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桃花使

正文 第125節 故將移往南山邊 文 / 一劍落英

    方進石留下張二住下,張二不僅帶了些梁翠容準備的衣服鞋子全套,還有一些乾果茶葉,甚至還有幾罈子好酒,專門交代讓他送軍中的其他軍官做個人情。

    臨了張二還拿出個大紅帖子道:「這個是秀王爺送到府上的喜帖,請公子去喝喜酒,秀王說,就算公子去不了京城汴梁,這個帖子也要交到公子手中,以後他的這個酒一定補給你。」

    方進石接過喜帖看過,想到這個喜帖趙子偁會不會也給黃金綿一個,也許她不跟著趙子偁回去汴梁,到了這雲內州府,也是在逃避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方進石醒來時已經天濛濛亮了,他想起昨日洪水營的執事官告訴他卯時要到營中點卯,以前馮妙及在的時候,也不用他去應這個卯,現在塗高芝帶了洪水營所有的兵馬在這裡,他就沒有那麼自由了。

    方進石跳了起來,急忙穿衣服胡亂洗了把臉,拉了馬出門,剛到大槐樹巷口,只見鄧安帶了兩個人正走過來,一個是周員外,另外一個管家模樣的卻不認識,鄧安剛要開口說話,方進石急道:「有什麼事情等下再說,我要急著去應個卯。」

    軍營中點卯可不是小事,遲到輕則罰銀,重則要挨軍棍的,更嚴重的掉腦袋都有可能,方進石可不會跟自己的屁股過不去,他不理幾人,匆忙間打馬去點了卯,執事官道:「方校尉,塗統制已經將你分到北營了,今日起須到營中住了。」

    方進石答應一聲,像他一個小小的武功郎,實在是沒有資格在外面住了,點卯過後一時間就沒什麼事情了,塗統制升帳議事還要一個時辰以後呢,方進石回過頭來見鄧安和周員外,他們在一個酒樓裡找個地方,鄧安先道:「這位是蕭府的管家,他們府上出了事,來請方校尉幫忙。」

    方進石望了一下那管家道:「出了什麼事了,蕭明不是已經放回家了麼?」那管家躬身行了禮道:「我們少主人是回來了,不過昨夜軍營裡來人到我們府上徵糧,我們少主人湊不起數目,所以想請方校尉出面跟塗統制說情,求寬限些時日或減免些數目。」

    方進石道:「軍中去你們那裡征多少糧?」這管家道:「十萬貫銅錢,二十萬石糧食,這個數目就是把蕭家賣光也湊不起來,因而我家少主懇求方校尉務必幫忙。」這管家又是向方進石深深一禮。

    這個數目真讓方進石感到驚訝,他也知道塗統制到了這裡,本地的富戶一定會大出血,但是塗高芝要價這麼高,遠遠超出了方進石的設想,這樣的數目不是搶錢了,簡直是要命了。

    周員外在邊上也道:「方校尉務必幫忙,塗統制也向在下徵糧十萬石,錢五萬,在下也實在拿不出來啊。」

    方進石不由大感為難,他內心裡是想幫這二個富戶說情的,只是如今塗高芝當權,讓方進石感覺有種說不上話的感覺,他看看周員外道:「這個……非是我不肯幫忙,只怕在下人微言輕,塗統制那裡沒有什麼用處。」

    周員外趕緊道:「在下等也明白方校尉的難處,只是迫不得已才來為難,成不成蕭周兩家一樣感激方校尉。」方進石歎了口氣道:「只怕真的作用不大,兩位莫抱太大希望了,我盡力而為吧。」

    周員外和那管家再三言謝,這才去了,鄧安望了二人離開,對方進石道:「塗統制這次確實太狠了些。」

    方進石苦笑著搖了頭道:「只怕這次我也幫不上什麼了。」

    鄧安低聲道:「這些土財主精明著呢,早就準備好了退路,兵刀戰亂一起,他們就變賣許多財產,把錢都藏到別的地方了。」

    方進石想著這些土財主也不會任人宰割,他和鄧安在這酒樓吃了早點,鄧安自己回衙門,他到塗高芝的營中聽令議事。

    塗高芝一個時辰後升帳,調令各部接管柔服縣城各處,同時接收會盟山的邵興杜成部,永興軍洪水營正式的全面接管了柔服縣,城頭早就換了旗幟,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更改。

    臨到中午,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快要休息時,有軍校進來報:「稟將軍,有飲馬灘遼軍信使求見。」

    塗高芝讓這信使進來,這信使進賬來呈上書信,塗高芝看了以後面上一喜,他向方進石道:「方校尉,這個又是你的功勞了,那裡的亂軍秦敢開願獻上飲馬灘接受招安。」

    這個消息方進石並不感到意外,金兵雖敗,可是依舊勢大,飲馬灘受宋金兩面夾著,要糧無糧,隨時都有被吃掉的危險,只是浚河水讓方進石改了道了,金兵想要水淹已不可能了,秦敢開想要硬拚金兵,無疑是以卵擊石。

    方進石上前道:「這都是范指揮使和塗統制的威名影響所致,在下只是跑個腿而已,不敢居功。」塗高芝看方進石識時務,微微點頭道:「這是天祐我永興軍旗開得勝,不費一刀一槍就有了這等好事,只是這裡附著的紙上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把這封信其中的一張豎起給方進石看,方進石看這紙上只有一句話:「一百個蕭闊海」

    方進石看到這句話,就知道是蕭闊海寫的,黃金綿當日說過,一百個蕭闊海也比不上他一個方進石,經過水淹完顏迪古乃金兵突襲赤盞暉一戰,方進石奇招憑借區區千人打破金兵數萬,蕭闊海心服口服,不僅讓出飲馬灘,還寫了這樣只有他才看得懂的認輸信。

