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初戰哥薩克(四) 文 / 弘毅知難

    歷史上,17世紀的上半葉,東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城市糧食短缺,每年都要從西西伯利亞的托博爾斯克調運大量糧食,而押運糧草的任務自然落到像立陶宛人達裡斯.科雷扎這些「外國人」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軍役人員肩上。當時的軍役人員,除了歐俄北方的莫斯科人、各地的哥薩克外,主要就是依靠如波蘭、白俄、烏克蘭、立陶宛、瑞典和日耳曼的戰俘、僱傭兵和僑民了。而這些富有戰鬥經驗的人,都會被莫斯科籠統的稱為「立陶宛人」。

    今年也不例外,三個月前為了準備越冬,托博爾斯克就派出了糧草轉運隊伍,一路水運或者陸運,先到了托木斯克。而後,托木斯克又組織了自己的押運部隊,一個月前輾轉抵達了葉尼塞斯克。於是,接力棒到了葉尼塞斯克督軍阿法納西.帕什科夫那裡。早就等候命令的莫斯科貴族彼得.斯特羅甘諾夫、哥薩克頭人小葉爾馬克.奧萊寧和「立陶宛人」頭目達裡斯.科雷扎按照往年的慣例,啟程向貝加爾湖畔的三個城堡而來。

    而我們的科雷扎所遭受的委屈與憤怒,也隨之而來。

    作為老牌勳貴,彼得和小葉爾馬克似乎一直對「立陶宛人」十分蔑視。而以立陶宛人為首的所謂的「立陶宛人」,又對老牌老爺們的好吃懶做、頤指氣使十分反感。終於,隊伍進抵貝加爾湖畔的時候,這種積怨也得以爆發。

    事情還要從今天早晨說起。當時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科雷扎就被告知:既然已經抵達貝加爾湖,目的地已經不遠了。彼得老爺和小葉爾馬克要臨時在此紮營,歇息一日,用來……打獵!

    「打獵?彼得,你是說打獵?」科雷扎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對,科雷扎,我要陪著彼得『老爺』打獵!」一旁的小葉爾馬克十分輕蔑的笑著說道,並且強調了「老爺」這個詞。

    「可彼得,我們是在運送軍糧。是不是可以先把正事辦完,然後在回葉尼塞斯克的路上打獵?」科雷扎也已經是貴族身份。儘管是莫斯科的「小貴族」。但完全沒有必要再稱呼「斯特羅甘諾夫家族」的人為「老爺」。

    「不,可憐的達理斯,你不懂!此時的野鴨是最最狡猾而難以獵捕的!若是半個月後重新返回這裡,它們早就變得又肥又蠢。只知道坐以待斃了。那時候怎麼會有樂趣呢?」精於此道的彼得隊長使勁搖著腦袋。一萬個不樂意。

    「對啊對啊。彼得老爺說的沒錯。不過,這種高的貴族生活的樂趣,是那些野蠻無趣的立陶宛人所不能知曉的。在你們看來。是更喜歡肥肥的愚蠢野鴨自己跳進餐盤來的,不是如此嗎,達裡斯?」小哥薩克人竟然嘲笑起科雷扎來!

    「可彼得,你難道沒有發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往年我們來,那些警覺的布裡亞特人早就騎上他們的戰馬尾隨在我們的左右,生怕我們會對他們的蒙古包發動襲擊一樣。可今年,為何一個蒙古韃靼人都見不到?」科雷扎明智的選擇不和小葉爾馬克一般見識,而是衝著主官說出了許多天以來的擔憂。

    「這個嘛……」彼得似乎有點清醒了,摸著自己的胖臉一時語塞。

    「這個又有什麼奇怪的呢?那些韃靼人我是最瞭解清楚的!」同樣作為韃靼人,哥薩克頭目急忙要將有些猶豫的羅斯人貴族拉回到「及時行樂」的思路上來。

    「他們早就在這幾年裡明白了一個道理,偉大的全俄君主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在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上,只要是聽到『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和我『葉爾馬克』的名號同時出現,所有的韃靼人都會立即屈服,柔順的就像那些愚蠢的野鴨一樣!他們躲起來了,我的彼得老爺!」

    「對對,他們躲起來了,哈哈!達理斯,你太謹慎了。」彼得果然更喜歡聽哥薩克人的、而不是立陶宛人的建議。

    「何止是謹慎,我看簡直就是膽小,就像他們的祖先一樣,一聽到沙皇的炮聲,就急忙獻城投降一樣,哈哈!」小葉爾馬克煽風點火的功夫比他的馬上功夫強多了!

