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桃花使

正文 第131節 樵歌歸市步 文 / 一劍落英

    施全定了一會兒,對方進石道:「回去吧。」

    方進石知道此時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也就不說什麼了,他和施全一起上了馬車,由車伕趕著,在開封城裡穿街過巷的走了三四里路,在一個相對比較偏僻的背街停了下來。

    方進石扶著施全下了馬車,馬車停的地方是一個比較大的院落,門頭的匾上寫著「錦線莊」三個大字,這裡是錦線莊在汴梁城八處分號中最大的分號,除了開門做生意之外,還做倉儲、賬務結算匯總之用,施全犯事之前,就一直在這裡居住和管理。

    分號中的夥計掌櫃等人一看施全到了,紛紛上來打招呼,叫「施二郎」、「二少東」、「少當家」的什麼都有,方進石看這分號差不多有四五十人,施全三年未來過這裡,此時發配回來,一些之前的老夥計都激動的抹眼淚,施全雖心情不佳,但強裝笑臉和他們談笑,還讓賬房取些錢出來,發給眾夥計。

    施全讓人帶方進石和那個車伕到後院休息,王玉梅的事雖重要,但是施全身為少東家,這裡也有很多人要見,很多事要辦,這些方進石縱然是想替他分擔些也幫不上忙。

    所以他只能去休息睡覺,等他再起床時,已經是傍晚了,施全出門去巡視其他分號了,方進石在前院看到了他來時騎的那匹瘦馬,看來馮婉已經來過這裡了,她雖然追了過去,但是事實上一點用處也沒有,皇城之中,天子腳下,她一個家裡開油坊的普通女子,如何進的了御使府台官員的府邸呢?

    方進石左右無事,就出了這分號到汴梁城裡閒逛,此時的開封汴梁,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最富庶的城市,開封城最繁華的地方是御廊,這裡地價極貴,縱是錦線莊這樣生意興隆的店家,御廊的分號也是極小的一間,御廊的盡頭處就是皇城內廷了,當然,方進石也只是很遠的地方望上一眼,不敢到近前去。

    汴梁城中的勾欄瓦肆極多,入夜後,大大小小的勾欄院一片鶯鶯燕燕紅紅翠翠,歌舞昇平,方進石在街頭不時看到背著書箱的書生,他們多是遠道而來,原來秋試貢院大比將近,天下舉子共襄盛典,這些舉子苦讀數年,都盼望著一舉奪魁,從此以後平步青雲。

    方進石漫無目的的隨意亂轉,走的半天,感覺有些餓了,四下張望,看不遠巷子裡有處挑了燈籠,是一處賣小吃的攤子,他走了過去,昏黃的燈光下,一個老頭兒守著兩個小木桶,裡面裝了些粥,兩三個轎夫模樣的顧客正在喝粥。

    方進石坐在低矮的小板凳上,對那老頭兒道:「老丈,給我來一碗。」這老頭兒看來了生意,忙的為方進石盛了一碗,方進石拿筷子翻了一下,這粥裡除了蔥絲青菜以外,還有燉熟的魚肉片、小蝦等,冷天的夜晚喝上這樣一小碗,身子馬上暖和了許多,方進石把這碗喝完,讚了一聲道:「老丈的粥燉的真夠味道,今日真是有口福了。」

    老頭兒道:「這位公子說笑了,這金滿樓下,小老兒幾碗填肚子的米粥如何敢稱口福?」方進石好奇道:「金滿樓是何所在?」

    老頭兒一指不遠處一處燈火輝煌的高樓道:「那裡就是金滿樓了,若是公子捨得花錢,又有運氣的話,吃上一碗『宋家四十三碗』,定讓公子回味無窮。」

    方進石聽這老頭兒這麼說,馬上來了興趣道:「這宋家四十三碗是什麼?」

    老頭兒道:「巧手宋宋汴你總聽說過吧?這宋汴的渾家蘇氏手比他還巧,她做的宋氏魚羹名揚京師,因她一天最多只做四十三碗魚羹湯,因而名宋家四十三碗,這羹湯只在金滿樓賣。」

    方進石一下子明白了,巧手宋宋汴就是那個六個手指宋錢的父親,他的萬弩輪在雲內州攻城戰中大顯神威,當日方進石見宋錢時,還提到想去吃一碗宋嫂魚羹呢,沒想到宋嫂魚羹就在這金滿樓出售,也不知道宋錢如今怎麼樣了,方進石雖然剛剛吃了一碗魚粥,但馬上又想到金滿樓去吃一碗宋嫂魚羹了。

    方進石又問這老頭兒道:「為何這宋家每日只做四十三碗?」老頭兒道:「聽說他們家的鐵鍋一次最多能盛四十三碗。」

    方進石有點啞然失笑,不過他也明白,除了宋家大娘年紀大了做不出來那麼多碗這個原因以外,只怕也是營銷的一種手法,滿大街的貨再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少而精的才能自抬身價。

    他摸了摸身上的錢,前日那戴鷹形戒指的中年人賠他的一小塊金子還帶在身上,這宋嫂魚羹雖難得,難不成還塊金子還不夠?

    金滿樓共二層,是汴梁城數的上號的大酒樓,店裡的裝飾幾近奢華之能事,裡面到處都是名貴的傢俱,精美絕倫的瓷器,走道鋪著繡了花的波斯地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