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蘇武湖風波(五) 文 / 弘毅知難

    作為年輕的統帥,濟度明智的選擇「果斷治軍、謙遜馭將」。自己雖然貴為世子,是太祖武皇帝努~爾哈赤的子孫,但畢竟才只有二十多歲。若論起戰功,在這三位老前輩面前,實在是不值一提。

    但身為統帥,又不能處處扭捏,被資歷和功績給牽絆的畏手畏腳。若真是唯唯諾諾的,也許在這幾位老將眼中,他世子濟度反而還真成了一塊廢物了!

    於是,這其中的分寸就很需要認真揣摩一番——藍拜是自己旗下的軍事主管,於情於理都會看在鑲藍旗的份上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石廷柱是漢軍主管,凡事還是有些放不開,對三軍統帥應該不會太過掣肘;剩下的只有一位濟席哈了,此人性情火爆,打起仗來不要命,對看不順眼的事情也是不管不顧的,自然而然成為濟度統兵之時需要多加關注的首選對象了。

    好在剛才三位將軍的表態都還說得過去,這就不能再過分謙讓了!

    「好!既然各位老將軍如此信得過我濟度,我也長話短說。」濟度全然不在意三人各自的表現明顯差別,而是當仁不讓的端坐在大帥軍案之後。

    「這次主要是和諸位商議,皇上的這份敕諭如何應對,奉旨返回其國的羅剎人又如何處置?還請各位前輩多多賜教!」說完,濟度側過身衝著身後御案上的聖旨抱了抱拳,引得其餘三位也趕緊起身一同施禮。

    重新落座之後,最先開口的卻是濟席哈了。

    「世子。這有何好商議的?既然是皇上敕諭,我們這幾日也都驗看過了,的確不假。那就趁早放那幾個羅剎的使臣回去好了。我們三萬大軍在這裡安營紮寨,這幾日也是風捲殘雲一般,把個白哈爾湖周邊幾乎滌蕩的乾乾淨淨了,留下的幾個小城也不過是當做誘餌罷了。難不成還害怕那寫無能鼠輩的羅剎匪軍自己送上門來、吃不完不成?」

    這番話若是仔細聽,似乎還是有依賴賣老、嫌棄小年輕過於謹慎的意思在裡面的。

    「濟席哈,你這蒙古旗兵帶久了,怎麼脾氣都給帶直了呢?事情怎麼能如此簡單呢?」藍拜笑著揶揄著年齡相仿的濟席哈,也不等濟度表態。他卻先開口了。意思是給大將軍台階下。

    「哦?老藍拜,你難道有聖旨還不聽了怎的?老了老了,你反而要學著當年的我去有令不遵、違逆上峰不成?哈哈,晚了。年輕的時候能幹的事情。現在看起來就幼稚許多了!」濟席哈也不甘示弱。針鋒相對的調侃著,弦外之音似乎還捎帶了這裡的唯一的一位年輕人。

    「再說了啊,我們趕緊了了這裡的事情也好班師回朝。難道你就真的放心把湖北的防務交給那個陳泰?他當年接了老父的刑部尚書之後。可沒把老子的功績放在眼裡啊!」濟席哈似乎意猶未盡,又拿防禦孫可望的軍務來揶揄藍拜。

    「哈哈,兩位都統先別玩笑了。大將軍自然會有主見,我們先聽聽如何?」石廷柱眼瞅著話題要跑偏了,急忙笑著從中化解兩個頂牛「玩耍」的老傢伙,卻是用漢名「都統」來稱呼他們的。

    「呵呵,三位前輩高抬濟度了。此事說實話,我還真是拿不定主意的。」濟度抱拳施禮,再次將皮球踢回去。

    濟度尊稱三位為「前輩」,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他們都是前朝老將,可以算是和自己的父王濟爾哈朗共事的老人。單說石廷柱,他兒子石豪善,在順治十年就迎娶了他的叔父、和碩豫親王多鐸之女為妻。也就是說,石廷柱若論起輩分來,還是皇帝福臨的長輩呢,自然也是濟度的長輩了。

