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足球之中國飛翼

正文 第十五章 中國青訓之殤 文 / 元謀

    第二點,場上心理問題。像曹禺一樣,每個中國教練都是一副五大三粗的大嗓門,在中國足壇教練界裡,很少有細聲細語的儒雅少帥。甚至於球迷們都說,冠軍隊是罵出來的。

    其實這點可以理解,畢竟,一個隊的教練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在隊裡的威嚴,那麼別說指揮球員,估計連訓練都叫不到人了。曾經滻灞某儒雅派少帥就被隊中一老江湖,老職業帶領著球員造反踢出隊。老闆也想保住那名少帥,但是沒辦法,造反的那名球員在隊裡簡直就是後防線上的定海神針,為了球員的成績,老闆也只能犧牲教練了。

    教練罵多了,青年球員打心底就會恐懼教練。所以得到機會上場的年輕人們就會因為怕踢得不好被教練罵,所以畏首畏腳的,連訓練時的七成都發揮不出來。這樣畏首畏腳久了,也就形成一種心理暗示:我不行。所以過去幾些年踢出來的中國小球員少得幾乎一隻手可以算得過來。

    這種情況自從旅歐教練團歸來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學得歐洲那套指揮方法的教練員們不再只是靠罵來解決問題了,有時候也會平靜和平的解決。當然,中國還是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必須保持著自己的中國特色,歐洲那一套指揮技術照本宣科的套用到中國足球身上那是沒用的,所以像曹禺這樣的佼佼者依舊保持著罵。

    這個罵字在曹禺的運用上卻顯得很有藝術。曹禺的罵罵咧咧裡,球員們會怕,但是很快就會被曹禺的各種調侃談笑所掩覆。日之泉隊沒有哪個球員會恨曹禺或者討厭曹禺,甚至於鍾偉明總說曹禺是日之泉隊的爸爸,而曹禺的那套教育方式在圈子裡也被人笑成為「爸爸式訓練」。

    第三點便得說說技戰術了。中國的教練員為了體現自己的睿智,專業,而很多時候喜歡安排出各種不專業的打法。最好笑的是國青隊曾經有一名自稱接受過歐洲高水平執教的少帥,在一場及其重要的亞青賽生死戰上安排了一名在西甲聯賽馬競青年隊的小球員踢邊後衛。對此,許多球迷們都表示呵呵,放著一個同樣很有潛力的邊後衛做冷板凳,也要讓一個許久沒有踢過後衛的球員去踢邊後衛。儘管這名小球員在去西甲前,被譽為後場多面手,但是在西甲青年隊裡他已經定型為一個強力的防守型後腰。這樣的做法跟叫一個屠夫去繡花有什麼區別?

    這種不專業的安排既不能讓球員發揮出百分之百的能力,又讓球迷們多了一個笑料。或許那場比賽贏了之後他會多了很多比如「戰術諸葛亮」,「超級補鍋匠」的美稱,但是運氣事就是運氣事,不是時常有的,要讓一個隊伍打出成績就得按照規矩循規漸進的打。

    這樣的例子不只在中方教練身上鬧過笑話,一些不職業的外教也做過這種愚蠢的行為,例如曾經魯能隊的高迪,一個被譽為李金羽接班人的搶點型射手,由於前鋒位置被外援佔據,所以教練乾脆叫他去打左後衛,這種完全無視球員的技術特點來進行球員改造的教練就不應該讓他執教。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球員們小時候腦子裡想的東西少,不會太複雜,上場就是想踢球,不會想些有的沒的。帶著一個純潔的思想上場踢球這也讓球員自己心裡少了負擔,不會給自己上了個緊箍咒。小球員長大了,由於接觸的東西多了,聽的東西多了,自然就有模有樣的學了一些。

    同樣的,舉個例子,中超某一年,一支由國營企業老闆投資的球隊,由於自身經營的主要企業經營不善,資金流被卡住,所以導致俱樂部方面欠薪,拖獎金等經濟上的行為。儘管,這位民營企業家在球隊沖超那年卻是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氣魄,大手筆招攬來幾名高水平的國腳,在生活上對待他們如兄弟一般,但就因為俱樂部經濟條件緊張,很多中生代,老球員便開始人心浮動了,每個人都想著盡快離隊,每個人都只為自己前途著想,不考慮球隊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場上出工不出力,怕受傷掉價,導致球隊的成績日益不佳,甚至在最後一輪已經來到了降級的邊緣。

