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望道未之見(一) 文 / 弘毅知難

    季開生十分成功的讓「亞當神甫」湯若望想起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化中的一句古語——「狡兔死,走狗烹」!

    湯若望聽得分明,季開生並非是在指摘滿洲人入主了中國,而僅僅是擔心眾多滿洲權貴的排擠和傾軋。而恰恰是這一點,十多年來總是被他自己「選擇性忽視」:入華三十多年來,無論是朱明還是滿清,在歐洲人眼中,無非是種族不同罷了,絕沒有什麼正統與篡位之嫌。明清交替前後,湯若望一直都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技術官僚」的位置上,無論是天曆法還是火器軍備,他都當仁不讓,努力用自己的知識和勤奮來換取對聖教的寬容和接納。唯獨對於前明的朋黨爭鬥,還有大清的滿漢相傾,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事務,他從來不會主動介入。

    究其原因,是因為只有超脫於政黨派系的利益之上,才最符合傳播天主福音的利益需要!但如果季開生不幸言中,一旦滿洲權貴得勢坐大,漢臣失寵失勢之後,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堪憂了。因為那些從白山黑水之間走出來的滿洲韃坦人,如果他們固守自己的荒蠻與野性,既然連漢人的知書達禮、推崇教化都不能接受,就更別指望他們會允許西來的聖教在這片土地上散播壯大了!

    只是,你季開生怎麼就這麼篤信:這位小貝勒爺會允許你如此非議朝局呢?你可別忘了,他可是正兒八經的滿洲人!如果按照歐洲王室的繼承法。他還是第二順序繼承人呢(前面還有一個大阿哥福全)!

    想到這裡,湯若望終於開口反駁道:

    「季大人這是在反對我朝的順應天時嗎?滿洲入主中原乃是上帝的旨意,豈能質疑其正統合法?」

    「哈哈,老瑪法言重了。」不料,還未等到季開生反駁解釋,一直在「坐山觀虎鬥」的小玄燁卻搶先開口了。

    「老瑪法,天中所言並非是作亂犯上,更不是要替哪些前明的遺老遺少來復辟造勢。他只是分析一番現今的朝局罷了,卻絲毫不曾否認我大清入主中原的順天應時。」弘毅替季開生解釋,其實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

    「這就好。小爺。老臣雖是西來之人。但對皇室的忠誠,僅次於對天主聖母、對羅馬教廷的忠誠!」湯若望如釋重負一般,強調自己的忠心耿耿。

    羅馬教廷?弘毅心中不禁一顫——對呀,耶穌會可是對羅馬教廷忠貞不二的教派。湯若望也有「四願」在身。可這一點。將來也會是一件麻煩事!要不然我們的人民政權為什麼要扶植成立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主教團和中國基督教「兩會」這些建立在「三自」基礎上的宗教團體呢?所謂「三自」,就是「自治、自養、自傳」。由此可見,「宗教自主」是多麼的重要!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將來總會有那麼一天的!

    「呵呵,老瑪法,我們都相信您的忠心耿耿,我皇阿瑪更是堅信不疑的。」弘毅只好模糊應對,避開了教廷的問題。

    「老臣惶恐!」聞聽皇上的信賴,湯若望一如既往表現的誠惶誠恐。

    「老瑪法,說實話,我還是贊同季大人的說辭的。」時候差不多了,該引領者湯若望涉足更深層次的問題了。

    「小爺,這……」湯若望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否是該順勢而為,或者叫做「同流合污」。

    「老瑪法過濾了。中國自古數千年明,歷朝歷代都不乏忠君事主的賢臣直臣,我看季天中就算得上我大清的第一直臣!我為何如此說?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清入關十二年,可謂天下初定,但遠未到海內昇平、鳥盡弓藏的時候:西南半壁江山還在南明小朝廷的手中,各地亂賊也未完全平定……當此天下危難之時,就需要有頭腦異常清楚的臣子來未雨綢繆、審時度勢!」

    弘毅並不理會季開生在那邊受寵若驚的拱手作揖,只是盯著湯若望那雙碧藍幽深、卻已經開始有些混沌的藍眼珠,繼續往下說道:

    「天下萬民皆是天主之民,也就一樣是『天子』的子民,他們的福祉,在天意,也在朝廷。如果天下初定之時,一部分執政之人就以為到了論功行賞、得享富貴的時候,進而開始排除異己,搞什麼純粹的『一家之天下』,那豈不是自斷臂膀、自絕天下?如果這一股子人得勢,天主的福音何時才能廣播?黎民百姓又豈能心甘情願?希臘的城邦式民~主並非完美無暇,但不能夠包容天下的一家專~治更是不行!盛唐何以獨步天下?還不是兼容並蓄、廣采天下之長?大清是滿人開拓的皇朝,領有滿蒙漢眾多民人部族,再加上老瑪法您這樣的西來能人,這是絕大的優勢,卻萬萬不能演變成故步自封、一家獨大的借口啊!」

    「民……主?」湯若望再一次對自己掌握的中國詞彙表示了心虛。

    「哦,就是de摸cracy,源於希臘之de摸s。」弘毅心中一驚——現代漢語的「民~主」發端於日語,怪不得老湯還不是很明白。

    湯若望現在也已經慢慢習慣小玄燁的驚世駭俗,不奇怪他知道希臘的城邦歷史,卻在思索著小爺引用這一詞彙的深意……

    「老瑪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如季大人等中原儒士的精神支柱,在中國數千年源遠流長、古已有之。我以為,此處和咱們聖教的萬民福祉是一個道理呀!更何況,所謂『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不更是您畢生的追求?」弘毅小心拿捏著火候,終於說出了一句讓湯若望大為感懷的話語!

    「小爺!老臣願意為了天主的福祉而肝腦塗地!全憑小爺吩咐!」湯若望終於表態了,不過還是強壓著心中的激動,把表態的分寸掌握的恰到好處——只是宣誓效忠小玄燁,卻絕口不提季開生的那些很有道理的分析!

    至於為什麼激動,原因在於——其一,小玄燁明確用了一句「咱們聖教」,豈不是

    擺明了自己「天主使者」的身份?其二,小玄燁暗指了他湯若望的表字:道未!

    這個「道未」,是湯若望當年滯留澳門等待北上中國內地的時候給自己起的表字,出自《孟子.離婁》的那一句「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意思正是說無論帝王還是官吏,都應該極其顧恤民眾疾苦。用在此處,再合適不過了。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圖之外皆砥礪

    去來乾坤難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點盡天下苦與樂

    中華輝煌萬人癡

    武皇朝看夢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