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父子辯前路 文 / 弘毅知難

    父子二人說到了如何安身立命、再圖大業,各自心照不宣,打起了靜坐。

    胸懷大志的海澄王鄭世森自從順治三年以後,就對間接害死自己生母的所謂「父親」有了無法言表的厭惡與不屑,突出的表現,就是鄭世森在鄭芝龍降清後不久,寫了一封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教父篇」家書:「我家本起自草莽,玩法聚眾,朝廷不加誅,更賜爵命。……今既不能匡君與難,至宗社墜地,何忍背恩求生,反顏他事乎?……惟大人自愛,勿以成功為念。」由此可見,當時的兒子是站在道義的絕對制高點上的。

    可惜世事無常,隨著清廷在小貝勒爺玄燁的授意下玩了一套「尊故明、封二王、報母仇、共攘外」的組合拳,鄭世森最終卻恰恰礙於「大義」,不得不委身大清。什麼是大義?忠君事主是大義,孝順父母也是大義。可千萬不要小看「孝順」這兩個字,其實孝子好當,順子難為!

    去年年底,風塵僕僕的父親優哉游哉進了漳州城,卻先送上了清廷慷慨交出的一干當年戕害生母田川氏的人犯,接著又宣讀了清帝順治祭拜故明王朝和崇禎皇帝的祭,進而拿出一封密旨,說是對他鄭成功信賴有加,敬佩不已。若是他「延平王」肆意而為,置東南外海台灣全島被紅毛西人佔據而不顧的話,人家福臨願意先化干戈為玉帛,合力拿下中國人自己的孤島。而後再真刀真槍來爭奪一下中原共主、華夏君王的寶座。

    如此一來,鄭森還真是被逼無奈、扼腕就範!

    為何就範?一則,害母兇手就在眼前,堂堂七尺男兒若不揮刀結果了他們,怎麼對得起娘親的在天之靈?但如果殺了這些人犯而不是送回去請清帝福臨處置,那就等於承受了福臨的這份情誼。

    二則,父親當眾宣佈清帝的祭,擺明了故明的歷史地位,以及大清的正統繼承位置,一下子就把江南許多遺老遺少的心收攏了不少。既然承認了前明的地位。華夷之辨的觀點也就可以推而使之了。

    三則。一紙密旨更是誅心!你鄭森若是在糾纏於前明舊臣的名分,就會被人說成是貪戀什麼延平王,而不顧台灣國土淪喪西人之手。即使大家還以為滿清是夷人,但西來之人更是夷人不是?況且漢化程度整體尚且遠不如滿人!

    但即便歸順了清廷。鄭世森也還是未曾心服的。在他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掩蓋不了娘親被害的憤怒。以及王道正統的大義!滿清朝廷,在這兩點上,與他自始至終都是解不開的仇恨。鄭世森始終不能理解。自己的父親為什麼會要歸順清廷?得以鳥飛籠外、南下歸閩之後,為何還要死心塌地做那個大清的什麼親王?

    今天父親終於在九個月的觀察、思索之後,第一次當著他的面談及了最最深邃的問題——鄭氏家族向何處去?我鄭氏海商集團的前路何在?

    其實答案在鄭世森心中再明瞭不過了——你老人家徹底歸隱好了,把手下的一群舊臣統統甩給我來打理。對那些有真才實學又終於自己的,自然好生任用。至於那些首鼠兩端、死忠大清的無恥漢奸,一個不留統統殺掉!首當其衝的,就是該死的施琅、施尊候!

    而老謀深算的同安王鄭芝龍,也早就慧眼識珠地看出,他和長子鄭世森長期共處一地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不僅僅是因為廈漳泉地區的故有條件所致,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鄭氏海商集團內部的派系鬥爭無法消弭。思索了好幾個月之後,直到今日才結合者二兒子從京師裡帶回來的最新「情報」,拿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解決辦法。今夜這個小小的家庭會議,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父子二王如何相處!

