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要氏傳奇

正文 第五十章 28號助手 文 / 黑天鵝王子

    而這次任務因為事關重大,為了確保完成質量,家族長老會才在徵詢要昌的意見之後,特地任命與我配合熟悉的28號,作為本次任務的助手首領。

    到目前為止,28號已經是第三次作為我的助手了,而前兩次的合作,也都是以我擔綱負責的重大任務中,才指明要28號配合我的,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我和28號之間早已是配合默契的老搭檔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次任務雖然名義上是讓要梅這個小太妹負責,而實際上我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

    但是家族長老會為什麼要這麼設置任務界定呢,為什麼非要把一個任務的指揮權搞得如此複雜,難道這中間還會出現什麼貓膩嗎?

    我隱隱感到這次任務,絕非只是難度大這麼簡單,但是現在已經沒有時間讓我去琢磨這些問題了。

    要梅儼然以一個任務指揮官的語氣開始下達任務了。

    「現在我們的人已經各就各位,分散隱蔽在龍脊山的各個角落,其中一部分人是以武警、村民、官員、醫生、技術員的身份做掩護的,需要動手的話,只要發出規定信號就行。」

    此刻,28號帶著黑框眼鏡,穿著一身白色大褂,宛如一個剛剛從醫科大學畢業的實習醫生,表情嚴肅、規規矩矩地坐著,認真聆聽要梅的每一句話。

    28號雖然才二十八歲,但已經是頭髮花白了,只有矯健挺拔的身材和仍舊犀利的眼神,還保持著十幾年前我對他的印象。

    之所以這麼說一個我熟悉的助手,是因為28號只剩下身材和眼神還能讓我一眼能認出來了,這還是基於我對他這個人的深度瞭解。

    至於要梅就很難認出28號的本來面目了,當然了,她也不需要去認出來,或者說,這丫頭根本就是懶得去一一認識這些助手。

    在她的心目中,只有要昌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值得去熟悉回味的男人。

    因為她早就悄悄地愛上了要昌這個風流不羈的浪蕩子,只是要昌對她卻總是一副若即若離的態度,這讓要梅的心裡十分痛苦,卻又無法跟別人訴說。

    據說要梅幾次在公開場合,大膽地向要昌示愛,卻都被這個貌似花心大蘿蔔的傢伙以各種理由推脫了,不說同意,也不說拒絕,就這麼和小太妹不冷不熱地滲著。

    這事我只是聽要德靈老爺子過世之前提起過,但是並沒有從要昌及要梅處得到證實。

    基於對要昌的嫉妒心理,我不希望這兩人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倒是時時盼著要昌什麼時候能夠栽個大觔斗,讓他顏面盡失。

    當然了,這種陰暗心理是誰也不能去說的,而且這話也扯遠了,我們還是回到任務中來吧。

    還說這個28號——我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現在裝扮的身份是衛生部特殊疾病醫療隊成員,名字叫池霍。

    聽到池霍這個名字,細心的看官可能會記得,這是一個月前溝嶼村事件剛剛爆發的時候,省裡派下來的第一批三人醫療小組的成員之一,組長是謝廷芳,池霍和范桐就是兩個組員。

    在溝嶼村事件處理完之後,現在這三個人仍然留守在北江市,並在前幾天被省領導指令加入剛剛到來的衛生部特殊疾病醫療隊,配合部屬專家繼續工作。

    28號就在持續跟蹤監視這個三人醫療隊兩周的時候,找準機會,用足夠十天的藥量迷昏了池霍,使之在事先開好的賓館套房裡陷入深度睡眠;然後就堂而皇之地暫時扮演了池霍的角色。

    事實上,這次任務中的角色轉換,也是我經歷的歷次任務中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的一次。

    包括28號在內,一共有三十六位助手把自己扮成了其他臨時角色,持續扮演時間最長的需要三周。

    把自己扮成其他人,時間越久,面臨的暴露危險就越大,而我們的這次任務密級,卻只限於中央和國安部的幾位高層知道。

    一旦露出破綻,只會增加我們這次任務的難度,使隨時可能失去控制的局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三十六位助手,能在短時間內,對轉換的角色進行了消化研究,並能迅速進入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當然了,家族長老會在給助手們指定角色的時候,也不是隨意亂定的,基本上是量身定制。

    比如28號本身就是首都醫科大學的高材生,他在許多場合或者任務中的公開身份就是一位醫生;讓他扮演池霍自然不是偶然的了。

    事實上,28號的「神妝術」比我和要梅還要高明的多,因為「神妝術」最大的缺陷就是持續時間短,好在大多數任務中的扮裝情節所需要的時間,都是十分短暫的。

    而28號和其他36位助手所扮演的角色,需要連續堅持二十天,一直到我們按照計劃殺死覃舒為止。

    堅持扮裝二十天,絕對是我和要梅無法想像的,自認也沒這個本事,所以對這次任務的助手們除了敬畏還是敬畏;凡事都是商量,絕不敢再像執行以前的任務那樣頤指氣使了。

    我正琢磨著怎麼和要梅私下囑咐一下這件事,112號開口說話了。

    「據我們排查,覃舒在溝嶼村咬人之後,就遁入龍脊山中,一度十幾天不知所蹤;但三天前與我們遭遇之後,我們就加大了搜尋力度,就在昨天下午,我發現她突然出現在德春鎮中學的操場上。」

    「德春鎮中學——那不就是覃舒就讀的中學嗎?」我的印象裡,覃舒就是在這個普通鎮中學裡讀初三了。

    >

    「她在操場上幹什麼?後來呢?」

    「等我們趕到的時候,她已經無影無蹤了。」112號面露慚色。

    「當時正是學校放學的時間,有大約一千多名學生聚集在操場上,但是認識覃舒的人不多,所以事後我們調查的結果是,直接的目擊者包括老師學生一共五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