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醫與中醫 文 / 弘毅知難

    弘毅之所以敢於大膽揣測出湯若望病了,是經過了一番縝密思考的。

    首先,昨夜御前會議,到了後半夜,特別是被福臨提別點到留下來開小會的時候,湯若望頻頻呷一口面前的參湯,而且不時撫摸兩側的太陽穴,一看就是在頭疼。

    其次,想來謹小慎微的湯若望在政務之上可謂盡心盡職,無論什麼時間,只要宮內有請,從來都是好不耽擱,第一時間就暗示就位的。但今日卻姍姍來遲,其中必然有難以克服的隱情。而這個難以克服的困難,對於將「守時」視為生命的嚴謹的德國人來說,只能是「不可抗力」,身體原因就成為首選!

    最後,有了初步判斷之後,弘毅好一個折騰洋老頭起來坐下的,更是從他的動作遲緩和面部表情中得到了印證。

    不僅如此,根據以後正式的發展,罹患半身不遂的湯若望,其病因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壓引起的,這對於身兼述職,既要做好政務、又要操心教務,既要精通科學技術、又要諳習中國官場化的湯若望來說,身體吃不消是早晚的事情!

    不過,如今卻不能直接點破人家患病的現實。貴為二品大員、皇帝「瑪法」,要治病還不是方便得很?但為何湯若望卻極力掩飾?究其願意,弘毅認為只能是勤勞的湯若望不敢生病,不敢在這紛雜的朝局角力中有一時半會兒的缺席,這是為了福臨,也或許是為了玄燁,但歸根結底,是為了他方心未艾的所謂「傳教大業」!

    既然如此,弘毅只好旁敲側擊點醒湯若望,一則是告訴湯若望必須重視身體健康,二則就是順便再一次展示自己的「神異」,用真才實學牢牢抓住不信邪、不迷信的老神甫亞當,讓他將自己繼續奉若神明一般的聖徒、使者!

    這一切努力在好一場「左右旁顧而言他」之後。終於用中醫的常用詞彙「氣血虧虛」來點醒了湯若望,弘毅得償所願。

    看著愣在那裡冒冷汗的湯若望,弘毅還是偷眼看了看一旁總算是明白一些的季開生,衝著他說道:

    「天中兄,你們身為朝廷命官,自然日夜操勞國事,卻需要仔細調養身子,切不可積勞成疾。真要是病倒了,自家遭罪不說,朝政也是耽擱不起的。若是那天有個小小的不舒服。就一定要盡早醫治。『忌醫諱藥』萬萬要不得啊!」

    「下官拜謝貝勒爺提點!」季開生知道這不是說給自己的。卻要感念非常才行。

    湯若望欲言又止。他清楚自己並非小爺所說的忌醫諱藥,而是情非得已。「高血壓」他還不懂,但身體的血脈流通系統出了問題卻是一定的。時常頭暈眼花不說,暈厥已是常有之事。近來甚至有一條腿都開始拖拖拉拉的了,一定是血液系統的問題。

    應當說,在經過漫長黑暗的中世紀之後,歐洲醫學已經逐漸擺脫將一切疾病歸因於神祇的荒謬理解,醫學領域的研究開始圍繞科學的方法展開。特別是到了湯若望所處的藝復興後期的十七世紀,歐洲醫學有了長足進步,突出表現就是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得以在醫學上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諸如人體解剖、外科手術、化學療法等等。是的歐洲醫學知識得到了蓬勃發展。

    但對於高血壓的認識,當時仍然是空白。就連繫統學習過基本醫學常識的湯若望,也只能大體認識到自己的血液出了問題,卻苦無良方。在疾病的侵擾下,這位孤獨的神甫日復一日的祈禱與贖罪。卻見效甚微。萬般無奈之下,他甚至依據當時在歐洲內科學還頗為流行的「四體液學說」,使用了中世紀恐怖的「放血療法」和怪異的「催吐法」,以尋求奇效。可惜,效果依舊不很明顯,甚至每況愈下起來。

    弘毅注意到湯若望的樣子,繼續說道:

    「再者說了,玄燁還小,將來少不了要時常咨詢你們這班朝廷重臣,延年益壽,才能為國盡力啊!小功子!」

    「奴才在!」門外的梁功十分迅捷而輕巧的來到了小玄燁的膝下。

    「你去通傳太醫院一聲,就說湯老瑪法日夜為君分憂、為國操勞,但畢竟年事已高,讓他們置辦一些常用的填補氣血、明目健脾的藥材補品,先送到東二所來。改日我親自去南堂奉上。」弘毅認真佈置道。

    「庶!」

    「哦,還有,這些個補劑切記不可用那些操之過急的藥材,只能慢慢滋補。你可記下了?一定給我老老實實通傳、原原本本佈置。若是出了岔子,我第一個不饒你!」弘毅再三叮囑道。

