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親兵羅剎人 文 / 弘毅知難

    眼瞧著皇帝著急了,弘毅才說出實情。

    「皇阿瑪息怒!容兒臣稟報。今日之事是羅剎隊不假,不過卻不是其他,而是羅剎隊佐領別科托夫尊我意思,出皇城遊玩,以彰顯皇家體恤。不料在西安門受阻,言語不通,語意不明,竟被被鑲紅旗守門軍校毆傷!」弘毅看見目的達到,話鋒急轉直下。

    「原來如此,真是小孩子,奏言也不挑緊要的說!」福臨責怪一句,礙於孔四貞在這兒,也就沒有太多不滿,以顯示自己的慈愛。

    「不過這又與你何干?更不必你親來請罪呀?讓兵部職方司去按律查辦不就行了?小小一個佐領被毆,不至於讓你哭鼻子吧?別忘了,你現在可是大清的貝勒爺,不能辜負朕的厚望呀!」福臨放心之後,還是忍不住對兒子今天的表現有些責備。

    「兒臣知錯!可皇阿瑪,今日之事雖小,卻提醒了玄燁一處緊要。」

    「什麼緊要?」

    「羅剎降兵既然奉皇命入旗成軍,卻一直沒有歸入滿蒙漢任何一個旗下,而且也沒有宗室管帶,長此以往,的確不利於兵士的安穩。」

    「嗯,有理。不過,這些個羅剎人尚未歸化,的確也不好倉促歸入滿蒙漢旗下,以免唐突。至於宗室管帶嘛……」福臨微微點頭,眼神裡有了一絲狡黠的光亮,卻早就被弘毅看在眼中。

    「你不已經是朕親封的火器營左總統大臣嗎?還兼領著下五旗宗室總理一職。況且這羅剎隊成軍之前,就被你統轄的有聲有色,還把鰲拜打得落花流水一般。我看,就歸到你的名下,如何?」

    福臨終於明白了,小傢伙鬧出哭鼻子的醜態,原來是來和自己這個皇帝要兵馬了!哈哈,小小年紀,怎麼這麼善於心計?

    不過福臨卻不惱怒,反而心有喜悅。區區三百人的火槍兵,鬧不出什麼大事來的。況且,此處還有一層深意:不怕你有些個小小的**,就怕你壓根對這些雞毛蒜皮的蠅頭小利沒有**!沒有**人,如果恰恰是皇帝的兒子,那他就只能有一個最終的**,那就是——窺伺大位!真到了這一步,可就悔之晚矣!

    自以為看透了小傢伙心思的皇帝,笑瞇瞇等著哭鼻子的兒子叩謝聖恩。

    「兒臣不敢!請皇阿瑪收回成命!」弘毅卻撲通跪在地上,頻頻叩頭。

    「為何不敢?說!」福臨的好奇心再次膨脹。

    「兒臣怕誤了軍國大事。」

    「何意?」

    「因為和羅剎隊過不去的旗兵,不是別的旗,而是鑲紅旗……」弘毅點到為止,說多了就言多必失了。

    「哦……」福臨也不是傻子,玄燁剛才說到鑲紅旗,自己還沒有特別的判斷,只是心中計較。這次玄燁再提,福臨立即想到了當日在御門聽政之時,平郡王羅科鐸的種種表現!好啊,你小子賊心不死怎麼?還要藉機鬧事不成!要知道現在跳出來鬧事,那真是找死!皇帝我剛剛親領了下五旗,你就鼓搗這一幫舊人出來砸場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福臨正在尋思著,弘毅繼續說道:

    「兒臣當日在午門外,按照皇阿瑪的聖意,開恩釋放了這一標羅剎人,無非是看中那些羅剎火槍兵對於洋槍洋炮的習練程度,遠過於我八旗子弟。為了我大清能有自己的神威大炮,布威於四海,兒臣才請了皇阿瑪的旨意,設立火器營和火器研究院,研發火炮槍支……」

    「大炮!你是說大炮?」旁邊傳來近似驚呼的一句,打斷了弘毅熟背於胸的台詞。抬眼望去,卻是剛才一直默不作聲的孔四貞,站在不遠處驚詫的望著自己。

    回頭看福臨,卻並不惱怒,而是微微頷首,笑著示意孔四貞坐下繼續練字。福臨心中暗道,四貞剛剛寫了好幾個「炮」字,玄燁就提到此物,怎麼能讓這個小妹妹不驚奇呢?

    「正是火炮。沒有西洋火炮的助力,大清不能攻城拔寨如此犀利。今後,開我海疆、通我海運,更是要依仗船堅炮利,才能無往不利!」弘毅有些不明所以,但不知道為什麼,果實神差一般,專門為了對火炮如此感興趣的小女孩做了一個提綱挈領式的知識普及。

    「朕知道了!玄燁,這羅剎隊對於今後大清八旗戰力,的確意義非凡。朕,懂你!來,朕加你一個『羅剎隊歸化宗室管帶』的虛銜,就將這一隊人馬,外加一標綠營,專門撥作你的親兵,駐紮在景山火器營,方便你時常出宮去親自調教。如何?」