    面對這樣的情況,球隊教練不得不大批量用起了沒有太多想法的小球員上去踢,小球員由於容易滿足,只要給他們上場,他們心裡便想著如何去表現自己,畢竟在20歲前能登場踢中超,對於中國球員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光榮,這不止代表對你潛力的重視,也是代表對你能力的肯定。最後那支球員儘管球隊僥倖保級,但主力陣容框架卻也四分五散,在中超聯賽裡混多一個賽季後由於實力不佳,最後還是躲避不過現實的殘酷,降級了。

    曾經中國某位國家隊的外教說過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我們不能完全的否定這句話,畢竟,有能力,沒態度,什麼都是虛的。而有態度,就算你沒能力,你也能拼出一片天,拼出一個奇跡。

    這點現象也被國內的一些高水平本土教練發現,於是,俱樂部開始多了一個崗位,叫心理按摩師。心理按摩師不同於心理醫生,他不是傾聽球員的不滿,也不是用各種高深的心理治療技術去讓球員找到職業態度。這個職業更像一個激情澎湃的講師,通過灌輸正面的成功學,勵志學來按摩球員們的心理,讓球員心理不要由於道聽途說而受到一些負面的影響。也許很多人會質疑這種心理按摩的效果,實話說,不明顯,這種激勵只對小球員有用,對於混跡足壇多年的老職業,老油條們來說,就像往耳朵灌芝麻,左耳進,右耳出。

    所以,對於第四點這種問題還是得靠球員自身的態度,自身去提升自己的集體榮譽感。這也就印證了當年那位外教留下的那句「態度決定一切」。

    最後一點就個傷病問題,中國球員年少成名後,大多數都陷入一個怪圈,那就是商業時間比訓練的時間還多。

    各大體育廠商邀請去拍廣告呀,電影商邀請去友情客串啊,各種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呀。而且各個公司開出的價碼都是極高的,對於收入相對較少的年少成名球員來說簡直就是無法阻擋的誘惑。

    時間都用在了商業上,還怎麼像成名前那樣死命的加練,加練,再加練呢?這樣久而久之,身體素質也比以前下降了,競技狀態也無法與青年時相提並論了。沒有身體,沒有狀態的球員在日益激烈的聯賽裡便會經常受傷。

    或許有些球員會說,我的特點是腳下技術,不是拼身體。那麼,請問,如果沒有足夠的身體條件去與防守球員亢奮的你又該如何拿到球?拿不到球的您又該如何去發揮您所謂的腳下技術呢?

    曹禺對於傷病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視的,他一直強調,他不需要世界一流的外援,他需要的是世界一流的隊醫,以此保證球隊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傷病問題。在一支球隊當中,隊醫起到的作用,雖然不為外界所知,但卻至關重要。甚至有人用「隊醫抵得上半支球隊」的說法,來突出其重要性。確實,優秀的隊醫,可以在球員身體剛剛出現不適時,就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出現非戰鬥減員。而那些水平不夠高的醫生,則有可能耽誤受傷球員的治療。

    日之泉足球俱樂部的老闆林水的吝嗇程度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衝回中甲的第一個賽季,曹禺提出要組建世界一流的醫療團隊時,林水回話道:「既然曹教練這麼說,那行,那就別引外援了,請外援的預算就留著給曹教練找隊醫了。」

    這也是衝回中甲的日之泉還是那批新兵蛋子的全華班在戰鬥的原因了。

    曹禺也不是蓋的,本來用來請外援的預算也被他充分利用,請來了國內知名的中醫骨傷科醫生杜鴻,國內著名肌肉按摩師李敏平,兩位美國外科主刀醫生保羅,張伯倫,來自香港的西醫張志豪。

    這五位組成了號稱中國最豪華的醫療團隊,這也是曹禺最滿意的地方。

    同樣的,醫療室裡那些10多年的老古董也被曹禺一次性換了,換的時候曹禺撇著嘴說道:「既然老闆那麼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總得做全面嘛。」

    現在的日之泉治療室裡的設備是按照阿賈克斯的醫療室照搬的,儘管算不上歐洲一流,但是在亞洲絕對是一流的。這筆支出也讓日之泉的老闆林水心裡直滴血。

    曹禺這一做法也震驚了整個中國足壇,從來沒有哪支隊伍是把大部分錢花在請隊醫上的,甚至是為了請隊醫而沒有引進哪怕一名外援。

    ……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