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75我來自未來

正文 第60章 聞名 文 / 堂皇的荒唐

    聞名

    李經方道:「我弟弟說的這個人叫姚梵,他家族早在順治年間便已出洋討生活,生意遍佈泰西諸國,是海商大賈中的世族,他家現在專門在泰西諸國間做買賣,如今見到大清逐漸開明中興,便遣他回國內來做些貿易,以求發展。

    我們兄弟一路與他結伴而行,日日交談中,每每收穫良多。姚梵此人對泰西諸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化、歷史皆有頗深地研究,他又曾經在泰西諸國經商遊學,英語德語皆通,可見他與洋人打慣了交道,對洋人的事情洞若觀掌。」

    這些話若是旁人說出口來,丁寶楨頂多半信半疑,如果是姚梵自己親口說出來,丁寶楨基本可以斷定此人是個騙子。可要知道,但凡天下世間,每每同樣的話,由不同的人說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李家人的身份地位,足以令丁寶楨信了六七分。

    果然,丁寶楨眼前一亮:「哦!竟有這樣的人?我泱泱華夏果然人才輩出。現在我正在籌辦山東機器局,正缺精通洋務的人才!我之前請來了徐建寅,此人父親徐壽鼎鼎大名,曾在安慶內軍械所造出大清國頭一條蒸汽輪船,又譯了許多辦洋務急需的書籍。」

    李經述得意洋洋地道:「姚梵大哥見多識廣,定不輸給徐建寅。至於譯書,他姚家自己在海外就編譯了泰西諸國的史書,本本皆是精美絕倫,可惜他家做慣了商賈,編譯這些書都是自己看著消遣的,又久居在海外,不與國內交,以至於藏書從不流出。」

    丁寶楨聽李經述這樣說,亦是欣喜,道:「如此甚好,我這裡還有已經辦了六年的尚志書院,除了編寫註疏經典子集外,還兼帶翻譯西洋的天、地理、算數,這姚梵要是能讀得懂洋,我便保舉他一個會辦來做!」

    李經方笑道:「丁叔叔,你卻小看了這姚梵,他家族龐大,資產雄厚,如何看得上一個會辦,老老實實枯坐譯書,我看便是給他一個總辦,估摸著他也不願意。」

    之前一直沉默不語,作著少年打扮的李經璹突然開口道:「我記得姚大哥說過,他是嫡出的長子,要繼承家裡的偌大生意,對什麼仕途前程一概不感興趣。」

    丁寶楨失望道:「原來那姚梵小子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商賈,值此國家用人之際,卻以蠅頭小利而自滿,這樣的人不見也罷。」

    李經述急道:「丁叔叔,不是這樣的,我與姚大哥相談下來,覺得他是有大志的,只是不甘為一小吏罷了。」

    說罷,李經述不顧禮節,哧溜的從紅木椅子上滑下來,跑入後堂,邊跑便道:「丁叔叔你稍等,我把他姚家的譯書拿給你看。」

    李經方尷尬道:「我二弟近日與那姚梵談的甚為投契,丁叔叔莫怪。」

    丁寶楨笑道:「我正要看看他姚家能編出什麼樣的西洋史書來,怎麼會怪經述。」

    等李經述把姚梵送的書叫家人捧上來,丁寶楨見了大吃一驚。

    這年頭的讀書人都對書有種內心癡迷和原始崇拜,大多有收書的癖好,尤其喜歡不同版本和裝幀精美的書,富裕者面對好書,哪怕家裡已經有了,還要再收一版,往往只是因為印刷精美或者喜愛該版的字體。

    丁寶楨是個讀書人,還是個正統的科舉進士出身的職官員,所以完全無法免俗。當他第一眼見到那光亮的可以說豪華的銅版紙,艷麗的彩色插圖,嚴謹的做工切邊,就已經下意識地產生了收書的想法。

    當著李家三人,他也沒時間細看,便看著書脊,挑了一本《大英帝國史》,直接從中間打開翻閱,只讀了一頁就被吸引住了,翻了三五頁,越翻越喜歡,便說了一句:「這姚梵此刻在哪?我要見他。」

    李經述得意道:「丁叔叔覺得這書如何。」

    李經方見李經述有些忘形,忙插話道:「丁叔叔,姚梵此人即使不為官,憑他的海外關係,這裡面大有章可做。」

    丁寶楨突然腦海裡閃過一個記憶碎片,他把自己的注意力硬生生從書裡勾人的彩頁中拔出來,心裡思忖:「姚梵……姚梵……這名字好似哪裡聽說過……」

    丁寶楨苦苦思索,不到片刻便想起一件事來!