    「為父的應對之策,其實分為留守之策、東進之策和南下之策。」終於,鄭芝龍在重新權衡了一邊自己的策略,確信絕無疏漏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兒子願聞其詳!」

    「留守之策,其實就是我們必須牢牢將福建老家掌握在手中,無論將來情況有何變化,廈漳泉三地、尤其是金廈之地,絕不能拱手相讓。只要面向大海、背靠閩中,我們鄭家就能屹立不倒!」

    「父親高論!」

    「東進之策,乃是順應朝廷允諾,早日跨海東出,收復台灣。如此一來,閩中流民可以多多引入台灣,勤事稼穡、多行海運。閩台兩地,隔海相望,互為引援,即使朝局上面的風浪再大,我們進可以登閩境沿海,退可以閉台灣全島,左右不失為自保之策。」

    「父親妙計!」

    「南下之策,實為我廣收人脈之長久之計。數百年來,閩人多行海,十之七八失去了南洋,尤以呂宋、爪哇等處殊為壯觀。說是呂宋、爪哇,你我都清楚,那裡早就被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佔據。小呂宋城被改為馬尼拉,椰城被改稱巴達維亞,卻都是華民居多……」

    「父親難道是要取而代之?」

    而立之年的鄭世森還是忍不住抬起了頭,睜大了一雙疑惑的眼睛望著比自己整整大了二十歲、已經五十開外的父親。關於這一點,鄭世森的確是不像前兩條那樣早就猜中。

    「呵呵,森兒睿智啊!我等若是收復台灣、佔據南洋,這海運之事,捨我鄭家其誰?」鄭芝龍志得意滿,很是被自己打動!

    「……」鄭世森卻沒有言語,沉默良久。

    「哦,森兒,你以為有何不妥?」鄭芝龍真的有些不滿了,卻忍耐著小心發問。

    鄭世森真的很不滿意!如果說留守與東進,都是在華夏故國的土地上給清廷統治打下了一個大大的楔子。假以時日自然會撼動其根基的話,這南下之策卻與他的「復國大業」大相逕庭、背道而馳!雖說「地球是圓的」他鄭氏父子早就知道,可這南轅北轍也太繞了吧!對鄭世森來說,北進,也只有北進,才是自己唯一的抱負!

    />

    「森兒,取了南洋,朝廷自然還是無暇南顧,必然會交給我們,到那時。我們就是南洋王!歸根結底。這南洋王還不是你們兄弟的?」鄭芝龍說出了自己的一半兒真實想法。

    「父親,為何南下呀?故國未復,我們卻做什麼南洋王?」鄭世森很是不屑。

    見兒子不理解,鄭芝龍情急之下說出了自己的如意算盤。

    「森兒。取得南洋、驅除荷蘭西人之後。南起椰城、小呂宋。繼而連接台灣,再北上日本,你也知道那裡有你二弟審兒。華夏沿海,皆為我鄭氏掌控。一旦中原有事,我們自然大有可為!胡人難有百年之運啊……」

    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確是最最聰明的種族!作為中國第一代海商的傑出代表,鄭芝龍先生無意中說出了後世三百年之後米國人的「島鏈理論」,而且把「第一島鏈」說的幾乎完備,就差印度洋了!

    「……」鄭世森還是沒有隻字片語,只是低頭沉思。

    「好吧,你倒說說你有何對策?」頗受打擊的同安王無奈之下,轉而以退為進——你不同意我的,大不了我也否定你的,到頭來我們父子二人還是打了個平手!

    「兒子以為,留守與東進皆可為之,唯有……唯有這南下之策,似乎有些本末倒置。」鄭世森絲毫不給自己的老爹留有面子。

    「哦,那你就正本清源,給為父說說你的良策,如何?」鄭芝龍打定了主意,不急不躁。

    「父親,兒子傾向於北聯之策!」

    「何為北聯?」

    「就是留守與東進之後,再通過鄭審,聯合日本幕府,以圖自海上西返大陸,驅除北虜!」鄭世森目光炯炯,充滿期待,似乎已經看到了聯合日本剿滅滿清的美好畫卷!

