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太祖來托夢 文 / 弘毅知難

    弘毅聽完皇太后一番關於努~爾哈赤與小日本的恩怨過往之後,心中突然有了計較。再聽聞皇帝福臨的表態,心中更是打定了主意。皇太后布木布泰繼續詢問玄燁關於海外諸島為何重要的原因,正好給弘毅將談話拉入正題提供了絕好的時機。

    「怪不得近日孫兒夢中總是隱約有天外之音,謂之『倭寇不除,我心難安』,故而幾日冥思苦想,想出了一個可行之法,今日才向皇瑪瑪、皇阿瑪說呢!」弘毅說得輕描淡寫,其實已經決定用另外一種方式刺激一下面前這娘倆,心中也是充滿了期待。

    「什麼?你說什麼?」福臨還沒有反應過來,皇太后卻是一驚一乍。

    「孫兒今日才說,這可行之法是……」弘毅做迷糊狀,小心臟卻跳得「撲通撲通」的。

    「不,你說天外之音?是說『倭寇不除,我心難安』嗎?」布木布泰追問。

    「是的,皇瑪瑪。」弘毅這次毫不含糊,這句話,豈止是在弘毅夢中出現,估計中華兒女,凡是有點血性的,哪一個不是這麼呼喚的!

    「說此話之人可曾露面?」皇太后霍的站起身來,鄭重其事的問道,心中卻在疑惑:難道,難道玄燁聽聞了太祖皇帝的聖訓?

    聞聽此言,福臨終於如夢初醒,也急急忙忙站了起來,半信半疑衝著弘毅行注目禮。

    一旁伺候著的蘇麻喇更是緊張萬分,聰明的她,就在弘毅說出那句天外之音的時候,一下子就明白過來——小玄燁要玩玄的了。這一來,成敗生死就在轉瞬之間!

    就連吳良輔和小功子也都大氣不敢出,只能靜待一齣好戲的隆重上演——

    這下熱鬧了,托夢!

    弘毅雖然倉促決定,卻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只不過的確沒有料到,這一弄,整個慈寧宮的氣氛驟然緊張,連帶著他自己都有些後悔為什麼如此草率就要開始胡說八道了!

    穩穩神,「身兼要職」的大清多羅貝勒、皇二子玄燁,開始走上一條險途,而且也已經騎虎難下。

    「皇瑪瑪,孫兒說錯什麼了嗎?」弘毅先是放低姿態,從「小孫子」的角度開始入手。

    「你說那天外之音,可曾看清是誰所說?」皇太后不為所動,只是追問。

    「夢中之人,未曾露面,只是在孫兒面前唉聲歎氣。」弘毅咬住一個關鍵——托夢之人很不爽!

    「托夢之人還說了什麼?」皇太后見問不出那人相貌,接著轉變方向。

    「他還說……」弘毅還沒來得及編好劇本,於是採取故弄玄虛的伎倆,意圖拖延時間。

    「如何?」皇帝福臨終於發問。

    弘毅聽聞福臨介入了,突然猛地跪倒地上,神情異常嚴肅的說:「玄燁叩請皇太后、皇上屏退左右!」

    直呼官稱,說明後面的話題事關重大,不可輕視!

    「好,爾等退下!」福臨轉過身來,厲聲說道。

    「奴才遵旨!」蘇麻喇領著吳良輔、梁功和一群使喚丫頭轉身就退,卻忍不住回頭望向跪在地上的小玄燁,面露焦慮之色。

    「慢著,蘇麻留下。其他人等退出殿外十丈,護持左右!」皇太后想到了什麼,突然說道。

    「奴婢遵旨!」蘇麻喇如願以償,急忙出去安排一番,這才匆匆趕回正殿,將殿門關了個嚴絲合縫。

    「好了,玄燁,我的孫兒,你可以說了。」皇太后一直盯著面前的小傢伙,直到這時才重新開口。

    「皇瑪瑪,孫兒以為,正是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定業高皇帝,托夢與我!」弘毅打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抬起頭來,直視布木布泰,說的義正言辭,不容置疑!

    「你又如何確定?」福臨急了。就算是太祖皇帝托夢,應該也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重孫子呀,還有朕這個正牌皇帝、孫子福臨呀!朕才是首選!

    此時皇太后也是疑惑。雖然這小玄燁誕生以來的確可謂神奇,可平白無故就弄一出「先祖皇帝托夢」,這在歷朝歷代都是弄不好就掉腦袋的事情!

    「是呀,玄燁,你皇阿瑪乃是奉天承運大清皇帝,國運所繫,獨攬乾坤,若是太祖高皇帝有何國是囑托,自然是首推皇帝!」皇太后此刻必須和自己的兒子站在同一戰線上,否則就是綱常大亂!

    弘毅聞聽「國是」二字,心中大喜過望,恨不得立即叩拜那位自己的太爺爺努~爾哈赤一番:您老人家真是開眼呀,下次祭祖好好拜拜您!

    「皇瑪瑪,太祖高皇帝在孫兒夢中的確說過緣由,只是……」繼續玩玄虛,不信你們不上套!

