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罪惡春秋

正文 第46章 公上唱戲 文 / 顏公上

    公上雙手住胸前一攤,頭一偏,表示不唱了。

    眾人失望地看著公上。

    公上在黑板下面東看西看,撿了一小砣粉筆,在黑板上流利地寫上「偉人思想學習班」,寫好後他回頭正想講話,看見魏清作到門口來了。他沒有給眾人任何提示,把報紙打開,假裝看完了放在「講台」上,很自然地回到座位上。

    公上坐在前面的位置,眾人不知道魏清作回來,李紅民說:「公上娃兒的京劇唱得好,字又寫得好,又會說,比魏清作強到哪裡去了。」

    秦家才說:「魏清作算個球,不好得成分生得好,會拍馬屁……」這時魏清作已走到他那張桌子的中間,一雙含血的眼睛恨著秦家才。

    秦家才側了一下身,看見魏清作聽到了他說的話,加上魏清作一雙眼睛氣呼呼地恨著他,他乾脆坐著不動。

    魏清作幾次做出想發作的樣子,都強制壓了下來。但還是很生氣:「我是成分生得好,怎麼?你不服氣,不滿呀?你算個啥東西?你服不服都算個球!」

    他心情極不好:「今天散會了。大家回去想一想自己的問題,明天好做檢查。」

    秦家才自知理虧,加上魏清作說話並不是很過分,便知趣地走了。

    魏清作今天兩次被秦家才弄得下不了台,心情非常不愉快,他見公上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也順路,便趕上公上。

    公上見他在後面來趕上他,也側身站著等他。

    魏清作並肩和公上走著:「你怎麼和李之黑搞僵了,他怎麼喊你來辦學習班?」

    公上和魏清作也算是好朋友,兩人上、下小隊,小時候兩人還在一起玩過,性情上還算比較投緣。

    公上歎氣道:「唉,他要跟我過不去,我有啥辦法?我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會討他喜歡,所以他惱火。他不把我弄倒弄臭,他覺得不安逸。真正表現不好的,他不敢惹,他覺得能把我吃乾,所以就把我弄起來辦學習班了。」

    魏著清也歎了口氣:「唉,這個社會有時候有些事情真說不清。」他為了避嫌,便給公上說:「我有點急事,我先走。」

    公上知道他怕人看見說嫌話,說他政治不堅定,影響他的前途,便隨他去,一個人慢慢地走回家。

    第三天上午,公上一到學習班,班上的「同學」便要公上唱京劇。此時魏清作還沒來,公上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張口就唱了一段《沙家濱》裡郭建光唱的「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公上唱歌是由感而發,所以他唱得又認真,又投入,又好聽。

    聽他唱的人也很受感染。

    他唱到「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威然屹立如蒼茫,八百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辟雷也難轟。那青松,心如鐵,志如鋼,十八個傷病員,好像那十八棵青松。」

    公上和「同學們」都認為在唱他們自己。等公上唱完,大家使勁地長時間地鼓掌。

    剛唱完不久,魏清作來了,大家坐好位置。

    魏清作今天心情好像是比較好,相當客氣地說:「大家都曉得,吃了主人的飯,就要做給主人看,今天上午的檢查和保證就一齊進行。人無完人,哪個沒有錯。你們就針對平常工作和勞動中出現的毛病,隨便說一說,並說一句今後改正的話就行了,你們就算過關,我也算交差,怎麼樣?」

    除公上未表態外,其他人都說:「要得、要得」。

    李紅民首先說:「我呢平常出工愛梭點邊邊,今後不梭邊邊就是了。」

    張元富說:「我就是有點偷懶,今後出工積極點就是了。」

    秦家才說:「我就是看不慣的事情愛說,今後不開腔就是了。」

    每個人都找了點不痛不癢的事情說了一下,只有公上還沒有表態。

    魏清作看著公上說:「公上還是要表個態才行。」

    公上見不說不行,便說:「通過兩天學)?看『書網小說.出頭。」

    他歎息道,「唉,爸雖然戴上了壞分子帽子,但壞分子聽起來難聽,要比地富分子好得多,加上他們那裡好像政治鬥爭沒有我們這裡濃,好像根本沒有開什麼鬥爭大會,你都二十歲了,到那裡去早點安家。而且那裡的生活條件確實比這裡好一萬倍。」

    公上看著顏碧玉:「在家呆著,沒什麼出路。條件好的人,不敢娶你,怕影響他們的前程。一般的人,他又不配。我在想,你乾脆到西昌去,你認為怎麼樣?」

    公上心頭的這塊心結已經結了很久了,他雖然天真活潑,但從小喪母喪父,已經早熟。平常姐弟倆從沒說過正經事,他非常清楚當地風俗。姑娘家二十歲前未出嫁,便是老姑娘了,人們便要說三道四,說東道西。

    顏碧玉長得天生麗質,美若天仙,城裡人說她是山溝溝裡面的一支金鳳凰,不是她嫁不嫁得出去的問題,而是因為家鄉的人,沒有一個合適。而城裡吃國家糧,當工人的小伙子很喜歡她,但不喜歡她的成分、戶口和農村糧。總之,東不成,西不就,所以一直沒有對象。

