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584章 批復升格 文 / 望霓裳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舊歷的年頭,華夏國到處都洋溢著春節的喜悅,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張燈結綵、新桃換舊符,煙城市也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偶爾能夠聽到城郊傳來慶祝的鞭炮聲。

    於江海站在辦公室的窗前,伸手輕輕將窗戶玻璃上的水汽擦去少許,饒有興趣的看著街邊馬路上、枯枝樹丫上、建築房頂上、路旁車子上飄灑落下大片大片的白雪,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都說瑞雪兆豐年,煙城市這座沿海、冬季相對溫暖的城市很久沒有下過這麼大的雪了,也算是迎接這座城市進入新年的一份厚禮。

    也許是年味沖淡了官場上的勾心鬥角,也許是忙碌的人們都被祥和愉快的氣氛所感染,前不久還劍拔弩張、憋足了氣在換屆前的幹部調整中爭奪位子的各方勢力不約而同的沉寂了下來,就連報紙上大肆報道的李家有人通敵賣國、出賣軍方情報的新聞也被國家領導人與各地人民群眾一起歡度春節的報道所取代,好像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突然門外傳來清脆的腳步聲,於江海耳朵一動並沒有回過身子,就知道是自己的秘書趙蘇城推門進來。這小半年的時間趙蘇城也著實成長很快,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級別還沒有提上去、再加上沒有更好的人選作為秘書的話,於江海還真想將趙蘇城放到城東新區打磨鍛煉一陣子。

    就在前不久國務院對煙城市城東新區的升格申請已經批復回來,表示同意煙城市城東新區包括原塘口等鎮合併起來並更名為煙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級別暫定為處級單位,又煙城市委市政府自行決定班子成員的配備,而齊魯省政府給出的意見則是維持現有的狀況,暫時抽調煙城市各部門的人員形成初步框架,等六月份煙城市的換屆工作逐步展開之後,條件成熟了再將城東新區的班子完全獨立出來辦公。

    煙城市委常委中包括市委書記李新傑、市委副書記於世超和紀委書記袁嘉威等人在內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城東新區的升格申請能夠批復下來,畢竟城東新區的基礎條件實在是太差了,再加上當初李鵬偉主持城建工作的時候有很多遺留問題,所以當初他們都抱著在一旁看好戲、或者生怕惹上一身騷的態度任由於江海去折騰。

    也正是他們不管不問的態度,反倒給了於江海在城東新區相對自由而且巨大的權力,再加上羅德裡格斯家族神來之筆一般的相助,竟然連三通一平工作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拿到了多大三億人民幣的投資,而正是因為羅德裡格斯家族的示範效應,煙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名聲一下子就打響了,很多企業集團爭相前來洽談合作與投資,目的就是能夠與羅德裡格斯家族搭上關係。

    若是放在旁人身上,看到各色企業蜂擁而來早就笑彎了腰,於江海卻出奇的冷靜和鎮定,甚至還給負責具體招商引資工作的鄒俊剛下了硬性命令:高污染、高能耗、浪費水的企業不管給出再好的條件一律不准引進,而那些高科技、綠色環保的企業即便實力相對差一些,也給他們寬鬆而優惠的條件,不能辱沒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牌子,立志將煙城市城東新區打造成整個華東乃至全國知名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

    城東新區在引進資金的時候挑三揀四,這下可令附近的幾個區縣領導們心頭樂開了花,他們趁著這個機會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豐富而廉價、土地價格低廉等條件,極力推介本縣區,也都拉到了不少資金和企業,有些規模和實力甚至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的企業勢力都要強、規模都要大。

    那些原本對於江海頗有微辭的縣區領導回過頭一看,猛然發現於江海搞這個所謂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非但沒有堵死他們縣區發脹的路子,反而讓這些鄰近的區縣受益匪淺,對於江海的印象和好感一下子就改觀了不少。

    畢竟在唯gdp論的華夏國,越多的投資就意味著更加鮮亮的政績,而鮮亮政績的背後則是被提拔的可能,這些領導安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本縣區經濟總量飛速增長,經濟增速遠超往年同期的情況下,他們才不在乎於江海到底是不是外來戶,只要能給他們帶來足夠多的利益,他們自然而然就視於江海為友非敵。

    尤其是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部接壤的迎江縣領導們看到原本不毛之地僅僅經過不到半年的時候就已經工廠林立、道路寬廣,頓時羨慕不已,當下也通過縣委決議,成立「迎江沿岸發展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衛子明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包括縣長、常務副縣長、主管工業發展副縣長在內的一眾官員擔任副組長,決定啟動迎江發展戰略,充分利用迎江通海、港口、造船等優勢,規劃形成輻射整個華東的造船基地以及年吞吐量達千萬噸級的港口,一時間沿江一帶熱鬧非凡,如火如荼,官員百姓幹勁十足。

