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附23——關於你和「您」 文 / 弘毅知難

    近日在書帖中發現有的書有對使用「您」帶著強烈的不滿和鄙視,這引起了弘毅的興趣,趕緊去百度一番。結果果然如那位書友所言,自己塒這兩個指代詞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有人認為-·在社會交往中用「您」與「你」的謂語銖示敬稱與不敬稱的,多為長期受封建丈化薰陶的思想丈化落後地區,表示敬稱的「您」字與表示不敬稱的「你」字將人劃分了尊卑等級(在社會交往中被人稱為「您」的,表示受到了對方的尊敬,被稱人內心固然高興;而被人稱為「你」,表示不受對方尊敬?被稱的人是何等感受?),這種劃分尊卑的稱謂是腐朽的。在思想丈化發達的地區(如廣東、香港),一悃是對第二人稱統稱為「你」,不分敬稱與不敬稱,體現了人人平等、不分尊卑。

    「您」字在語言發展史上出現蚺。據考證,唐代只有「你」;而無「您」。唐代之後始有「你們」的說法,當時蛐「你弭」。「你們」兩字連瀆,讀快了即成為「您」。但這時的「您」只是「你們」的合音,無尊敬之意。

    至宋代,「您」逐漸由表多數向表單數進行過渡;而後才用於單數第二人稱,表示尊敬。據《改並四聲篇海·心部》引《俗字背篇》:「您,你也。俗。」這表明「您」字一開.更新快)始只在民間流行,後來才出刪詞曲、小說中。例如:元代張國寶《合汗衫》第一折:「您言東至我疑春。」明代《永樂大典·忠傳》:「(崔杼)殺生對神道說誓,說您眾人有不知俺兩家同心的,著他便死。」

    有人稱「您」一詞為「近代汊公敵」,這個第二人稱代詞「您(恁)」,最早見於金人的兩種諸宮調中,元曲,尤其是元雜劇中使用最為頻繁。

    金元時期是汊語與阿爾泰語接觸融合的時期,其間汊語第二人稱代詞「你」在領屬格的位置上,受阿爾泰語領屬格輔音詞尾的影響發生了鼻音音變即「你」由i川)規川川因而出現了借音字「恁」和新造字「您」。「您(_+莛,)」與··你*』拂的側重點雖不相同,但二者還是有疊床架屋之嫌。元代以後,隨著汊語受阿爾泰語影響的減弱,「您(恁)」作為第二人稱代詞其使用的區域範圍逐漸縮小。現代汊語中,「您(恁)」沒有能夠進入到通語中去,只沉積在個別方言區,如山東鄴城、邪城、陽谷等地。

    「您」、「恁」的出現頻率存在丈體的差別:在金人諸宮調、元曲及《聊齋俚曲》中「您(恁)」的使用頻率較高,而在話本、小說等丈學形式中『您」和「恁」的使用頻率則較低。值得一提的是,《金》**出現4例「您(恁)」,其中有3例出現在唱詞當中;《紅樓夢》中的4例「您」也出現在同一首唱詞當中。諸宮調、戲丈、雜劇以及俚曲等是高度口語化的語言,「您(恁)」多出燦這類丈學作品當中,說明「您(恁)」的使用在金至請時、期的口語中相當流行。

    「您(恁)」雖然可作主語、賓語、定語、兼語等,但其自身的功能是不對稱的。

    當然,也有對「您」字地位的不同意見。

    「您」字的敬稱,絕非請末斷然出現,它的意義是由金元時期之「濫」,逐漸演變為近世之「約」的。

    元代以前的韻書,如《廣韻》(宋人陳彭年等增訂)中是沒有「您」這個字的,它的異體字「恁」的字形雖在《廣韻》和後來的《龍龕手鑒》(遼代行坡撰)裡收了,但所注卻是「酏」,「信也」,就是說那時它只有「思念」或「誠信」的意思,不僅讀音與「您」不同,其意義也與之毫不或日干。