    農村人少見多怪,孤陋寡聞,成天沒事,特別是那些長舌婦,無是生非,東家長,西家短,一點沒有口德。凡是人家最傷心的地方,便是她越說越痛快的地方。公上想到這些,心裡便著急,他趁顏碧玉安慰他的時候,便把他的想法提了出來給商量。

    顏碧玉說:「我也想了很久,我也想去西昌,但想到丟下你一個人在家裡,我又不願意,乾脆我寫封信給爸,叫他把我們兩個的戶口一起辦過去……」

    「我肯定是不去的。我再苦再累,我都要留在這裡。我就不信我這一輩子就只是這個樣子。諸葛亮二十七歲才得時,姜子牙八十多歲才走運。我去一是爸不喜歡我,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想要抱養我,只不過當時大爺提出來,他不好拒絕。」

    公上忙測著面:「二是我這樣去,一樣的抬不起頭,說我是為了富貴而去投靠人家,顯得沒骨氣,給人說閒話,難聽。三是時間長了,我的脾氣不好,受不得半點氣,肯定搞不攏,去了搞不攏,還不如不去。」

    公上低下頭:「四是不知怎麼搞的,我也說不清楚,那個地方再好,我從來就沒有想去過,我始終認為我這輩子不該是當農民就當一輩子的。再說李之黑把我當眼中釘,他逼死大爺,我不能讓他這麼輕輕鬆鬆地放下心了,我要讓他想到我就非常難受我才甘心。」

    顏碧玉見他說得入情入理,不便多說:「總之,留你一個人這麼小在家,我不放心。」

    公上說:「有什麼不放心的,你早晚都是要走的。再說我已經十八歲了,凡是人能做的,我都能做。天無絕人之路,我就不相信我這輩子出不了頭。你放心走你的。再說,你也可以經常回來,我也可以經常過去,又不是不見面了。有啥捨不得的,這是形勢所逼嘛。」

    顏碧玉說:「我再考慮一下。」

    姐弟倆吃完飯,下午又各自去出工了。

    顏品文死後,大哥顏中才便自然成了當家人。常言道:「長哥當父,長嫂當母」。顏中才雖然在石嶺安的家,但弟兄姊妹的事都要他來作主。

    顏中才認為:既然顏文金想抱養公上兩姊妹過去當兒女,怎麼連父親死了都不隨同兩姐弟一起回來。不管咋說,同是一個祖宗,堂兄死了都不回來,顯得不仁不義。

    他還認為:想抱養兩姊妹過去,父母死後又不回來商量,顯得心不誠,去了沒意思。現在就這樣高高在上,去了後怎麼過日子?所以顏中才便暫時不同意兩姐弟過去,要等顏文金有個說法再說。

    很久以前,顏碧玉把大哥的意思寫信去給顏文金說了,顏文金給顏碧玉回信稱:「魯華:來信收悉,當時你父親死得突然,我確實考慮不周全,沒隨同回來弔喪,深表欠意。關於你們來不來西昌的問題,不應該把這事扯進去,因事關你們的前程,我是希望你能來。」

    信中還說:「公上非池中之物,不是我不要他來,而是他根本就不想來,不信你可以問他。如果你想來,請及時回信。」

    吃過晚飯,公上上床睡覺,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老是在想一個問題:三姐去西昌是必然的,肯定的,也是正確的。她走了我怎麼辦?我一個人孤孤單單,冷冷清清,出工、煮飯、睡覺,和誰說話,每個哥嫂有自己的家,他們自顧不暇,有誰來理我。

    他又想到:萬一我生病,起不了床,死在床上,三天、五天沒有人來過問,外加李之黑要整我害我,怎麼辦?

    他想著想著,心裡很悲切。想到自己無父無母,沒人疼愛。父親死後,與三姐相依為命,誰知三姐又要走了。他想到自己的命這麼苦,沒有過上一天幸福、開心的日子,淚水順著眼角流下來,流在枕頭上。

    顏碧玉經再三考慮後,因和大哥聯繫不便,她便自己作主,給顏文金去信說她決定去西昌。三個月後,顏文金在西昌寄來了落地證。

    顏碧玉找李之黑辦遷移,李之黑沒有刁難。按他的理論,遷走一個人,便少一個人參加分配,所以他爽快地同意遷移。

    臨走前,顏碧玉把好朋友楊銀菊、張素容請到家裡來耍了幾天。

    這幾天,公上顯得很高興,其實他天天晚上都在流淚。離別的那天早上,顏碧玉淚水漣漣,有一肚子話想說又說不出口。

    公上知道三姐在想什麼,想說什麼。

    臨走的早上,公上強忍著淚水,顯得很平常地說:「公共汽車要到了,你別擔心我,收拾好東西在公路上去等車,你到了後寫封信回來就是了。」

    顏碧玉邊哭邊將已收拾好的東西背在背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就是幾件換洗衣服。沒有人來為她送行,連哥嫂都沒有來。

    楊銀菊、張素容陪著顏碧玉往前走,三個人都哭哭啼啼——

    不知顏碧玉走後怎樣?篇幅所限,下章交待。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