    「大將軍過謙了。不過,下官以為,此中關鍵所在,是敕諭發出的時間,的確值得我們好好商議商議的。」見濟度不接話茬,石廷柱只好自己來自圓其說。

    「哦?請石將軍詳說。」濟度果然來了興趣,另外兩人也做好了仔細聆聽的準備。

    「那羅剎使者,叫做什麼阿勃林的,不是說他們是今年三月份才入了京師嗎?五月份聖諭一下,他們就啟程歸國了。如此說來,皇上讓我等出兵北上在先,他覲見朝貢在後。」石廷柱也只是說了一個人人皆知的事實而已。

    「哦?老石,你這麼說,不還是和我一個意思嘛!趕緊放行不就成了。說不定皇上看這個羅剎國的一等公誠意來歸,不打算用兵了。要我說啊,東邊盛京以北的沙爾虎達打完了之後,兩邊是戰是和,都可以兩說了。」濟席哈搶白道。他說的也是不無道理,依據最近的庭報來看,沙爾虎達和朝鮮鳥槍兵已經打了勝仗。得勝之後是乘勝追擊,還是見好就收,這碼子事情自古以來都是可以「兩說」的。

    「濟將軍莫急。若是皇上變了主意,恐怕要我們按兵不動、甚至班師回朝的聖旨早就追著來了!」石廷柱補充道。

    「這……那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濟席哈一時詞窮,卻反過來追問。

    「我是想說,五月份的時候,沙爾虎達那邊的呼瑪爾之戰尚未完結不是?要等到兵部才獻捷,那時候朝廷的定策才會下達。我們在這裡不也是接著此事的庭報不多久?」石廷柱笑著看了看濟席哈,見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映,乾脆轉而看著濟度去了,順便舉手撫了撫自己的飄飄羙髯,十足的漢人做派。

    「哦?石將軍可是說,呼瑪爾之戰之後,此敕諭可能會有變化?」濟度眼睛一亮。

    「大將軍英明!下官料想,月餘之內,朝廷最新的旨意就能送達了。畢竟我等的上疏已經送出去二十多日了,應該也快入了長城了。」石廷柱大膽推測到。

    「哈哈,老石你這心機的確就是漢人的路數啊!分析得不錯!」藍拜也分明是明白過來,或者說找到了和自己判斷一致的人,恍然大悟之後忍不住擊掌喝彩。

    「大將軍,藍拜以為老石說的不錯。皇上當日有此敕諭,

    ,無非是想穩住羅剎國主而已,畢竟沙爾虎達那邊戰況不明。但時至今日,東邊沙爾虎達父子已然已經初戰告捷,西邊我們這裡也是擺佈停當。這東西夾擊之勢也水到渠成了,中間哪怕有羅剎匪軍萬餘,我們也不過是甕中捉鱉而已。」藍拜搶在石廷柱之前給濟度詳細分析道。

    「藍將軍所言甚是!依我看,羅剎人就是把遍地的石頭變成兵,也整出不來一萬人!他們每個據點才幾個人啊!」五十七歲的老將石廷柱發自肺腑一般表示讚許。

    「那你們如何應對皇上的敕諭?難不成視而不見?」一旁被冷落的濟席哈再次發問。

    「濟將軍所問在理!大將軍,不若如此為好。只是還要委屈大將軍了……」石廷柱藉著濟席哈的提問,笑著壓低聲音,進而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濟度一邊聽,一邊滿意的頻頻點頭。看起來他根本不在乎自己所受的什麼「委屈」,而是十分樂意忠實執行石廷柱所進獻的良策。

    「好!濟度就依從三位老將軍之言!我這就去。各位前輩等著我的消息吧!」說完,四個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笑歸笑,濟度仍然隱隱約約感覺到一種擔憂——這蘇武湖畔此時的寧靜,只能是一種大戰之前暫時的表象罷了。平靜下深藏不露的暗流湧動,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將這裡變成一片風雲激盪的天地。

    而內心深處,濟度還分明有另外一種預感——萬里之外的京師,似乎也將不再那麼平靜!無論是自己的家族,還是這大清的天下……

    (本章完,本卷完。敬請關注本書之第七卷——《風雲激盪時》。)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