    「你……」科雷扎被再次觸動心中隱隱的家族榮譽感,有些吃不住勁了,但怒火雖起,仍要盡量壓制。

    「好了好了,達理斯,上帝會允許我們在今天休息一下的,別忘了,今天是禮拜日!」彼得似乎看出了空氣中顯露出來的一點緊張氣氛,急忙給立陶宛人一個合理的解釋。

    「哦,也是。今天是禮拜日。」科雷扎最終在這個問題面前敗下陣來。作為一名立陶宛人,他的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小貴族」,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先決條件——接受東正教的洗禮!而在原本的立陶宛大公國內,儘管東正教已經大行其道,但作為貴族,卻絕大部分是皈依天主教的!

    「今天是什麼日子?」可惡的小葉爾馬克卻突然發問。

    「主後1655年9月23日!」科雷扎自然明白此問的用意,忍了再忍,還是脫口而出堅定的回答道。

    「哦,不錯,彼得老爺。立陶宛人沒有說出該死的格里曆的日子,而是用了正確的儒略歷。」哥薩克人自作聰明的補充道。也就是說,今天其實是格里曆1655年10月3日,禮拜天,也是大清順治十二年的九月初四日。

    其實這是哥薩克人對立陶宛貴族的又一次明目張膽的侮辱。作為信奉天主教的立陶宛貴族,自從1582年羅馬教宗格裡高利十三世頒布了新的曆法之後,他們就將公元前頒布的儒略歷就廢止不用了。但東正教因為早就與羅馬分道揚鑣,故而一直在沿用著古老的儒略歷,只是稍作修訂而已。一直到彼得大帝於1700年明確施行儒略歷,也就有了後世所謂的「俄歷」。

    但即使是果敢粗野的「彼得大帝」在頒布俄歷的時候,也明確規定「波羅的海沿岸省份和芬蘭除外」。也就是說,上層信奉天主教的立陶宛,可以不實行俄歷,而是沿

    用格里曆!不得不承認,彼得大帝還是粗中有細的。

    被三番五次侮辱的達理斯.科雷扎返回自己的寢帳之後,這才有了剛才那一番自我排解的詛咒和謾罵。生氣歸生氣,科雷扎對自己已經越來越強烈的擔心卻絲毫未曾鬆懈。終於,他不得不長歎一口氣,回歸自己職業軍人的本職,在腰間掛好佩刀之後走出了帳篷。

    「阿爾基爾達斯!」

    「在!隊長,有何吩咐?」一名立陶宛射擊兵應聲而來。

    「你帶上幾個人,去周圍偵查一下。記住了,有什麼情況不要輕舉妄動,趕緊回來向我報告!」科雷扎命令道。

    「可隊長閣下,我們不是要出發去安加爾斯克嗎?」阿爾基爾達斯有些搞不懂狀況。

    「阿爾吉,今天不走了。留下……唉,留下打獵!」科雷扎稱呼自己的親信暱稱,給了一個簡單的解釋。

    「啊,打獵?那些俄國老爺又犯了毛病了?不過,這偵查的事情不歷來都是那些哥薩克人去幹嗎?」阿爾吉還是沒明白。

    「你就別問了,服從我的命令!」

    「是!」聽話的阿爾吉不再多說,轉身去招呼自己手下人去了。

    「唉,哥薩克人也早就成了老爺一般了,難道指望他們……」無奈之下,科雷扎搖著頭走向不遠處的糧草車隊,進行一遍例行檢查。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伊凡四世之後,俄羅斯貴族被有意識分化為大貴族和中小貴族兩個階層。其中,大貴族一般專指那些沒落的波爾貴族,而中等貴族,如後起之秀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他們地位不高,財富不多,故緊緊地依靠中央政權。至於小貴族,往往是那些因為軍功或者突出貢獻而獲得中低爵位的平民或者外國人,他們往往不能在政府和軍隊中擔任要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