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生死秘符

正文 第040章 水下經文 文 / 爨小乙

    「那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這本是老子的《道德經》的開篇,三茅真人之意應該暗示我們了玲瓏陣的入口。無道即有道,有道即無道。剛才的懸魂梯便是有道即無道。我們現在走到這裡,雖然前面沒了去路,便是無道即有道。這裡的道原意是指自然之道,修仙之大道,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可以理解為進入玲瓏陣的道路。」

    「那怎麼找?」柯小艾望著清澈的弱水皺著眉頭,再看看弱水外側的懸崖,想著無底的峽谷,心裡又是一片眩暈。

    「這些字你是在哪看到的?」

    「就在這水裡!」

    「字符附近有沒有特異之處?」

    「字體彎曲,一波三折。字體內部有明顯的人工鑿刻痕跡,不知道用的什麼工具。還有可能是因為這弱水中含有某種元素,字體的深凹之處,有淡藍色的螢光隱隱散出,其它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

    「弱水,弱水,從我們進入陣法的開始,我們的方位便一直是左側西方的兌位。兌位五行屬火,蒲牢也屬火型。看來我們從進入陣法到剛才那道繪有蒲牢的鐵門之前,走的路是對的。來到這裡之後卻沒有發現蒲牢,而是弱水。還有地蟒和夜孫鳥交合的後代螭吻也是屬水性。綜合這些情況,我想這裡的主要原因是這玲瓏陣中的三條巨龍陰陽不平衡導致,致使陣法方位移動,導致五行錯位,這裡由原來的西方兌位變成了北方的坎位。這種變化不僅讓九轉玲瓏陣中內陣法方位改變,也導致了外圍風後八陣圖陣法流沙層的錯位。」

    「那成都高架橋下的橋樁打不進去也就有了解釋。」真禪法師淡然一句。

    「不錯,是因為這樣。看來我的推測是正確的。華夏中龍脈的護心鱗被破壞,才有了這些變化。不過我們得加緊速度了。不然這陣法持續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功力,到時候不僅中華三大龍脈不保,還有海蜃出來危害人間,到時候這華夏大地乃至全球都要遭殃,生靈塗炭了。」

    「那張道長有何辦法?」

    「我只有進了玲瓏陣中心,才能完全參透三茅真人當年的意圖和制

    看書網)。原創?要靈魂出竅般,又好像是靈魂在與某種東西爭鬥一般。

    「不行,這符咒滲透不到這陣法的全貌。」張士尹吐了口氣無力道,「原先使用這符咒只能說遇到阻力,然後我用法力驅散滲透,繼而滲透到陌生地域的角落,以此感知地形。但是這次不同,我一開始驅散符咒的時候只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吸引力,迅速將符咒的靈力吸收,我極盡全力控制也不行。所以我無法探測周圍的地形。」

    「什麼力量?能將茅山宗師的法術破壞?」柯小艾問。

    「不知道,至今為止,這是第一次失效。這種力量類似磁鐵間的吸引力。」

    「能夠吸收靈力?那為什麼不吸收人體上的靈力?」

    「具體原理我不太清楚,這種原理非我輩凡人所能理解。只能問三茅真人了,我張某學藝不精,在此連累大家了。」

    「張道長哪裡話?我們也是受人之托,此事本為國為民,無須自責,要不是你這次及時出現,我們還難以探知這高架橋下如此因果。」真禪法師微笑著,盤坐在一旁。

    「真禪法師海量!此種怪力必然蹊蹺,我想小艾的金剛杵也是如此被吸入某個地方。他本凡人,不能感知這種力量,金剛杵的丟失也不能怪他。這種怪力能夠吸引一切有靈性的物品。我們三人雖然有靈力,但是修為能夠自然抵禦。柯小艾無任何修為,所以也感知不出。假設我們三人中有一人修為在這兩者之間,勢必會因為靈力的吸引在進入這層陣法的時候自爆而死。」

    「不錯,我剛才稍微釋放一些外力,就感覺一下被吸入空氣中。按照平時,這些外力只會在我身體周圍形成一個防護層。」嘉措說。

    「要是按照這樣的推論,剛才張道長用避水符在弱水上走的時候怎麼沒有事?」柯小艾想起了剛才張士尹乘符去孤島的情景。

    「也是?這……我明白了。看來我們還是的得下水。」

    「下水?再下一次?這水深不見底,不知道多深,你剛才也說了,使用不了靈力。怎麼下?下去後又怎麼辦?」

    「我剛才感覺靈力散失的方向,只有這弱水中相對較小,而且在下面的一個方位沒有散失,相對有些阻力。我想可以從那個方位找到入口。」

    「那我們還等什麼,趕緊下去吧?」

    「真禪法師年紀已大,這趟水就不用跟著了,待我們找到入口,你再下去。雖然你修為頗高,靈氣也可以護體,但是這下水不定有什麼閃失,還是在岸上為好。」

    「是呀,還有我師父也在這裡呆著吧,倆人有個照應。我跟張道長下去,我年輕身體好,靈氣在下面沒什麼大用,況且我水性不差,不用擔心我。」

    「好吧,就這麼定了。」

    「小艾,你等等。」

    「師父,你說,咋了?」

    「萬一不合適,記得你脖子上的佛珠教我交給你的八字真言。」

    「放心,沒多大事情!」

    說完,柯小艾轉身跳入水中,在看到水中文字的地方等著張士尹。張士尹會意,也跳入水中,根據柯小艾的手勢,仔細辨認著刻在水中石壁上的文字。

    張士尹一邊摸索著石壁上的文字一邊在心裡盤算著這些字的含義,或許能發現什麼線索呢?在他看到有道即無道,無道即有道的時候,他似乎覺得這兩句話每個字的末筆畫都斜斜指著右下方,筆鋒不似隸書的折痕,反而有點小篆的書寫方法。

    難道三茅真人當年已經預測到今日有後人進來?特意留給自己的線索?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