    於江海原本打算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框架和班子配備穩定下來之後再啟動「煙城出海、港口升級」戰略的,沒想到迎江縣領導班子之中到步伐眼光長遠之人,而且頗有氣魄和決斷,心中也是十分高興,在短短兩周不到的時間內就三次到達迎江縣視察指導工作,與衛子明等人長談交流,並把一些企業家朋友介紹給迎江縣。

    衛子明算是徹頭徹尾的煙城市本地幹部,也是從村委計生員一步步走到縣委書記的崗位上去的,起初對於江海的到來十分排斥,認為他不過是靠著娶了個好老婆才平步青雲,但是短暫的接觸之後他對於江海的印象大為改觀,竟不由得心生佩服。

    畢竟煙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縣區級組織機構,和迎江縣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發展經濟、引進資本甚至土地、勞動力等方面都是存在競爭關係的,擱在很多幹部眼中於江海即便不讓某些企業來煙城市投資也不會把他們介紹給迎江縣,畢竟迎江縣的經濟迎頭趕上去的話也就襯出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的滯後。

    甚至在衛子明的眼中於江海不在市裡面拆他的台就已經千幸萬幸,根本就沒有想到於江海會毫無私心的將齊魯省第六大造船企業集團海和集團介紹給迎江,而且海和集

    集團還真的在迎江縣投資建造了一個小型造船廠。

    衛子明自認為對於江海的瞭解足夠透徹,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目光實在太過狹隘,他還在苦心孤詣思考怎麼提高迎江縣經濟發展速度的時候,於江海已經把目光放到整個煙城市全面發展甚至齊魯省發展的大局下考慮問題,兩相比較之下自認為能力不錯的衛子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眼界和於江海差了不止一籌。

    於江海輕輕吹了一口氣,溫熱的氣體碰到面前的冰冷的玻璃瞬間凝結成一個個極其細微的小水珠附在玻璃上,窗外的景色頓時變得模糊起來,外面的道路、樹木,近處的建築、房屋,遠處的村莊、農田,海上的船隻、貨輪都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他這才轉過頭笑著向趙蘇城問道:「蘇城,什麼事情?」

    趙蘇城輕輕推門而入,看到於江海正在極目遠眺就沒有打擾,而是順著於江海的目光望去,看到半年前還髒亂差的城東新區已然煥然一新,在沾著霧氣水珠的玻璃映照下雖然不甚真切但卻更有一種讓人欣喜的味道。

    想到從於江海到煙城市把自己選為秘書到現在不過小半年的光景,而就是這小半年的時間,原本千瘡百孔的城東新區竟然煥發出了難以想像的生機和活力,發展速度不但遠超老舊的城西區,甚至比這幾年靠著鐵路飛速發展的江平等縣區也不遑多讓,倘若前不久敲定的投資發揮出真正的作用的話,發展速度更是難以估量。

    誰能想像得到,這麼耀眼的成就竟然是在一個年齡不足三十歲的人手中取得的?

    而這幾個月的時間,自己跟著於江海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見識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雖然級別依然停留在副科級上面,但是眼界和思維卻已經拓寬到很多縣長、書記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而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負手而立、身板挺直的年輕人所帶來的。

    趙蘇城不禁有種恍惚的感覺,於江海的身形在某一剎那間突然高大了起來,一股崇敬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那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既讓人羨慕,又讓人充滿能量和激情。

    而正是這樣一個一心投入到工作中,為了煙城市發展嘔心瀝血,為了百姓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竭盡所能的領導,反而頻繁被心懷不軌的人惡意中傷,趙蘇城的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為於江海打抱不平的怒意,抓著今天早上才出版的《蘇北晨報》的手猛地收緊,手心滲出了細密的虛汗都沒有察覺到。

    趙蘇城正躊躇著要不要上前的時候,於江海突然微笑著轉過身來,笑著問他有什麼事情,趙蘇城猝不及防倒不知道從何說起,手中的報紙不自覺的放到胸前。

    於江海一愣,轉而呵呵一笑從他手中接過報紙笑著說道:「是不是今天有什麼重大新聞?怎麼看你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於江海煙城的每天早上看報紙的習慣來到煙城之後也沒有改變,左手一抖將報紙展開一看,臉色瞬間變了一變,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頓時冷笑一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