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青春損失費

第4卷 第四卷 江湖傳說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道 文 / tx1698

    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梵」這個究竟怎麼念?他們說是念「凡」我說的時候「peng」。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這首詩怎麼解,我想有好事者會有很多種解法,就如幡「動」,還是反「動」,不同的人有不同人的理解。

    這天怎麼會「老」?這月怎麼有「無恨」?什麼兩個凡事?我來聽聽你們說「凡事」如何的人,你們來給解釋一下這首詩幾個意思。

    天,梵語音譯「提婆」。在佛教中,所謂「天」,主要是指有情眾生因各自所行之善業而感得的殊勝果報,為六道輪迴中的一種,稱為天道,或天趣,而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自然界的天。

    佛教認為,天是有情眾生輪迴轉生的六道中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趣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輪迴投生於天界。

    (此文有部分內容摘自百度)依《大毗婆沙論》說,天為光明照耀之意,因生於天趣中諸眾生身有光明照耀,自然光亮,故名為天。又說天是顯的意思,以萬物之中,唯以天高顯在上。

    又據《立世阿毗曇論》說:「天名提婆,謂行善因,於此道生,故名提婆。」在六道中,以「天」一道,最勝最樂、最善最高。《立世阿毗曇論》中說諸天報身之相:「所謂諸天,皆無骨肉,亦無大小便利不淨。身放光明,無別晝夜。報得五通,形無障礙。」

    然而,佛教中的「天」雖然是諸有情眾生中最優越的趣處,能得到種種享受,但仍未脫離輪迴,一旦前業享盡,則將重新轉入輪迴中。

    所謂的天人五衰,意指天人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異象。五衰又有大五衰、小五衰兩種。大五衰之一是衣服垢穢,本來天人的衣服光潔曼妙,但命終時,就會開始生出髒垢。

    二是頭上華萎,天眾平日總是頂著明媚的華冠,但命終之際,這些華冠都會慢慢凋萎。

    第三是腋下流汗,照說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淨的,但臨命終時,兩腋就會開始流汗。

    第四是身體臭穢,香潔的身體不再,而發出難聞的氣味。

    第五則是不樂本座,本來天人過的是最安樂的生活,但是到了命終,卻不安於座,甚至感到厭倦不耐。

    小五衰則包括曼妙的天樂不再揚起、身上自然散發的光芒逐漸褪散、洗浴的水居然會沾在天人滑膩的凝脂之上,同時對妙欲之境起了戀戀不捨的心,以及原本無礙的天眼也受了影響,無法像以前一樣普照大千世界。

    天人五衰是最終的悲哀也因為天人平日過著極為享樂的生活,平均壽命又極長,以最短的四大王天為例,是以人間五十歲為其一晝夜,估計可享壽五百歲;而在這種壽命長、生活享樂的狀況下,天界眾生很容易產生「常、樂、我、淨」的顛倒想,所以一旦臨到天人五衰的境界,很少不起嗔心的,也就很難不墮入惡道了。

    因此在六道當中,天道誠然只有樂沒有苦,但是樂盡之後的苦,卻也是沒有修行的天人難以承受的,較諸人道的有苦有樂,也有修行助道的因緣,長遠來看,天道眾生反而有其不幸。

    關於「天人五衰」,《法句譬喻經》裡就有一則關於帝釋天的故事。帝釋天在臨命終時,知道自己即將墮入世間,受胎成為一個做陶人家裡蓄養的驢子。

    就在他身體逐漸出現大五衰現象,憂心忡忡之時,幸好他及時想起佛陀是三界之中唯一能濟人苦厄的救主,所以趕緊到佛陀處求法。

    當他正專心一意虔敬皈依佛法之時,發現自己竟然在一瞬間已到了做陶人家的驢腹裡;還好這頭驢子不知為何突然掙脫繩索四處亂竄,弄壞了主人完成的許多陶製作品,主人一怒之下痛打了驢子一頓,並傷及腹內的幼胎,帝釋因此逃過一劫。

    感念佛陀的威德力,帝釋不但得悟無常的意義,更加精進奉持解脫之道,成為喜聞佛法、護持佛法的護法神。

    佛說佛的道理,做老百姓的哪裡管的了這麼多,這物質主義者自然不可較真,佛法無邊也是普度眾生,人生百味苦、辣、酸、甜都是命中注定,這世間哪有什麼神神鬼鬼,妖妖怪怪的,竟是嚇唬人的,騙人的,又豈可當真,我們不驚慌。

    物質主義者又不打算死後升天,這天塌了,又與你何干?該吃吃該喝喝的,該幹什麼就還幹什麼,還管的了那麼多,生、老、病、死都是別人的事。

    跟俺何干?各掃你們家的垃「圾」,這個「圾」你們解釋什麼意思?解釋不能用歧義法,解不好一個月不能回家吃飯,我要你們說好還不能用歧義法,拆字法。

    這天為光明照耀之意,佛祖來了我們幹嘛要驚慌,歡迎佛祖常來常往,我家的落「葉」自有凡人來掃,我佛慈祥,如再生父母,佛祖來了我們熱烈歡迎。這個「葉」什麼意思?歡迎你們過來跳跳看。

    積德行善這俺矜持,秉記佛祖教誨,俺行善不會念叨為何行善?俺只信俺信之事,「十善業道」者才能輪迴投生於天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