    無怪乎鄭世森有此「絕妙」的「借力打力」的想法,作為日本人,他還是很器重自己的半個祖國——小日本倭國扶桑的!而且在真實的歷史中,我們的鄭世森、也就是朱成功,和他的兒子鄭經,的確忠實踐行了自己作為半個日本人、依靠倭國外援以自立的「美好」思路!

    其實對南明軍民的抗清鬥爭,日本江戶幕府始終持不介入的態度。但由於與鄭氏有著特殊的血緣關係,故對鄭成功、鄭經卻另眼相待,從「道義」上及經濟方面,始終支持他們所領導的抗清鬥爭。

    順治六年,也就是魯王監國三年(1649年),建國公鄭彩曾致書幕府,要求通商。他在書信中談到:「我國與貴國唇齒相依,況本藩與貴國相親」。鄭成功在致書日本幕府上將軍書時,也談到自己「生於日出」,意思是說,我母親是日本人,我自己出生於日本,感情上愛慕出生之國,願修舊好。而在日本,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認為田川氏與兒子鄭成功「乃我國平戶之產也」。「鄭日」雙方,就通過這樣的「情誼」締結了十分親密的關係。

    順治八年,即南明永歷五年(1651年),鄭成功曾召集諸將會議,討論「遣使通好日本」:「成功見士卒繁多,地方窄狹,器械未備,糧餉不足,為憂,遂與諸參軍潘庚鍾、馮澄世、蔡鳴雷、林俞卿等會議。澄世曰:『方今糧餉充足,鉛銅廣多,莫如日本……。前者翁太夫人,國王既認為女,則其意厚,與之通好,彼必從。藩主何不修書,竟以甥禮自待,國王必大喜。且借彼地彼糧,以濟吾用,然後下販呂宋、暹羅、交趾等國,源源不絕,則糧餉足而進取易矣。』成功是之,令兄泰造大船,洪旭佐之,以甥禮遣使通好日本。國王果大悅,相助鉛銅。令官辦理,鑄銅熕、永歷錢、盔甲、器械等物」。

    而小日本對鄭成功的物資支援,也「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盈」。日本除了官方對鄭成功的支援外,田川氏家鄉也出力相助。有位田六藏者,是平戶田中鍛匠,渡海到福建廈門,為鄭成功鍛造著名的日本刀以武裝軍隊。他所鍛造的刀,在鄭成功軍隊抗清與驅逐荷蘭殖民者的戰鬥中發揮了作用。

    至鄭經時,人雖隔了一代,但鄭日之間仍然保持著「弈世通好」關係,永歷二十八年六月初,留守官楊英代表台灣鄭經致書日本「長崎王」云:「日本與本國通好,鈹此如同一家」。日本幕府亦「稱經厚誼」。鄭日雙方這種「情誼孚契」的關係持續很長時間。有人就說——明末清初,中日兩國「並無往來」,但「鄭日交往」「填補」了這段歷史空頁,而且「用親密的情誼譜寫著中日友好關係史上的絢麗篇章」。

    鄭世森正沉浸在自己對他日聯合日本西圖霸業的美好憧憬之中,不料一碗溫熱的茶水卻迎面而來,恰恰澆滅了他心中的一團熱火!原來,是老爺子鄭芝龍怒不可遏,奮力投擲過來的!

    《打油詩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圖之外已砥礪

    去來乾坤難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點盡天下苦與樂

    中華輝煌萬人癡

    武皇朝唯大清

    馬尼拉當時建城不過八十餘年,故而「小呂宋」之稱在華人華僑中還是頗為盛行的。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拉登陸,入侵並佔領了菲律賓,然後在馬尼拉市中心,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台。自那時起,這裡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當局的首府。至於「巴達維亞」,這個荷蘭人的名稱只開始於1621年,相較於1527年萬丹王國征服椰城之後改名為查加爾達,意為「凱旋

    旋城」,簡稱為加達這段歷史更是太過年輕了。兩地若論當時的民族構成,可以說當地土著基本上就是單純勞動力而已。比起了了的白人,華人佔據了絕對多數和經濟支柱的主要地位,卻因為祖國大陸中央政權的有意漠視而居於被統治地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