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七十二章 騎兵機槍隊 文 / 雨天下雨

    第三協變成第三混成協,也許對於袁世凱來說只是一個稱呼上的改變,第三混成協並沒有因此增加一兵一卒,但是給趙東雲、陳光遠、孟恩遠等人所帶來的變化是巨大而明顯的。

    至少陳光遠現在面對趙東雲,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高傲和不滿了,似乎處處和趙東雲打擂台的陳光遠已經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一個努力辦事的陳光遠了。

    看見陳光遠沒有任何猶豫就接受了整編舊軍的事情,這讓趙東雲感到有些不太適應,這和自己不對付的下屬變成了俯首聽命的部下,這讓他感到很奇怪。

    不僅僅是陳光遠的態度有所改變,就連孟恩遠也是改變了以往的態度,讓趙東雲要求孟恩遠的騎兵們加大對錦州東部的巡邏偵查後,孟恩遠竟然沒有和以往一樣和他討價還價或者推脫什麼,而是直接答應了下來。

    這讓趙東雲相當不解,要知道擴大偵查範圍,對於騎隊第三標來說是一件苦差事,為了讓孟恩遠答應下來不影響錦州外圍的偵查,趙東雲可是準備給騎隊第三標六挺重機槍作為補償的。

    可是孟恩遠連問都不問,苦也不說一聲就答應了下來,這讓趙東雲原先準備好的話都沒發說出來!

    不過那四挺機槍既然已經是準備給騎隊第三標的,這固然是趙東雲預定給孟恩遠的一個補償,但這也是增加騎兵部隊戰鬥力的必要配屬,總不能說孟恩遠不開口要就不給了。

    「日常巡邏範圍要保持在四十公里以上,我可不想讓什麼人偷偷的溜到眼皮子地下來!」既然孟恩遠不做任何反對就答應了下來,趙東雲自然不會跟他客氣,直接提出了要求提高日常巡邏範圍。

    孟恩遠道:「日常警戒巡邏的話,也不用太多的兵力密度,一方面也可以代表日常訓練科目,這個問題倒是不大!」

    趙東雲雖然不習慣孟恩遠的這種有求必應的狀態,但是裝備好的機槍還是得送出去,當即道:「這一次保定給我們第三混成協送了六挺機槍過來,所以我是打算在馬隊第三標裡成立一個機槍隊,以馱馬運輸,伴隨騎兵作戰!」

    孟恩遠一聽,當即浮現大喜之色:「真有一個機槍隊?那就太好了!」

    孟恩遠年初的時候就開始向上頭要機槍,說要成立騎兵機槍隊,對於他的想法趙東雲雖然支持,不過一直沒能獲得機槍。

    這年頭的重機槍價格不便宜,而且全部都要依靠進口,在1901年到1903年期間,中國還受到軍火禁運的限制,儘管從事實上這種限制只是表面上的,但依舊給北洋軍購置進口軍械創造了諸多麻煩,而這些麻煩最後都從價格體現了出來。

    去年趙東雲掌控新建機槍營的時候購進了大批機槍,隨後新建機槍營裡的各個機槍營被分散配屬各軍後,北洋新軍並沒有停止機槍的發展,反而是繼續,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洋又陸續購進了兩批數十挺德造馬克沁機槍,型號依舊是mg01為主,分別用於補充裝備四個機槍營以及多個獨立的機槍隊。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國外的騎兵部隊也開始裝備機槍,向來注重緊跟世界潮流的北洋新軍自然不甘落後,嘗試在騎兵部隊編入機槍,並且為了這個師袁世凱還專門找了趙東雲。

    趙東雲雖然已經不是專管機槍部隊了,但是身為一個依靠機槍起家的軍官,他在北洋內部裡可是名副其實的機槍第一人,就跟段祺瑞在北洋新軍裡的炮兵第一人一樣,這和機槍有關的事情基本上都繞不過他。

    趙東雲在參考了德法俄日等國的騎兵部隊後,尤其是參考了日`本在騎兵旅團裡配屬機槍的編制後,向袁世凱建議了向每個北洋常備軍騎兵標都配屬一個機槍隊。

    這裡得說一說當今北洋常備軍軍的騎兵編製了,現在的北洋常備編製和後世人們所熟知的三十六鎮時期的清末新軍編制是不一樣的,甚至是有著極大差別的。

    比如說炮兵方面,北洋常備軍的一個炮兵營是十六門火炮,不過以後清末新軍時期的一個炮兵營卻是十八門火炮。

    騎兵也是如此,後世清末新軍編制裡的騎兵一個標才三個營一千一百多人,而現在常備軍時期的一個騎兵標則是四個營一千三百多人。

    實際上,北洋新軍內的騎兵標編製是太大的,西方列強的一個騎兵團一般在五六百人左右,然而北洋新軍的一個騎兵標人數卻是高達一千多人,基本上是西方騎兵團的兩倍。

    這裡頭的主要因素是有兩個,一個是受到傳統軍事概念的影響,哪怕是接受了近代化軍事教育的北洋軍官們,依舊認為騎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軍事力量。

    第二個是受到北洋軍所處於的地理環境有關,北洋新軍主要部署在中國北方,以山東、直隸、東北等地區為主要防區,該地區具有廣闊的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較為適合騎兵作戰。