    「您」、「恁」二字互為異傭台見於元代,比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我從來斬釘或鐵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沒掂三」這樣的句子。其後明代佚名所著《白兔記·看瓜分別》,以及馮夢龍所著《悃明言》(即《古今小說》)又分別有「未知何日得見恁,開心腸也淚零」和「爹休憂慮,恁兒一一依爹分付便了」的話出現,其中的「恁」,就是「您」。而且,至少瑪夢龍書中的這個「恁」(即「您」),就已經有敬稱的成分在裡面了。我認為,這種敬稱用法的出現,以至於最終的固定,是其在金元時期意義混用釧上的一種發展與篩選。

    元代的「您」、「恁」之用,或是單數的「你」,或指複數的「你們」,或用為敬稱。

    用為複數指「你們」時,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要在「您」之後將所指者點出。例如,董解元《西廂記》中的「不索打官防,教您夫妻盡百年歡偶」;再如,《劉知遠傳諸宮調》中的「恁子毋說話整-日,直到了不辨尊卑」。這裡「您夫妻」和「恁子毋」,都在「您」或「恁」之後,同時將所指的「夫妻」或「子毋」的複數體點出。這個語言結構的方法,在今天

    老北京人的嘴裡依然存在,比如:「您幾位聊著,我還有點兒事,先走一步了。」

    二是「您」、「恁」之後雖未點出所指複數體,但才熵真體的語言環境是可以判斷為指複數的,例如《冊史》中記載道:「帖木真說:『我的馬被人劫去了。』說了,別勒古台說:『我趕去。』餓/l說:『你不能,我趕去。』帖木真又說:『您都不能,我去。』」這裡「您」之後,雖然沒有點出所指是「二人」,但讀者完全可以通過對真體語言環境的分析判斷出所指的是複數,即,「您」的所指,包括「別勒古台」和「蚺兒」這兩個人。

    「您」用為單數的「你」時,往往是忽「您」忽「你」的,例如,《太平樂府》中的「你須身姓劉,您妻須姓呂」和《元曲選》裡的「則被你拋閃殺您爺爺您嫻」等。這樣的使用,無論從語言環境,還是從對話雙方的關係的角度,都不可能是敬稱。

    至於「您字之為敬辭」,大師呂叔湘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醌丈做過詳盡的分析。他指出,金元時代的「您」作為敬稱使用,有五種情況:

    一是「父與子語」,如「知遠聞言,只見眼淚汪汪向承義道

    :『您不須去,您若去時,兩個舅舅必用計謀陷害您』」(見《五代史平話》);二是「翁與媳語」,如「惹大個東大岳耶耶,它閒管您肚皮裡娃娃」(見《元雜劇》);三是「夫與妻語」,如「喜色滿腮,知遠從頭一一開解:『您兒見在,三娘且請放懷』」(見《劉知遠傳諸宮調》);四是「與使女語」,如「張生聞語速開門,連問:『管是恁姐姐使來』」(見董解元《西廂記》);五是「與敵人語」,女「指彥威:『聽吾語……存仁義交您歸去』」(見《劉知遠傳諸宮調》)。

    語言的發展演變,不觖圳字詞數童的增加上,蛛刪意義的篩選和語言要素分工的不斷細化上。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適」這個字,本來讀礁u引,共有兩個義項:一是《玉篇》所註釋的「疾也」,也就是「快」的意思;二是姓氏字,相傳是周代「南宮適」的後裔。但是,隨著語言的演變,以及漢字整理工作的開展,這兩個意義除了在辭典中作為歷史的遺跡賄在之外,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已沒看有了任何語用的價值,而且連讀音也變成了忘hi」。在語言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這種字詞意義和讀音的演變與篩選,是一種進飽「您」字讀音、意義的演變也是如此,「您」是蒙語「你們」(ta)的意思的汊譯字,本來就只有「第二聲複數」一種用法。融入汊語之後,它便經歷了意義的從單一到複雜,又由複雜到單一的演變過程。

    金元時期「您」的語用意義如上述般的「濫」,甚至在今天看鈽該用成敬辭的地方,也用成了敬辭,這是由語用需要與語言符號之間所存在的某種「供不應求」狀況所決定的。但是,當語言符號不斷豐富,達到了足以滿足語用需要的時候,猢出現意義分工,以至於讀音的細化和篩選。「您」字的上述演變,它的意義從「濫」到「約」,恰恰眥了汊語在從古到今的發展過程中語用質童的提高與昇華。

    增長一點知識而已。

    c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