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超級龍王分身

正文 第四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重要性 文 / 酒煮時光

    現在對於海隆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海隆相信,七天之後鎂軍一定會進攻巴比倫,隨著鎂軍進攻時間的臨近,鎂軍對巴比倫港口的封鎖將會越來越嚴密,遲一天運到,就多一分危險。

    與庫賽談話結束之後,當天下午海隆就坐飛機飛回了索馬裡,來到了位於柏培拉的臨時基地,此時基地裡面法赫拉、塔爾法、彼得羅夫、葉懷仁、還有兩女都面帶興奮的等著海隆的歸來。

    眾人沒有想到,海隆所說的話居然都一一應驗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這一次海隆與庫賽的生意做成了,那麼巴比倫想要陷落,將會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鎂軍的空軍實力是非常強大,這在全世界是公認的,但是同時,鎂國陸軍士兵的犧牲精神,卻是全世界最低的。

    為什麼全世界的都對華夏、倭國、日耳曼的戰士讚譽有加,因為華夏有光榮彈,倭國有武士道精神,日耳曼有鋼鐵意志,在戰場上這三個國家的軍人擁有著無不倫比的氣勢與決心。

    反觀美國,全世界都知道,鎂國陸軍的軍規裡面有這樣的規定,只要滿足彈盡糧絕、孤立無援、傷亡率60%以上這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就可以投降。

    這是軍規啊,有這樣的軍規,你還能指望這個國家的士兵去打硬仗嗎,所以,只要鎂軍進行地面戰,庫賽的軍隊在亡國的哀兵之勢下,絕對會爆發出無以倫比的勇氣。

    再加上配備了先進的武器,如果沒有鎂國空軍的支持,鎂國的陸軍就是個渣,所以,只要鎂國進入了地面戰,兩者之間的戰爭絕對會演變成一個持久戰。

    只要以鎂國為首的聯合**隊被拖在了巴比倫這塊土地上,這個世界就亂了。想一想上一次越南戰爭期間,世界上發生了多少的事情。

    黎巴嫩內戰、印度吞併錫金、莫桑比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孟加拉政變、尼日利亞政變、安哥拉**。

    如今海隆在南亞搞風搞雨,孟加拉再一次被推到了政變的邊緣,印度十三省份要求**的七個省份在戈德等三家勢力的幫助下已經與海隆達成了軍火貿易協定,阿拉罕想要在印尼的巴布亞省**,菲律賓有虎克軍想要推翻政府。

    戰爭的種子早已經在南亞埋下,海隆為其澆水施肥,如今只差最後個的一個誘因,這顆戰爭的種子將會破土而出變成一顆樹苗而茁壯成長。

    只要戰爭一打響,海隆現在佔領者索馬裡。扼守著亞丁灣的咽喉,沒有海隆的允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火船也別想從蘇伊士運河進入南亞。

    而海隆新建造的這個兵工廠,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出售軍火給南亞各國,彼得羅夫等人要求的不高,只要南亞這些國家打上三年以上的仗,那麼這些國家就只能舉債度日了。

    到了那個時候,將會是彼得羅夫等人和海隆的爆發期,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錢。最值錢的東西就是土地和資源。

    錢這個東西都是銀行印出來了,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只有土地和資源,占一分少一分。資源用一點少一點。

    當各個國家向海隆提出貸款購買軍火的時候,低廉的軍火製造成本卻讓海隆可以以高昂的價格貸款給各國。

    而海隆要求各國還款的東西卻不是錢,而是要這些國家拿國家電網、移動通信、礦產資源等重要項目作為交換。

    到了那個時候,海隆和彼得羅夫等人就是這些國家的無冕之王。用他們向自己購買軍火的錢來買他們國家的資源,這買賣做的真的是太划算了。

    所以,每一個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海隆的回信。

    當海隆從博薩索下了飛機之後。立刻改乘軍用運輸機飛往柏培拉,因為所有的軍火都在柏培拉港口的貨倉當中。

    坐在從伊朗飛回博薩索的飛機上的時候,海隆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了,其實這一次的軍火交易,就算是一個油田都不給自己,海隆也會將軍火免費送給他的,畢竟,對比於將來的收益,這點錢算什麼啊。

    到了自己的土地上之後,海隆改用葉懷仁交給自己的加密電話,打通了莉莉安的電話之後,海隆激動的對莉莉安說道:「與庫賽的生意順利達成,現在立刻讓手下將軍火運到船上,我今晚就把軍火送過去。」

    焦急的等待的眾人聽到海隆的話語,紛紛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一想到將來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激動的不能自已。

    莉莉安安排張讓帶著手下快速的將軍火搬運上船,當海隆乘坐運輸機到了柏培拉港口之後,所有的軍火全都搬運上船了。

    而在停機場的下面,彼得羅夫等人一臉激動的等待著海隆的出現。

    下了飛機之後,海隆來到了眾人的面前,看著眾人,海隆哈哈大笑的說道:「兄弟們,屬於我們的時代來了。」眾人高聲的歡呼。

    沒有時間過多的寒暄,海隆與眾多兄弟和老婆們打過招呼之後,連夜帶著軍火船出亞丁灣直奔波斯灣而去。

    經過5個小時的航行,在天色漸黑之後,海隆的船隻駛入了波斯灣,看著海灣內部每隔20分鐘經過一艘的軍艦,海隆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戰爭氣氛的濃烈。

