能止步在**********委員了。

    屋外冷風蕭蕭,姜凱勳並不知道,這次換屆中他能不能保住**********委員的位子還不一定呢,李家已經危如累卵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