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三章 ——祭奠前明臣(二) 文 / 弘毅知難

    弘毅其實根本不知道什麼「日曜日」,卻聽明白了「禮拜日」,也知道錯怪了人家湯若望,急忙親暱的說:

    「明日禮拜,老瑪法可代我做一彌撒。」

    「老臣領命!」

    湯若望不禁有些小小激動,按照自己的思路篤定:自己的身體狀況雖然不佳,但「智商」與「心智」還是順利通過了小貝勒爺的隨機考試!於是,也就全然不去理會一旁因為被突兀打斷話題而焦急萬分的季開生。

    「是嗎?明日是湯大人之聖教的『坐壇』之日?那可太好了,正好可以一併進行了。」

    季開生等不到一個插話的機會,那就自己創造機會!於是急忙說道。

    「一併進行?季大人所說何事?」

    湯若望有些不滿於季開生說的什麼「坐壇」:我這可不是什麼「坐壇論禪」,你簡直是玷污了「彌撒」的莊嚴肅穆!

    「湯大人在前明就執掌歷局及欽天監,可知道故明的刑部侍郎孟兆祥?」季開生看出了湯若望臉上的不滿,卻早就顧不了這麼多了,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有些激動地點出了本次談話的關鍵人物!

    「孟兆祥?道未我如何不知!」

    果然,湯若望臉色瞬間肅穆,恭恭敬敬的回道:

    「順治二年十一月,順天府提學御史曹溶,循例列舉忠孝節義之人,請朝廷分別予以褎恤旌表。其中忠臣一目。包括了故明大學士范景、太僕寺寺丞申佳允等十二位前朝烈士,他們在流賊破城時,或自縊、或赴水、或不屈被害。其中,就包括季大人所說的刑部侍郎孟兆祥,還有他的兒子、進士孟章明。皇上也是下所司知之,並恩准了的。」

    湯若望聰明得不用前明的事例來舉證自己知道孟兆祥,而是用本朝的典故,擺明了自己的正式身份。

    「哦?果然都是忠義之士。不過,不知天中兄為何說起這位慷慨就義的孟侍郎?」弘毅也是不明所以,見湯若望沒有問。只好自己出馬。

    「回貝勒爺的話。下官是想請湯大人的欽天監上疏朝廷,擇明日吉時,祭祀孟兆祥父子英靈!」季開生終於得以說出正題!

    「祭祀孟兆祥?這是為何?」

    弘毅不明白的是,前明殉國的臣武將數不過來。為何季開生偏偏要求祭祀孟兆祥?此人與他有什麼關聯之處嗎?於是追問道。

    「貝勒爺。孟兆祥乃是前明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他和家父。可算作『同年』……」

    季開生之父季寓庸是當年殿試金榜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第二百九十一名,位序實在是不靠前,若是排入當年所有「金榜題名」的四百零九名進士裡面。只能算作第三百七十一名,屬於「末尾」的了。而季開生在順治六年的「己丑科殿試」中,雖然同樣是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卻高中三甲第十名、總第九十名,就好聽好看許多了。故而說起父親的殿試來,他心中有點發虛,甚至不好意思起來。

    其實孟兆祥當年的「位次」也不理想,僅僅位列金榜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第二百四十五名,總序只能排在第三百二十五名上了,只是比季開生的老爹好一點點有限。

    不僅如此,正史裡記載,孟兆祥是「九赴會試」。會試要三年才有一次,也就是說,「九赴」就是二十七年,到天啟二年中進士的孟兆祥,已經從「青絲尚壯」的少年變成了「鬚髮蒙霜」的中年!不僅如此,如果不是這一年朝廷錄取的進士人數比往年多一些,他很有可能還會創造「十赴會試」的記錄!所以,學習成績好,並不能保證這個學生就是愛國的好苗子,真正的歷史中,往往是不顯山不露水的人才會有真正的爆發。國難當頭的時候,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英才,不論出身!

    「哦……令尊念及同年之誼,也是值得敬佩的。」

    弘毅聽到這裡面果真和季開生的老爹季寓庸有瓜葛,再聯想到湯若望來之前,他和季開生說到這位「季老爺子」願意出資襄助大清海商,還以為這是「注資談判」附加的「政治條件」呢,故而點頭微笑,以示領悟。

    「貝勒爺,孟兆祥殉國事跡可謂貞烈,其滿門妻子也是可旌可表啊!當此滿朝漢臣心懷拽測、惶惶不可終日之時,若朝廷能夠借此機會大張旗鼓的加祭孟氏滿門,一定會受到歸攏人心的奇效!」

    季開生看出自己被誤解了,有些激動地辯,並詳盡講解了一番孟兆祥全家的忠烈事跡……

    孟兆祥,字允吉,山西澤州人。此人活著的時候,學習成績一般,但絕對是一位正直好官!他在吏部任職時,當年的門生紛紛登門拜訪,想走一下老師的後門。誰知一向和顏悅色的「孟老師」在弄清對方來意之後,立即變得凶神惡煞,大聲呵斥學生們寡廉鮮恥,結果學生們撒腿就跑了,再也不敢登門!

    崇禎朝後期,孟兆祥歷官左通政、太僕卿,雖有波折,卻最終得以順利進階「通政使」,後官拜刑部右侍郎。但之後不久,闖王李自成就破城北京了。生死存亡之際,孟兆祥對自己的大兒子凜然說道:「社稷傾覆,何處為家?既然無家,只有一死!」自縊之前,他又對兒子說:「我死之後,你可以走!」哪知他的兒子也不含糊,毅然說:「君父是大節,如今君亡父死,我還活著做什麼?」這位孟兆祥的大兒子,就是前麵湯若望提及的孟章明,字綱宜,當時也剛剛成為「進士」不久!

    於是,親眼見證父親自縊之後,孟章明也在父親身旁投繯而死。到此時,故事還沒有結束,更為慘烈的卻在後面!父子都死了,孟兆祥的妻子呂氏和兒媳、章明妻子王氏痛哭起來,

    繼而說道:「他們父子能死節,難道我們兩個婦道人家就不能嗎?」然後,兩人雙雙自縊……

    《打油詩一首.藏頭》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圖之外皆砥礪

    去來乾坤難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點盡天下苦與樂

    中華輝煌萬人癡

    武皇朝看夢穿

    西方的星期最早來自於蘇美爾。蘇美爾人建立神塔對神進行禮拜,他們認為有七位星神輪流「值勤」,分別是:太陽神(星期日)、月亮神(星期一)、火星神(星期二)、水星神(星期三)、木星神(星期四)、金星神(星期五)、土星神(星期六),於是建立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蘇美爾以後,星期制被古巴比倫人繼承。古猶太人受到兩河流域明影響,也接受了星期制。後來,星期的概念隨猶太宗教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傳播到歐洲。「星期一」、「星期二」……在口語也以「禮拜一」、「禮拜二」……方式稱呼,星期日則稱為「禮拜天」,一個星期又稱為一個「禮拜」。因此,閃米特宗教均包含星期制,但又各有不同:猶太教以星期六為安息日,基督教以禮拜日為星期日,伊斯蘭教將星期五定為重大禮拜的主麻日(jumuah)。(……)

    ps:二更奉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