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雪狼爭鋒

正文 第14章 爭取她 文 / 胖子看海

    梁青的父親回來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漢子,也許生活賦予了他太多的滄桑,外表顯得比實際年齡蒼老了了許多,不到五十的年紀頭髮已經大部分都白了,因此,街坊鄰里不管老少,都管他叫『老梁』。

    看到父親回來了,梁青跑上前牽住爸爸的手:「爸,您看誰來了?」

    老梁一愣,隨即伸出了自己的雙手,笑著說:「是解放軍同志,您怎麼來了,有事您通知一下就行了,幹嘛還親自跑一趟。」言語中透著淳樸。

    梁青父親的到來緩解了薛明的尷尬,趕緊伸出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一定要親自來,要和您面對面的商量一下孩子的事。」

    老梁把薛明讓道椅子上,又開始忙著給薛明倒水。這時,薛明才對上號,他就是在最後那次測試的時候替自己解圍的家長。

    「我還要先謝謝您,那天要不是您的一句話穩住了大家的情緒,我還真不好辦,沒想到,您就是梁青的父親,謝謝您。」薛明誠懇地說道。

    「您這是說哪去了,你們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好。」老梁憨厚的笑了一笑。

    此時,梁青禮貌地躲進了裡間屋,不再去打擾大人間的談話。

    「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看著梁青的背影,薛明說道。

    「是,誰的孩子誰知道,別看我們梁青很早就沒有了媽媽,但這孩子是真給我爭氣,從小到大就沒讓我費心過,有時候,我真覺得對不起孩子。」老梁聲音有些低沉。

    薛明喝了一口水,看著梁青的父親說道:「我今天來就是為了孩子的事,想和您商量,我就不繞彎子了。」薛明頓了一下,看到老梁正在認真地注視著自己,薛明接著說道:「您也知道我們為了這批孩子做了許多次的測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國家的重視程度您可想而知,之所以下如此大的力氣,是想把他們培養成今後國家的棟樑之才,放在最為重要的崗位,只是有一些涉及到國家安全的機密,我沒辦法和您說的太明,請您理解。」

    老梁很認真地聽著,不住的點頭:「有一些我們猜到了,如果說是招文藝兵,你們這就太費周折了。」

    薛明微笑著點點頭,接著說道:「可以說這是一項受到國家、軍委高度重視的項目,有可能對我軍未來的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這些集中起來的孩子要在一個很長的時間裡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老師們都是國內和部隊上的一流的專家、骨幹,他們會受到非常嚴格訓練以後才會讓他們走到社會上,到時候這些孩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這點我可以向您保證。您的孩子很有潛質,在各項評測中都名列前茅,我們的專家組對她的評價都很高,只是您就這麼一個孩子,我們不知道您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帶她走,說心裡話,我們定計劃時是不希望招收獨生子女的,一旦出了什麼危險,我們無法和孩子的家長交代,更對不起孩子。」薛明說的很真誠,也很實際。

    「他們會從事很危險

    看書網原創kanshu]梁的這幾句話逗笑了:「您還會相面呀,以後有機會我請您好好的給我看看。」

    老梁和薛明相視大笑。

    「小亦非的家就在前邊不遠,拐個彎就到了,亦非也能去太好了,這孩子很機靈,也很聰明,兩個孩子一起去正好有個伴,彼此可以互相照顧一下,要不要我帶你過去?」老梁問道。

    「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找得到,謝謝您,那我就告辭了,再次感謝您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再見。」說著,薛明向老梁揮揮手,轉身大步向沈亦非的家走去。

    老梁轉身回到屋裡,卻發現梁青正站在屋裡,清秀的臉上明顯帶著淚痕。

    「閨女,怎麼哭了?」老梁趕緊蹲下,為女兒擦去臉上的淚水。

    「您為什麼不要我了?為什麼讓我走?為什麼不問問我願意嗎?」梁青一臉委屈地哽噎著連問了三個『為什麼』。

    老梁有些發懵:「閨女,你不是喜歡解放軍嗎?又願意參加他們的活動,爸爸以為你想去他們那裡。」

    「我是喜歡,但那我也不願意離開您。」梁青抽泣著說道。

    老梁樂了:「原來是這麼回事,聽著閨女,你馬上就要長大了,爸爸又總要出門,沒辦法天天陪著你、照顧你,時間長了就把你耽誤了,爸爸希望我的閨女長大以後會是棒棒的、有出息,這些叔叔、阿姨會比爸爸更好的照顧你,再說了,以後你又不是不回來了,等你學習結束,你天天可以和爸爸在一起,怎麼樣?」

    「那我也不願意。」梁青一扭頭跑進裡屋,「彭」的一聲把門關上,

    老梁無奈的笑了笑,「傻孩子,爸爸也不願意讓你走呀,你還小呀,那能理解你爸爸的苦心呀。」自言自語的說著,老梁的眼睛有些濕潤。

    薛明在亦非的家裡還比較順利,亦非一聽要去當兵,而且梁青也去,就吵著鬧著一定要去,亦非的爸爸也覺得去當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現在社會上比較亂,他更擔心亦非會和外邊的不三不四的人接觸學壞了,因此他很痛快的就答應了,倒是亦非的媽媽不太願意,孩子才太小,剛剛七歲就要離家遠行,那個當媽的都捨不得,但卻擰不過他們也倆,只得勉強同意了。

    離開亦非的家,薛明又跑了四五家,還都比較順利。

    現在的許多人年輕人已經不大瞭解那個年代了,但許多過來人還是對那個時代記憶猶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物資供應極度匱乏,又趕上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成批的集體返城無處安置,往往是一家幾口靠搭上下鋪才能擠在一間不大的屋子裡,而且只靠一個人的工資勉強度日,許多人的工作都沒有著落,社會治安很亂,打架鬥毆現象時有發生。能夠去當兵,就相當於國家出錢替自己養了一個孩子,那真是為這些家境困難的人家解決了大問題,一方面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以後的工作也基本有了著落。因此,大多數人家都願意自己的孩子去吃糧當兵。

    忙碌了幾天,所有孩子的家庭他們都拜訪了一圈,結果很滿意,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他們又大致會總了一下,覺得那麼多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也不太方便,就決定耿志軍和嚴岳先帶一部分孩子先行,等最後這批孩子報道,薛明再和王老師帶剩下的這些孩子起程。

    此時已經是七月初了。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