    這些軍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攔截與巴比倫進行秘密交易的別國船隻,防止在戰前的時候巴比倫獲得補給。

    不過想要在茫茫的大海上在不登船檢查的情況下發現軍火船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鎂軍的軍艦大多是收到了世界各地的間諜傳來的消息之後,再根據消息進行攔截。

    自從老薩不止一次的在軍事動員的演講上向手下們宣

    揚不久之後將會有一批可以裝備十萬人部隊的新式軍火運到巴比倫的時候,巴比倫國內的反對派就將這條消息上報給了鎂國。

    這讓鎂國的情報部門又驚又怒,因為他們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還沒有打探到關於這方面的消息。

    本來鎂國人是不相信這條消息的,可是反對派不僅上報了這個消息,還上報了具體的時間和地點,聽到有歐洲的商人會在兩天之後通過拉斯海夫及港口沿著科威特和沙特的邊境運送軍火到巴比倫的時候。鎂國的情報部門就不得不重視了。

    因此,在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鎂國的海軍一直埋伏在拉斯海夫及港口,可惜,那天晚上鎂國海軍除了清冷的海風以外什麼都沒有等到。

    鎂國海軍能夠抓到那真是見鬼了,因為海隆早就先他們一步把桑西給抓到了,不過桑西如果知道自己的行動已經被鎂軍提前知曉了的話,桑西一定會非常感謝海隆的搶劫的。

    如果讓鎂國人給抓到了,那麼毫無意外,桑西絕對當場就被槍斃了。連上法庭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這些武器運送到了巴比倫,在鎂軍發動地面戰的時候,將會給鎂軍帶來極大的困擾。

    第一天沒有等到的鎂國海軍並不氣餒,以為對方計劃有變又連續埋伏了兩天的時間,可惜仍然沒有任何的結果,這讓鎂國的情報部門一度認為這是一個虛假消息。

    不過,鎂軍的參謀部還是非常重視這個情況,所以。每天派了大量的軍艦在波斯灣內部游弋,一旦發現可疑的貨船立刻要求登船檢查。

    其實如果海隆要是晚送兩天軍火的話,海隆這邊的走私消息也一定會讓鎂國人知道的,一方面有老薩的那張大嘴巴。另外一方面還有庫賽下面的將領,已經有很多人選擇了叛變投敵,多說兩天的時間,這些人就會從庫賽的親衛當中獲得消息。

    但是幸運的是。因為桑西那邊出問題,庫賽才臨時決定找的海隆,兩人上午約定好。中午就見了面,並且海隆與庫賽交談的地點是在巴比倫與伊朗邊境的一個偏僻小鎮當中進行。

    任憑全世界的任何一個人,除了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華夏老百姓,知道伊朗現在最明智的做法是防止唇亡齒寒這種事情的發生,應該與巴比倫進行聯繫,幫助巴比倫進行抵抗,防止巴比倫陷落之後出現一個新的親鎂的政權。

    可是,只有300多年歷史的鎂國人哪裡能夠想到伊朗會去幫助他們的死敵巴比倫呢,再加上鎂國現在不想與伊朗方面發生任何的摩擦,鎂軍的軍艦主要在伊朗海岸線之外的地方進行巡邏。

    這麼一來,因為海隆這邊行動的突然,談判的地點隱秘,再加上鎂軍的不懂歷史,讓海隆成功的將軍火運送到了波斯灣而沒有遭到任何一艘鎂軍軍艦的檢查。

    此時的鎂國海軍已經徹底的封鎖了巴比倫的沿海地區,想要走海路進入巴比倫是不可能的,但是因為有阿里等人的掩護,阿里的表哥甘比贊以及斯卡德等人聯合作假,以為伊朗石油部對外採購物資的名義,讓海隆的軍火船可以在伊朗的海域之內航行。

    海隆的軍火船進入了波斯灣之後,沿著伊朗的海岸線一路行駛,在深夜的時候來到了阿巴丹港口附近的一個簡易海港上。

    這個天然的深水港是上一次伊朗與鎂國海戰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庫賽的手下早已經等在了港口,並且修建了臨時碼頭,海隆的船隻剛一靠岸,立刻有無數的人登船,將船上的軍火卸了下來。

    雖然這批軍火就是海隆從桑西那裡搶劫來的,不過庫賽沒有見到過軍火的樣子,所以並不知情。

    海隆從船上下來之後,走到了庫賽的身邊,沒等海隆說話呢,一臉喜色的庫賽感激的對海隆說道:「龍王,這一次真的是太好了,只要有了這些武器,我們的勝算就大增了。」

    海隆看著庫賽帶著深意的說道:「放心吧,這次戰爭你們不會那麼輕易就失敗了的,還是記住我的那句話,不要被鎂國的空軍給打潰了,只要進入地面戰,我敢保證你們絕對不會失敗。」

    雖然庫賽不知道海隆為什麼會這麼說,但是這種鼓舞士氣的話,庫賽還是十分喜歡聽的,高興的對海隆說道:「承龍王吉言,如果我們真的守住了,我和父親親自在巴格達等待你的到來。」

    海隆知道現在不是過多交談的時候,為了防止出現任何的意外發生,在庫賽那邊搬運完裝備之後海隆就與庫賽告別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