    前日裡山東按察使兼布政使呼震來見他,說是收了江西監察御史郭為忠一封信,信上說膠州青島口守備韋國福、州判孫茂、海關巡檢劉子銘三人,串通當地一家叫做萬年當鋪的老闆賀萬年,夥同海外商人姚梵走私!

    當時丁寶楨給呼震的回話基本是持謹慎的態度,大意就是:「你作為臬台兼藩台,考核吏治是本分,但若只因聽了郭為忠一句話,就不做嚴查上折子,恐怕不妥當。再說即使查實了,那一個案子裡含了三個官員,一旦扒拉牽扯出來,說不定就是一串,到時候萬一成了窩案,傳出去後,主管山東官場的你我臉上都不好看。你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應該小心的挑一個出來,敲打一下也就是了。

    再說這裡面牽扯了個守備韋國福,那是登萊道參將衙門下面的武官,登萊道參將是山東總兵官周覺榮的弟弟周覺恩,你就算敲打,也不應該扯上他,否則要是把周家兄弟扯進來,等於是抽李鴻章的臉,你和李鴻章有仇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你呼震自己掂量著辦,總之我丁寶楨不參合。」

    呼震是進士出身,也是在山東從一個縣令做起來的,在山東任督糧道多年,這個道理他當然明白,他只是希望看看丁寶楨的態度,看丁寶楨是否刻意回護這幾個官員。

    再說李鴻章是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爪牙遍佈直隸山東官

    場,可謂權勢熏天。呼震腦子還沒壞,可不願意去趟這個渾水。

    那郭為忠一個監察御史,還是特麼遠在江西的,憑什麼能支使的動呼震?正所謂,給你個人情是賣面子,若不賣你這個面子,你也沒鳥法子。

    呼震在這個事裡唯一的不爽就在於,他前後沒得一錢的好處!從丁寶楨處出來後,他就尋思著:「小官貪墨,官商勾結,本就是人之常情,不貪的話,還做個屁的官?所以這個案子自然不能像郭為忠建議的那樣傻不愣登的就上折子。

    再說那幫人敢在主管五口通商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眼皮子底下走私,你說沒有李系的背#景,那絕不可能,萬一牽扯上李鴻章……這些年來,御史吳峋、閻敬銘、梁鼎芬,一個個前赴後繼,飛蛾撲火一樣的咬上去,李鴻章可掉了一根毛沒有?反倒是這些彈劾的御史,統統被老佛爺罷官攆回家了。

    這年頭,只要牽扯上李鴻章,老佛爺一定是睜隻眼閉只眼,說不定還要下旨申飭,把自己臭罵一通。只是,自己適度的敲打一下這些小官還是必須的,要讓這些小官小吏們知道一二,什麼是孝敬上官的規矩。至於遠在江西的郭為忠爽不爽,關我呼震鳥事?」

    話說,丁寶楨想到這裡,立刻問道:「這個姚梵是在青島口做生意?」

    李經方道:「丁叔叔怎麼知道他是在青島經營的?」

    丁寶楨臉上笑瞇瞇的,心道:「原來彼姚梵便是此姚梵。這孫子的小辮子現就在我手邊,我要是不順手提溜一下,他怕是還不明白呢。」

    正說著,福伯進來了,他給丁寶楨見了禮,報給李經方道:「姚東家派人來,通知了他的落腳處,便在城西娘娘廟的東邊,早帆商號便是。」

    丁寶楨聞言皺眉道:「早帆商號?」

    李經述一愣,道:「哦,姚兄字早帆,取自梵,意為清晨取靜,早帆出海。」

    丁寶楨搖搖頭,不再言語,心裡卻大大的不滿意,心說這傢伙的字定是在西洋取得,一點不知忌諱,取名叫要飯本就犯二了,這裡又諧了造反的音,真真是在洋人的地裡呆久了,忘本。

    但一想到姚梵精通洋務,丁寶楨便釋然了。他知道,這年頭要找個精通洋務的人有多難,他也知道,一個傻缺的名字並不能掩蓋一個人的才華。

    想當初丁寶楨中了進士不久,因為母親病故回貴州平遠老家丁憂,不久就遇上太平軍起事,來攻打城池,作為地主出生的丁寶楨對太平軍的勻田地政策恨之入骨,拿出家裡積蓄招募了800人,從此走上了亦亦武的道路,在清朝末年,這是條康莊大道。

    五十多年人世間,丁寶楨見過無數人無數事,他從摸爬滾打的歷練中得到了數不清的教訓和經驗,有一點他很清楚,一個人不管他姓甚名誰、長相如何,最關鍵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至於那人的政治傾向,只看他家境便能知曉,商人兒子想錢,士紳兒子想地,要錢要地都靠官,所以他們沒有不想當官的,所在乎的只是官職大小罷了。至於泥腿子窮鬼麼……個個靠不住!丁寶楨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