    方進石此時卻不能直說出來,只是裝作不知道:「這個,屬下也不清楚。」

    塗高芝也不在意,隨手丟在一邊,馮妙及在旁邊道:「這等喜事,應速報於大帥知道。」塗高芝道:「這個當然,」他又向方進石道:「本來是你大功勞,只是你先前擅自同金兵訂立防務之約,越權代庖,功過相消了。」

    方進石只好不說話,塗高芝議事完畢,宣佈按軍令回去做事,方進石看著別人走了,追上塗高芝

    到後堂,叫了一聲:「塗統制。」

    塗高芝回過頭道:「你有什麼事麼?」

    方進石行禮道:「聽說軍中向當地富戶徵糧,屬下有兩個朋友家裡有些難處,特讓屬下前來求個情,減些數目或者寬限些時日。」

    塗高芝淡然道:「你的朋友叫什麼名字?」方進石道:「就是城中的蕭家和周家。」

    塗高芝哦了一聲道:「是他們啊,這麼一點點數目的錢糧都不肯出,你去問問他們,是留著等遼國復國還是想資助金兵呢?」說完拂袖而去。

    方進石碰了這麼一個釘子,心情憋屈的很,雖然他已經想到可能塗高芝不會賣他這個面子,在這永興軍中,方進石混的實在是很不開心,想投軍做一些事業出來的雄心著實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現實是讓他很無奈的。

    方進石悻悻然的走了出來,獨自騎馬去了城門邊的一個小飯館吃中午飯,他看到黃金綿從道旁拉了馬而過,就叫了一聲。

    黃金綿轉過頭來,方進石道:「黃姑娘,你這是要上哪?」

    黃金綿道:「我回延州,然後回家去。」方進石道:「你家裡是哪裡的?」黃金綿道:「潼關。」

    方進石道:「那就祝你一路平安了。」黃金綿想了一下道:「過些日子我們公子爺大婚,有請你去觀禮吧?」

    方進石道:「公子爺給了我帖子了,只是這裡離不開,怕是不能趕去汴梁,只有到時候托人送個賀禮過去,只是不知道送什麼好。」

    黃金綿道:「送什麼都好,只要你心意到了就是了。」她定了一下又道:「我有個東西你幫我一起帶給他成麼?只是別說是我的。」方進石道:「這個使得。」

    黃金綿從馬鞍順袋裡抽了個細長的布包出來交給方進石,方進石接過來看,確是一支玉笛,他也不懂得這玉笛的好壞,抬頭望去,黃金綿神色有些黯然,看著他手中的玉笛無言。

    方進石道:「這笛子這麼好看,想要找個懂它識貨的樂師,有時候也真不太容易了,有些事情也是沒辦法的。」黃金綿一呆道:「你說什麼?」

    方進石道:「我沒有說什麼,黃姑娘,這個我一定幫你帶到,你也好好保重了。」

    黃金綿踩鐙上了馬,回頭道:「謝謝你了。」她這個話很是誠心誠意,方進石看著她縱馬出城,直向延州城而去了。

    方進石讓鄧安告知蕭週二家事情辦不成,他心情鬱悶的到城中巡查一遍,晚上在北營裡休息,睡得半夜,忽然被人叫醒,方進石出來一看,竟然是邵興和鄧安。

    方進石心中奇怪,這半夜的,也不知道是何事,鄧安低聲道:「方校尉,蕭明一家偷偷喬裝出城,讓邵軍頭逮個正著了。」方進石一愣道:「他想跑了?」

    鄧安道:「是啊,現在還沒外人知道,特來告知方校尉,看著要不要報於塗統制知道。」

    方進石一時為難,儘管他也知道塗高芝殺雞取卵的方式敲詐蕭明,無疑是逼人逃跑,但是他總是塗高芝的部下,他抬頭望去,邵興和鄧安都望著他,方進石一橫心道:「放了他吧。」

    鄧安道:「放了?萬一塗統制以後知道了……」

    方進石心頭崩出一個念頭喊了出來:「老子不幹了還不成麼,老子回家去。」他這樣的一聲,讓鄧安和邵興面面相覷,這個鬱悶逼著方進石做出這樣的決定,說出來讓他心情好了許多。

    說不干就不幹了,方進石一大早就去求見塗高芝,塗高芝在偏廳裡聽他說完想請長假的話,緩緩的道:「你是謝大總管舉薦而來,按說我是不能點頭的,只是你刻意要走,我也不攔著,只是你的書告身樞密院確認未到,這樣走了只怕可惜了。」

    方進石道:「屬下知道,無奈家裡有事,也沒有辦法了。」

    塗高芝道:「那我寫信知會一下范大帥就成了。」

    方進石告別塗高芝出來,讓魏崇張二一起收拾東西,和軍中邵興杜成及田興他們話別,這幾人都叫可惜,畢竟混一個從七品的校尉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又喝了一場,這才作罷。

    方進石帶了張二魏崇,騎了馬到了城門,魏崇道:「有人來送行來了。」方進石轉頭一看,竟然是鄧安,這衙役今天穿了平常的衣服,拉了馬站在道邊,他上前道:「方校尉,帶著我一起去成麼?」

    方進石奇怪的道:「我這裡又不是陞官發財了,你在這裡好好的,跟著我也沒什麼好地方去啊?」

    鄧安饒頭道:「新來的這個蔡縣令很難應付,前些時候我又得罪了不少人,方校尉,你就帶著我伺候你吧,我無親無故的,決不讓你勞心。」

    方進石這才想到,這鄧安之前憑借方進石的勢力狐假虎威,也得罪不少人,如今方進石要走了,他的靠山倒了,也就不太好混了,不過這鄧安辦事也確實讓方進石省了不少心思,帶著他也有好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