    「庶!」梁功起身匆匆而去。

    「小爺……」湯若望實在是沉默不下去了,喚了一聲玄燁的官稱,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老瑪法,您有恩於我皇家,更是我的長輩,又如恩師一般,萬萬要愛惜身體,飲食要注意,休息更要重視!畢竟,滿臣、漢臣是肱骨,你西來之人,卻在很多地方自有獨特長處,甚至是不可或缺!在玄燁看來,滿漢洋三者,不可偏廢!滿洲血性、漢學教化、西學科技,皆是正途。」

    弘毅卻不知道,自己又一次和慈寧宮的皇瑪瑪想到一出去了,儘管「著力點」和「著眼點」大相逕庭。

    「老臣……」

    湯若望心中早就融化了,以至於瞬間無語——入華以來,自己學著中國人的樣子說漢話、著漢服,努力融入到這篇明之內;入清以來,又如此照搬、從頭來過一番,不可謂不用心良苦、飽受煎熬!可時至今日,卻是第一次有一位「上位者」明確說到西學與華學的「並駕齊驅」!

    「哦,對了!還有您的教義,其實也是讓天下萬民得以化解苦楚、平靜心靈的良方!對天主的祈願和崇拜,如果化作一種精神力量,可以戰勝天災**所帶來的種種困惑。若是有您這樣的得力之人善加引領,福音東

    傳自然會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只是……要提防為他人所用……」

    弘毅見湯若望沒有說話,還以為他是自責自己神甫教士的工作沒做好,急忙補充了天主教的作用,卻不知歪打正著!

    此時的湯若望。聽到玄燁說自己是「得力之人」,第一反應是早晨自己和博穆博果爾說起的「宗座代牧」!「我的聖母我的主啊,這件事天使玄燁自然是會從您那裡得知的!看來我的教職自然是會有著落的了!」作為一名虔誠的教士,亞當神父心中感念著天主的恩典,終於留下了激動的淚水!卻忽略了弘毅最後一句意味深長的提醒。

    「老瑪法,別激動。這一切都將會成為現實,只有一個前提,好好保重身體!」弘毅及時將談話拉回主旨。

    「是!我的小爺!若望一定不負重托,一定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為天主、為大清、為您,多服侍幾年!」湯若望終於拭去淚水。信誓旦旦。

    「嗯。先從清淡的食材做起。少用肉類,特別是豬肉。還要少喝酒,紅葡萄酒卻可以每日稍飲一杯,多了可不好……」

    弘毅按照後世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辦法。好一個講解,也無非是「注意忌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避免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過早形成,最終導致腦梗塞」這些現代常見醫囑的十七世紀語言版本而已。

    如此絮絮叨叨好一個囉嗦,湯若望卻聽得分外認真,因為他的確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但他哪裡知道,這小玄燁如此關心自己的身體,其實是在為將來做準備!

    「你將來一旦真的要和鰲拜、楊光先等人掰扯起來,我可不希望你那時候已經半身不遂。連個囫圇話都說不出來了!」弘毅看著湯若望的一頭銀髮,心中暗暗祈禱……

    「四體液學說」也叫做「四體液說」,起源於古希臘的醫學理論,具體起源已經不可考究。希臘哲學家泰利斯曾經提出水是組成萬物最根本的元素,亞里斯多德則提出四元素說——以火、水、土、氣為萬物根本的四元素。體液學說受到這兩種說法的影響而成立。它以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分別代表這四大元素,稱為四體液。四種體液在人體內失去平衡就會造成疾病。體液學說後來傳播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古羅馬醫學、波斯醫學、伊斯蘭醫學、維吾爾醫學都以此為理論基礎,印度醫學、西藏醫學甚至於漢醫學都曾受到它的影響。

    所謂「放血療法」,其實也是根據「四體液」學說來的。中世紀的醫學認為,所有的疾病就是「體液不平衡」,那麼調節「體液比例」,就通過放血來處理。這種放血療法並不是簡單地把血管切開就完了,而是要根據病人的年齡、症狀、季節、氣候和所在的地方,來決定放多少血,從什麼部位放血,以及放血的方式——究竟是用刀切開血管,還是拿水蛭吸血。當然,最扯的是,某些民間醫生放學還要和星相學扯到一起,觀今日星位如何?是否適宜切**血管放血之類的。

    至於「催吐法」,又和「灌腸」並行為中世紀醫術的兩大不二招數。不過這兩招比較特殊,保留時間特別長,一直保留到中世紀末期,甚至到藝復興後,甚至到17世紀中期都有人在玩這個。所謂催吐,也是利用歐洲人在華夏醫學面前不值一提的所謂「早期草藥學知識」,加上大量不同種類香料進行配比的藥湯,就是要把人搞吐而已。

    《打油詩一首?藏頭》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圖之外皆砥礪

    去來乾坤難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點盡天下苦與樂

    中華輝煌萬人癡

    武皇朝看夢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