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武二郎

正文 章 十八 情亂兵圍 文 / 文學菜鳥

    梁宣承的高閣背山臨水,屋後橫臥假山,簷邊的遊廊下,就是一片碧波,池水清澈,游魚來往悠閒。

    雕花木柱前一佳人卻無半分悠閒,反而黛眉輕皺,檀口讓貝齒咬著,酥拳握著杉帶,眼波定定地望著池水面,目光迷離,糾結。

    「蓮兒,事情辦完了,我們快走吧。」她的身後傳來武松愛憐的聲音,他已從房間裡出來,從佳人的身後輕抱住她。

    鄭秀蓮嚇了一跳,從沉思裡驚醒,嬌軀忍不住一顫,玉手卻幾乎是下意識地掰開武松,後撤了幾步,後背抵住雕花木柱才停下,眼神卻不敢張望武松,口不對心地問道,

    「叔叔可嚇死奴家了,嗯……好了嗎,那梁宣承如何了,叔叔可莫要衝動才是。」鄭秀蓮語氣有些慌張。

    「蓮兒,你放心吧,我沒有取那姓梁的性命。」不過他在心裡暗道一句,「估計現在他巴不得有人這樣做,嘿嘿。」

    「那我便放心了。」鄭秀蓮眼神複雜地望了武松一眼,繼續道,「叔叔,既然如此,我們便走罷。」

    「好。」武松牽起她的玉手。

    二人離開劉府,一路上狂跑中,武松暗想,如果石頭捉到劉徹,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被這老小子逃了,那一場血戰是在所難免了。

    這樣一想,他便讓鄭秀蓮先一步離開,自己去同竹聯幫的大小頭領見面,秀蓮也沒有拂他的意,叮囑他注意安危,抽回玉手,轉身欲離。

    佳人離身之際,黛眉似愁非愁,俏目星點,關懷之意不經意流露,綢子般光滑的嫩膚,被嬌軀上一鶴衣無頸大氅蓋住,遮住了被梁宣承撕破露出的春光,但嬌嫩如玉的雪白脖頸,看了也是叫人心動。

    尤其是她眼中那種不捨,配合她身上獨有的含蓄騷蕩氣質,那個男兒被看上幾眼,不會被勾掉了魂魄。

    武松見到她離別前的這幅溫柔模樣,哪裡忍得住,移步上前,摘取了他嫂嫂秀蓮的紅唇,等佳人反應過來,嚶嚀幾聲後,忙推開他,邁著三寸金蓮跑開了,丰姿妖嬈,秀臉紅暈。

    武松壞笑著,也是轉身往竹聯幫與官軍交戰的地方奔去。

    他沒有注意到,鄭秀蓮跑過劉府轉角時,步子緩了下來,轉過螓首,神情複雜地看了眼武松,美眸漸趨蕭索,檀口喃喃道,「為何你我是叔嫂,是天意如此嗎?」

    瓊鼻一酸,清淚忍不住流下,但很快忍住了,她轉過嬌軀,萬一被武松看到,依這壞小叔的脾氣,又要為自己擔心了。

    但她又想起了武松方才衝入房內,將自己擁入懷裡的那種溫暖,芳心微漾,須臾微歎了口氣道,「只求他別出什麼事才好,唉,他身旁不少好女子,興許……興許他很快就會忘了我罷。」

    說罷,轉身往紫石街武家房宅跑去,現在外面廂軍調動頻繁,華州城內外火把來往,家家房門緊閉,值此時機,只有家中的四壁方能給百姓一點安全感。

    這年頭,官軍與賊寇,差別不大。

    這功夫間,武松沿著熟悉的華州街道,往劉府外不遠處廝殺處跑去,竹聯幫看來已經與廂軍守衛交戰了。

    廝殺聲愈來愈近,武松也早已抽出了龍泉寶刀,準備讓它飽食鮮血。

    入目處,是熊熊火光,空地上幾幢木房已被烈火焚燒,將空地上眾人照的清清楚楚,地上躺了不少屍體,武器雜放,火把遍地,令武鬆鬆了口氣的是,大多是身穿官服的廂軍。

    畢竟守衛華州大牢的廂軍不過七八百餘,佔到華州總廂軍不到四分之一。華州廂軍有五千餘人,常備在劉府與華州大牢一千,其餘的便分為四行營,兩營在城內,兩營駐紮在城外護城河旁,那城內的兩營廂軍,估計不到半個時辰,就能趕到這兒了。

    竹聯幫大隊人馬後的張青,最先發現了武松,當初他教訓蔣門神,便為他所欽佩,何況現在二娘又有了武松的骨血,他可謂是武松名符其實的大舅子,見他來到,自然歡喜萬分。

    「武兄弟,你可來了,方纔那頭陀已經將劉徹捉來,這些鳥官兵又憑的是沒氣力,交手沒幾刻,就逃的差不多,許多兄弟還沒出手呢。」

    張青喜鵲般說了一連串好消息,語氣充滿對廂軍的不屑。

    武松也沒料到,這些廂軍會如此不經打。

    其實這也算正常,歷史上的北宋,禁軍數十萬都守不住京都汴京,更不用說這些被禁軍挑揀剩下的廂軍,竹聯幫的好漢至少還有些刀口上舔血的凶氣,這些不識弓弩的廂軍,哪裡是對手。

