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景色宜人

正文 第1章 絲綢舊事 文 / 樓蘭百姓

    名冠神州的絲綢之路,以漢唐的兩京長安、洛陽為起點,最早由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西漢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

    而今,這絲綢古道的甘肅省境內的一段,仍然保持著其神秘的面紗,從赤金峽到疏勒河,這段融合著現代氣息的村莊和小鎮,都靜謐的等待外來人的開發,這裡沒有都市的繁華,卻融合著現代工業的氣息,讓人感到神秘而又熟悉,親切又模糊。

    星星峽就在絲綢古道中間,這裡傳說是一個大峽谷,古代駝商在這兒露宿,只能看見天上的星星,故而得名。星星峽旁邊就是十里鋪,據說以前商隊往來時,在星星峽露宿習以為常,有當地居民在開闊地段開始修了客棧,後來這帶客棧相連,雖然客棧只是簡易的遮風避雨的所在,但床位連綿十餘里,故得名十里鋪。現在的星星峽,已經沒有什麼峽谷,一片瓦青色的戈壁,中間通著一條312國道。這十里鋪也沒有什麼客棧,有的只是幾家汽車修理鋪,與一個風電樞紐中心相連。十里鋪不遠,有一道乾涸的河床,河那邊是黃色,這黃色的河岸不是北方的黃土地,更多的像黃沙,可又比黃沙密實,還可以生長植物。過了這個乾涸的河床,往北望去,隱隱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那裡有一個村莊,叫做柳河鄉。這裡的居民全部是從河東遷移過來的。他們有本省土著居民,也有外地遷居來的,更多的是從河南,四川等地去新疆淘金者流落到此,漸漸的安家落戶,開枝散葉,留下一片家業。在他們來這裡之前,全是黃沙覆蓋著這裡。後來有人發現在這黃沙裡可以種植莊稼,尤其西瓜和哈密瓜,其口感和產量都能勝過瓜州的產品。慢慢的有人在這裡開荒,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安家落戶,

    ,看書^網(』武俠?聖地莫高窟,形成了鳴沙山和月牙泉,然後途徑安西,到了星星峽之後,直接將這裡峽谷變為戈壁,掩埋了這個村莊。

    這是九月的一天,柳河鄉的人們起的特別早,即將立秋,地裡的各種瓜急需下秧,送到酒泉等地,然後運往全國,過了立秋,西瓜基本就賣不了了,但這裡產的哈密瓜,會源源不斷的送往蘭州等地,甘肅名特產哈密瓜和牛肉麵,其實都是外來的產物,最早應該是源自新疆,但甘肅人民將其發揚光大,成了甘肅特產。這也不怪甘肅人,因為新疆通往全國的必經之路就是甘肅。有新疆人這樣形容,從新疆的烏魯木齊坐火車去上海,在新疆境內走半天,在甘肅省內走一整天,然後就是幾個小時經過一個省,甘肅省這段,沿途茫茫戈壁,死氣沉沉,坐車都讓人抓狂。新疆的貨物要不出口,就要從甘肅運往全國,甘肅出售新疆地方特產就顯得比較正常,有好事之人誤以為這是甘肅特產,便以訛傳訛,最後新疆的特產成了甘肅特產,這也就不奇怪了。柳河鄉人民現在地裡的農產品主要是哈密瓜,有金蒂(瓜身金黃,連瓜蒂都是黃色的)、銀蒂、白蘭瓜、黃河蜜……這些個大瓤豐的瓜,在沒有碰撞和摔傷的情況下,可以一直放到春節不壞,而且散發出的瓜香會一直充盈整個屋子。或許是因為這裡的日照時間長吧,這些瓜甜的發膩,吸收不好的人吃上之後極容易上火。但很少有人能拒絕這種瓜的誘惑,他實在是比其他地方的產品好太多了。

    柳河中學,位於312國道邊,是附近六鄉的唯一一所中學。學校規模不大,設施一般。當地居民並非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和其他一些地方比較起來,當地居民對國家政策還是比較容易接受,在80年代初就能信守只生兩個孩子的政策,以至於此時初中的人數不是很多,平均一個年級不足200人。谷正就在這個學校學習,今年初三。谷正的家就在柳河鄉,家裡是地道的瓜農,一家三口,靠著種瓜維持生計。由於母親身體不是很好,大多家務都落在父親身上,別人家可以將自家產的農作物用農用車拉著到附近的鎮子上去賣,而谷正家只能賣給來村子裡批發農作物的小商販,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掙更多的錢。還好谷正比較爭氣,學習成績從小學到初中都很好,尤其進入初三前,竟然考了全年級第三。按照這個趨勢,谷正可以考進市一中。柳河中學每年能夠進入市一中學習的學生也就是5-6人,谷正的這個成績使他的父親谷鄉成非常高興,幹活的時候都不覺得累。

    谷正從小生長在農村,連最近的鎮子也就去過2次,還是春節前夕全家去辦年貨的時候去的,所以他的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對未來卻很迷茫,但看著父母辛勞的工作,暗暗發誓以後不再務農,但是能走多遠,他自己也不知道,更沒有方向,他的眼下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也不多想,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想……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