    多個因素加起來,再加上北洋軍也不怎麼缺馬匹,組建騎兵比組建炮兵容易多了,所以導致北洋常備軍裡的騎兵編製比較大,其他不說了,趙東雲手下的第三混成協就是擁有了一個一千三百多人的騎隊第三標,要知道他的第三混成協一共也才七千多人而已。

    為一個一千多人的騎兵標配屬六挺機槍,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不過現在趙東雲手上機槍就這麼點,不夠也沒辦法了。

    孟恩遠道:「這能有一個機槍隊的話,以後進可攻,退可守了!」

    趙東雲卻道:「孟老哥你是老騎兵了,自然是知道騎兵該怎麼打仗,我平日裡也不太懂這騎兵的事,不過這機槍嘛我還是知道一些的,重機槍這東西固然可以伴隨騎兵前進,

    ,但是它的最大威力還是用來防守,這一點我希望你能夠牢記!」

    「此外,你手底下也沒個懂機槍的人,這樣,我從機槍營那邊給你抽調幾個人過去操練,不過讓他們玩機槍可以,但是騎馬估計是不不行了,到時候還得你的騎兵們自己來!」趙東雲繼續道。

    騎兵部隊的機槍隊自然是和普通的機槍部隊不一樣的,首先他們雖然都是使用機槍作為武器,但是一個是騎兵,一個是步兵,這本質上就不太一眼。步兵的機槍大多用來構築固定工事,充當防線的重要節點。而騎兵的機槍卻是要伴隨騎兵進行機動作戰的,所以機槍得用馬馱著走,機槍手,彈藥手什麼的也得騎馬前進,萬一遇上戰鬥的時候,面臨的大多也是敵人的騎兵部隊。

    所以兩者不能採取同樣的訓練辦法!

    孟恩遠道:「放心,回頭我就去選些機靈的人組建機槍隊,只要機槍營那邊的人教會他們怎麼操作機槍就行了,其他的我們自己來!」

    趙東雲點頭,然後道:「如此就辛苦了!」

    這話說完,孟恩遠也知道自己該出去了,當即就是敬了個軍禮後出去,孟恩遠剛帶著喜色出去,就又有人走了進來。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林永權!

    他進來後就是拿著手上的一疊件遞了上來:「這是我們幾個初步擬定的協本部各機構編制,請大人過目!」

    趙東雲接過來,然後仔細看了起來,自從上月二十七日袁世凱把第三協改稱為第三混成協後,也就代表著第三混成協是一支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部隊了,加上第三混成協在遼東錦州,不可能事事都得到北洋常備軍軍部各機構的支持,屬於萬事靠自己的那種。所以原有的步隊第三協的各種編制、機構肯定是不適用於第三混成協的了。

    而北洋新軍裡頭也沒有過混成協或者混成標的前例,所有袁世凱等人一時間也不好決斷,最後考慮到第三協原來就有部分非正式的機構,所以就讓趙東雲根本第三混成協自身的特性提交一份第三混成協詳細機構的編制。

    第三混成協以前就存在非正式的各種機構,比如新兵營、軍械科、執法科等等,不過這些機構大多只是不被官方所承認的,乃是屬於第三協內部的私設機構,其中的職位也都是由各級軍官兼任。

    如今步隊第三協變成第三混成協,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根據現有的諸多非正式機構進行整合改編了。

    林永權解說道:「新兵營不符合我們北洋的體制,繼續留著恐怕會有很多人說,所以可以改為教育科,負責新兵的招收、前期訓練、以及監督各部隊的現役士兵訓練。

    原有的軍械科、執法科都可以留著,此外也已經按照大人您的要求新設軍馬科、軍需科等,為了和上頭各處總辦們避嫌,各科總辦一律改成科長。」

    趙東雲翻看著手中的計劃書,看來其和自己預想的差不多,這一次給第三混成協增設諸多機構,趙東雲是抱著一次性解決的打算,從訓練、後勤、軍需等各個方面都解決,要知道以前這些部門實際上也存在的,但是都是屬於非正式機構,職員都是兼職,光加班不拿錢很多人也是不願意的。

    所以這一次趙東雲是打算多要一些編製,然後充實第三混成協的行政指揮機構,這好歹是單獨在外的七八千人號人呢,總不能一直依靠原有一個步兵協的案清書等人員來管理營務不是。

    北洋常備軍時代的鎮、混成協內置機構是偏少的,因為這些機構都是由北洋常備軍軍部所包攬了,如今第三混成協在外頭,距離保定那麼遠,自然不可能事事都找北洋常備軍的軍部上去,如此第三混成協也就有必要建立自身各種營務機構了。

    「嗯,做的不錯,現在這樣也七七八八配齊了!」趙東雲說著:「現在我們第三混成協的人還好,別人我也信不過,所以這教育科的科長還是你繼續兼著!」

    對於這個決定林永權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教育科的前身就是新兵營,而他林永權就是新兵營的總辦。

    這個林永權在第三混成協內定位並不是區區一個參謀官那麼簡單,他實際上是負責第三混成協的新兵招收、訓練等所有相關事情。

    要不然也不會被視為趙東雲的左右手,第三協的第二號人物了,至於其他各科科長們大多也保持不變,比如趙東平就是繼續兼任軍械科科長。也許從表面來說這一次改變只是把原來的私設機構變成了官方承認的正式機構,但是它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

    因為這代表著第三協已經自成一體,從新兵招收到訓練甚至到軍需採購軍械採購都是自己決定,不必和以往一樣什麼事都和北洋常備軍軍部那邊打交道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