    「是何緣由?」福臨就是簡單幾個字,以表現自己的極度不滿。

    「這……兒臣不敢說!」弘毅記起電視劇裡都是這麼弄得,先撈個免死金牌才好。

    「說!朕恕你無罪!」皇帝也是騎虎難下,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

    「太祖高皇帝說,他之所以不能托夢皇阿瑪和皇瑪瑪,是因為……是因為……兒臣真的不敢說!」弘毅故作不堪重負的樣子,一把一把抹著額頭上的虛汗。

    「既然是太祖聖訓,你就大膽說,朕和皇太后判明……原委,自然不會怪罪於你!」福臨本來想說「判明真假」,突然發覺這裡面有個好大好大的陷坑,還沒聽聞所謂「聖訓」,何來「真假」?一旦先說是假的,自己這「奉天承運」,也就大打折扣了!

    「庶!」弘毅叩頭應允,還是不說一句正題,只是眼巴巴望著面前早就正襟危坐的皇太后。

    「多羅貝勒玄燁,朕也賜你無罪!說吧!」皇太后終於鄭重其事的開了金口,而且第一次喚玄燁爵位,也第一次在玄燁面前用了最最正式的書面自稱「朕」!

    「玄燁尊皇太后、皇上旨!」弘毅鄭重其事,先叩了個頭,然後穩穩當當從地上爬起來,就那麼筆直的站著,器宇軒昂!

    瞧著這一切,皇太后和皇帝不約而同愣了一下,皇太后甚至有種錯覺,以為小玄燁要給他宣讀太祖高皇帝的詔書一般,身子差一點就從御座之上立了起來!

    「於玄燁夢中,太祖高皇帝是端坐雲端寶座之上,高高在上,不可一望,故而未得見了聖顏。只有天音下達,聲氣如雷。太祖曰:朕早年即『覆育列國英明汗』,立『大金』,恩威並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意圖上承天意、下安黎民,成就一番不世偉業!然,天命所歸,朕奉天帝詔而殯天,侍奉其左右。天帝曰『汝之一生,智深勇沈,信不愧為開國主,然皆由激厲而成。古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者,於此可見矣。』又語:『汝開大清綿祚久矣。然蓋棺定論,實有十功四過。』朕不詳述,玄燁日後自可斟酌並公之於天下。承天意者,乃我『大金』,乃我『大清』。朕之八子皇太極隨朕侍奉天帝,亦是感念朕孫福臨之德行,甚為歡喜。」

    弘毅胡謅一大段,看看呆若木雞的娘兩個,知道還要再接再厲,於是繼續說道:

    「今日托夢於玄燁,而非福臨,亦非博爾濟吉特氏,實屬無奈之舉!他母子二人,皆為朕之不孝子多爾袞所誤!逆子多爾袞,向來居功自傲,有恃無恐。朕聽聞前幾日居然擅自妄為托夢於玄燁,威逼恐嚇,劣跡斑斑!近日天帝已將其鎖拿於天牢之內,朕不得已親身而為,諭旨玄燁:多爾袞所言之事不必驚恐,朕篤信玄燁自有辦法。然,解鈴還須繫鈴人,母子同心者,其利斷金。此實乃家事,不可訴至於外人。切切!玄燁小子,天帝所喜,故而異於常人,持鼎而誕,足可重托!」

    「太祖高皇帝所言至此,而後才說:『於國是,福臨我孫樣樣周全,朕心甚慰。只一句:倭寇不除,我心難安』。」

    說完,弘毅再一次跪在母子二人面前。

    長久的沉默……

    皇太后心中不停計較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或者說玄燁,說的其實不錯,這一大堆,的確是家事為主。而恰恰是因為母子二人不合,就連天上的太祖太宗都知道了,而且還有多爾袞來添亂,努~爾哈赤托夢給母子兩個中的任何一個,都似乎有指責嗔怪之意,實在是抹不開面子。如此說來,托夢給下一代的重孫子玄燁,也是合情合理。上次玄燁睡在慈寧宮,就弄出多爾袞托夢的事情來,而且言詞確確,事出有因,況且那些事情從來為外人所不知,所以不像是胡言亂語。這一次所謂「天外之音」,如果真是太祖皇帝口諭,則前後一致,相輔相成。關鍵的一點,所謂「母子同心」,現在看大多數就是福臨這孩子不聽自己的話,非要弄那些漢化事端。承認了玄燁的托夢,也好壓一壓福臨的氣焰……

    福臨更是心中悲切:誠如太祖高皇帝所言,全賴那個死賊多爾袞!如此說來,玄燁這一番言論,無論真假,都是給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

    「唉……罷了。布木布泰謹遵太祖高皇帝聖訓,自然扶持我兒福臨,母慈子孝,開大清萬年綿祚!」終於,皇太后回過身來,面向北方,緩緩跪拜。

    「兒臣福臨,謹遵太祖高皇帝聖訓,定當於皇太后膝前盡孝,不忘太祖太宗訓示,立我大清萬年昌盛之國運!」福臨也趕緊跪在他娘身後。

    大清皇太后和皇帝這一跪,等於承認了皇二子玄燁是那唯一的「通靈」之人,而且還是所謂「玄燁小子,天帝所喜,故而異於常人,持鼎而誕,足可重托!」

    此對努~爾哈赤的評論,引自蔡東藩之《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蔡東藩,清山陰縣臨浦(今屬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14歲中秀才,後又進京朝考,名列優貢,分發福建候補知縣,因不滿官場惡習,數月即稱病回鄉,辛亥革命之後,曾先後在杭州及紹興等地教書。1916年開始蔡東藩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