    「兒臣……」

    「呵呵,你可別忘了,京師之內,現如今也只有你這個多羅貝勒有了自己的親兵,而且是六百人的兵丁。這是何等皇恩浩蕩?不過朕,你的皇阿瑪,也不是無能昏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朕早就知曉了。皇阿瑪知道你忠心耿耿,不會糊塗。」

    話說到這個份上,弘毅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來推辭了。最關鍵的是,這也正是自己來位育宮之前就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兒臣遵旨!」

    「好,你這就拿了朕的手諭,叫上湯若望,去鑲紅旗營中走一趟,由你們兩人親自審理那個別克被毆一案。其中若是真有人在背後暗中指使,故意掀起什麼風浪,意圖壞我父子的大事,你們定要遵旨嚴辦!拿出你下五旗宗室總理的氣魄來,誰要是不服,就讓他到我這裡來!我看看誰能鬧出什麼大事!玄燁,你明白了嗎?」福臨一邊說,一邊匆匆在御案上寫就一張紙片。說完,正好加蓋了自己的玉璽印寶,這才交到吳良輔手中。

    底下的弘毅再一次聽聞「別克」一詞,忍不住抖了兩下身子,才勉強忍住笑意,趕緊趴在地上領旨。這個小動作,在福臨眼中,卻是感激涕零的表現

    現了。

    看著吳良輔再把手諭傳給玄燁,福臨接著說:「玄燁,前日阿瑪給你的玉珮,你要好好用用!」

    「兒臣遵旨!謝皇阿瑪隆恩!」玄燁三叩九拜之時,全然沒有了進門時候哭鼻子小孩的窘態,而是換回了胸懷乾坤的小小志士。

    「好了,去辦差吧。記住,辦好了!」福臨笑著揮手。

    弘毅捧著這道皇上手諭,恭恭敬敬後退而出。快走到殿門口的時候,感覺一旁還有誰的目光一直盯著自己,而且是那麼焦急和熱切,忍不住側臉一看,原來是孔四貞在望著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對了,這位「干姑姑」還在,既然是長輩,也是要行禮告退才好的。弘毅停下腳步,轉向孔四貞的方向:

    「四貞姑姑,玄燁告退!」

    「嗯,貝勒爺辦完差事,記得去慈寧宮找我,姑姑給你一樣好東西……」孔四貞輕輕說道。

    好東西?什麼好東西呀?弘毅心中疑惑,偷眼打量了一下孔四貞小姑娘靚麗嬌小、突兀而出的青春曲線,竟然有些心猿意馬起來——不會吧,小妹妹,咱倆年齡差距這麼大,你還小,我更小,不要這麼急切好吧!按照歷史裡的說法,你該喜歡你的「福臨哥哥」才對呀!我還小,還木有發育呢,你就放過我,好不好嘛……

    好在頂著一個兩歲的軀殼,現在的弘毅實在不能有任何生理反應,再者還有一群「國際友人」等著自己去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小貝勒爺趕緊收拾心思,讓那一點點色心胎死腹中,只是禮貌性的衝著孔四貞微微點頭,說了一句「拜別姑姑」,這才穩穩退出位育宮大殿。

    「恭送小爺!」吳良輔跟在後面來了一句。今天很順利,這位小爺沒有絲毫的表示要「擺弄」自己,這讓老閹奴感覺像是過年一般愉悅。

    「吳公公,四貞姑姑來了多久了?」弘毅下了一級台階,突然回過頭來,使勁往上望著。

    「回小爺的話,今早孔郡主是過來用的早膳。」吳良輔急忙繞過弘毅,一口氣跑下去四五級台階,這才回過身來彎腰作答。

    毅站著沒動。

    吳良輔也不敢動,就這麼呆著。

    「待會四貞姑姑回宮之時,請你告訴她,我出宮辦差回來,就去找她玩!」

    「庶,小爺放心!」吳良輔滿口答應。

    弘毅還是沒有動,吳良輔還是不敢動。

    弘毅招呼樸氏過來,取過自己的荷包,掏出一錠官銀,親自送到吳良輔鼻子底下。

    「這不是賞銀,而是酬勞。上次安郡王府的差事,你辦的不錯。」

    「奴才謝小爺!」吳良輔趕緊收下,不再推辭。

    希望你能明白,賞銀和酬勞的區別。我是在用你,而不是拉攏你!——弘毅心中暗語。

    *

    出了位育宮,坐上肩輿,正要順路向西,急匆匆出西華門趕赴西安門,弘毅突然示意轎夫停下腳步,回頭對樸氏低聲說道:「煩請嬤嬤走一趟景仁宮,去告訴康妃,到孔四貞格格那裡走一趟。讓我額娘一定要好好寬慰她,就說她的事情,我玄燁包在身上!」至於是什麼事情,弘毅現在還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就是,絕不是那種事情!

    原定計劃的「宮內大戲」沒來得及上演,但是,自己卻突然發現,後~宮之內,還有許多新的戰場,等待自己去開發、利用,以及馳騁!

    兵部職方司,全稱「職方清吏司」,是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輿圖(地圖)、武職官之敘功、核過、賞罰、撫恤及軍旅之檢閱、考驗等事。至清朝時,兼掌關禁、海禁。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職方部置。設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清朝沿置。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為陸軍部時,裁撤。主事:為各部司官(即郎中、員外郎、主事)中最低一級,秩正六品。掌章奏移及繕寫諸事,協助郎中處理該司各項事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