    「張大哥,以後我就要稱呼你為大舅子了,你先帶我去見朱武,陳達兄弟他們。」武松語氣和善,一下拉近了二人的關係。

    張青也被這聲「大舅子」哄得開心,領著武松見到了陳達等人。

    他們正好整以暇地看著這些逐漸潰敗的廂軍,見到武松,忙拜倒施禮,朱武道,「武兄弟,你可回來了,石兄弟先你一步回來,還帶回了那狗官劉徹。

    手持一口長刀的陳達搶著道「兄弟,這些廂軍不經打,我看用不著捉來的那狗官,就能擊退官軍了。」

    竹聯幫明面上的幫主是王進,但所有人都知道,武松才是幕後老大。

    聽了二人的話,武松心裡才微微放鬆,但他擔任華州都統,對華州軍務自然有些瞭解,笑了笑道,「眾兄弟勇武,自然非這些酒囊官軍

    可比,但我也勸大家別掉以輕心了。」

    他的目光同時轉向了劉府的右側。

    眾人沿著他的目光,只見遠處密密麻麻的火把,正往這邊趕來,而且城外還有火光隱隱浮動,想來那裡也有官軍出動。

    「華州共有廂軍守衛五千,剛才與我們磨掉的便是其中七八百,城內的兩千廂軍片刻就到,城外的廂軍雖然有些費時,想來動作也不會太慢,就是說,有四千廂軍往這邊圍來。」

    此話一出,眾人臉色一變,想朱武,陳達等人在少華山,遇到的官軍也不過千餘,還有少華山地勢做依托。

    四千官軍,同他們對抗簡直就是死路一條。

    朱武外號神機軍師,雖然皺著眉頭,但依舊冷靜建議道,「幫主,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找一個逃身的地方。」

    「朱大哥說的有理,現在東門有火光,北門肯定無人,只要逃出去,官軍就不敢追來了。」林沖也是如是建議道。

    華洲城北門外,是大片的荒林,當初武松暗殺了西門慶,被劉府官軍追殺時,也是往北門逃去。

    「逃?二位大哥,現在我們手裡有劉徹這個知州兼經略安撫使,還有哪個不長眼的武官敢動手。所有人聽我的命令,先撤進劉府。」

    武松發完這一命令,又對手裡擒著劉徹的石頭說道,「石頭,你跟我來,我們或許得委屈一下劉大人了,嘿嘿。」

    朱武等人面有不解,當過禁軍教頭的林沖卻露出瞭然,同朱武等人解釋道,「眾位有所不知,劉徹這廝雖然是一介官,但卻是華州的經略安撫使,經略使掌握華州的調兵權,沒有他,那些武將根本沒有權力指揮。」

    北宋兵制便是如此,官掌帥權,武將擁兵卻不可調兵,還得時時做好調往他處的準備,所以「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種混亂邏輯,在這時卻是常態。

    眾好漢是草莽之人,雖是似懂非懂,但見幫主與威名甚重的林教頭都有如此信心,便都同意。

    很快,竹聯幫數百人馬撤進了劉府。

    於此同時,城內外的大隊廂軍已經合兵一處,他們從逃回來的廂軍得到消息,大批號稱竹聯幫幫眾的人衝擊華州大牢,重犯武松逃出,劉府落入賊手,劉知州下落不明。

    將近四千廂軍行到東門不遠的崇德街,便停頓了下來。隊伍的前頭,是一身著緋色官服,頭戴東坡帽的中年漢,他的身旁還林立幾個重鎧武將,驚恐,沉思,各有表情。

    「王刺史,劉知州危在旦夕,你為何還不下令,現在賊眾剛與大牢守衛激戰,必定疲憊,此時正是戰機。」

    一手持鐵槍武將出聲問那漢。

    原來那漢便是華州刺史,姓王單名一個宏字,官階與劉徹同等,卻只是個虛職,若論權力大小,還不如劉徹手下的李通判。

    王宏瞥了眼出聲的武將,眼裡不自覺閃過厭惡,但片刻間就掩飾,語氣平靜道,「林將軍,你要知道,我可沒有這個權力調兵,若是被人知道我私調兵馬,少不了被彈劾一番。」

    「王刺史,事急從權,若是劉徹大人出事,反賊逃出華州,我等可都沒有好果子吃。」林姓武將沒有絲毫鬆口,直來直去的脾氣,不似官場中人,倒有綠林中人的幾分直爽。

    王宏如果此時手裡有把刀,定會把面前這林姓的武將剁了餵狗,什麼叫「我等」,守護知州不力,頂多是你們這些武將粗漢倒霉,我只是負責監察,要不是你們將我「請」出來,我才懶得趟這趟渾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