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潼關兵敗 急謀南逃(2) 文 / 銥星876
4
六月的天,真是小孩臉,說變就變。
不一會,烏雲遮蓋了天空,好像有什麼惡鬼降臨似地,天色突然暗了下來,就像到了傍晚時分一樣,風也突然猛烈地刮了起來。
「哎呀!好猛烈的風啊!門窗莫被刮壞了哦!
莫不是有什麼凶神惡煞,將要降臨人間了啊?怎麼會平白無故地出現這樣的怪風啊?
難道我們小民百姓真的要遭難了嗎?」茶博士一邊神色慌張地抱怨著,一邊急急忙忙地收拾著室外的火爐,茶杯,茶壺等等茶具,並手忙腳亂地急著把門窗關好。
「哎呀,真是的!公子,差點忘了,我家的被子衣物還曬著的呢!我真是老糊塗了!淋濕了,又要被兒子,媳婦嘮嘮叨叨地埋怨呢!我告辭了!」
老人家搶著向老闆付著茶錢。
「哦!多虧你老的提醒,我也有藥材晾著呢!那些偷懶的傢伙,見我不在,不知道收沒有收呢!我們一起走吧!」崔公子沒有爭著支付茶錢,他也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要事。
兩人說完,就一前一後地衝出了茶樓,消失在了狂風中。
「稟告皇,皇上——」駐守潼關的監門將軍、宦官邊令誠,氣急敗壞地闖進了皇宮裡。他氣喘吁吁,神色張皇,滿身塵土,給皇帝帶來了令人驚慌失措,垂頭喪氣的消息。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皇上!潼關淪陷了!淪陷了!叛賊崔乾祐的大軍,如今像潮水般地湧進關內來!京師形勢,十分危急,請皇上定奪!」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二日午夜時分,潼關淪陷的噩耗,迅速地傳到了京城長安的皇宮裡。
「愛卿,你不要著急!快告訴朕詳細的情形。」
聞聽噩耗,李隆基雖然已經心膽俱裂,卻依然要努力地保持住皇帝的威嚴的氣勢。
他渾身顫抖地坐在京師長安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俗稱「金鑾寶殿」的龍椅上,心煩意亂地聽著中使邊令誠,做著潼關軍情的匯報。
一聽到監門將軍邊令誠說到「潼關淪陷」幾個字,李隆基心裡非常震驚。
李隆基衰老蒼白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沒有一絲血色。但他依然故作鎮靜,用力控制住自己那顫抖的身體,拚命地掩蓋著內心的恐慌與心虛。
他用嘶啞、蒼老的聲音,繼續向邊令誠詢問道:
[、看)書?網競技』皇帝在含元殿聽政時,還可以俯視腳下的整個長安城。
含元殿殿前有三條「龍尾道」,是從地面進入大殿的階梯。
它的整個建築,都主要是用楠木等珍貴的木材及漢白玉,花崗石等石材建成的。
龍尾道分為三層,兩旁都有青石的扶欄。
上層扶欄用的是鏤刻螭頭圖案,中下層扶欄鏤刻的是蓮花圖案,都是水的象徵物。這兩個水的象徵物是用來祛火消災,預防火患的發生的。
含元殿的前面還有翔鸞、棲鳳二閣。閣的前面有鐘樓、鼓樓。
每當朝會之時,上朝的百官,就在監察御史虎視眈眈的目光的監審下,立於鐘鼓樓下,等候進入朝堂,拜見皇帝。
朝會進行之際,監察御史和諫議大夫,則立於龍尾道上層的扶欄兩側,負責進諫和監察,彈劾。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們記錄下來,聽候朝廷有關部門的處理。
此刻,上朝的百官們早都已經散去了,只有幾個中使在皇帝身邊侍候。殿內非常的寂靜,寂靜得有些令人恐懼。
那一天的整個白天,李隆基總是覺得有些心情煩躁,有些坐臥不寧。一種不祥的預感,總是縈繞在李隆基的心裡,令他忐忑不安。
雖然貴妃已經多次派人,來說服皇上回宮休息,但李隆基依然不敢回到內宮去休息。
李隆基孤獨地一個人呆在大明宮裡,心煩意亂地批閱著朝廷的奏章,處理著棘手的軍政問題,等待著潼關前線,每天必報的平安消息。
李隆基沒有料到,他等來的,卻是潼關淪陷的噩耗,厄運已經迅速地降臨。
邊令誠滿臉冒汗,抓緊時機喘了幾口粗氣,偷偷地瞥了李隆基幾眼。
邊令誠發現,皇帝心事重重,並沒有發怒,他才大著膽子繼續講述起來:
「當初,哥舒翰上報說『賊方無備』。所以,陛下下旨奴才,督促太子先鋒元帥哥舒翰,出關迎敵。
可是,哥舒翰卻猶豫不決,喪失了十分有利的攻擊叛軍的良機。」
半身不遂的潼關守軍主帥哥舒翰,當時擔任了太子先鋒元帥,河西隴右節度使,遙兼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等諸多要職。
看見皇上依然在呆呆地沉思,邊令誠恐懼的情緒,漸漸地安定了下來。
自保的情緒,逐漸佔據了上風。邊令誠開始謀劃,竭力地推卸起,他召集作為潼關守軍的監軍這一要職,應當承擔的責任來。
邊令誠在逃歸京師途中,已經在心裡早早地打定了主意,決定把所有失敗的責任,通通往主帥哥舒翰的身上推去。
邊令誠十分清楚,現在哥舒翰已經身陷崔乾祐賊營,已經沒有任何機會與他邊令誠對質了,自己也就不用再恐懼主帥哥舒翰,尋找機會來對他邊令誠進行對質、報復的了。
「為什麼我不能,好好地利用這個機會,把我自己的過失,推個一乾而盡呢?
逃過一時算一時啊!我自己,還可以趁機洗脫干係,來個落井下石,叫哥舒翰永無翻身的機會。」
邊令誠看了看茫然沉思的皇帝,心裡更加鎮定了下來。邊令誠非常瞭解李隆基的脾性。
他輕輕地咳嗽一下,用一副赤膽忠心、義憤填膺的沉痛的語氣,繼續講了下去:
「哥舒翰仗著自己權高位重,深受太子殿下與皇上的寵信,陽奉陰違,多次違背聖上的旨意。他根本就聽不進奴才的叮嚀和建議。
皇上一定還記得,當初陛下任命哥舒翰,主持潼關守禦大局時,哥舒翰就以身體原因極力地推辭,違背陛下的聖旨,故意跟皇上做對。
最後,哥舒翰也是迫不得已,才勉強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因而奴才大膽地推測,哥舒翰一定是對皇上心懷不滿,心有怨恨,才故意不接受皇上的旨意,縱賊不擊,最終造成了潼關的困局。
等到皇上派去的使者『項背相望』,奴才多次督責以後,哥舒翰才不得不聽從皇上的旨令,開始消極地進軍。
哥舒翰心裡當然十分清楚,高仙芝、封常清兩個悖逆之臣的前車之鑒,他當然也知道,違背皇命的嚴重後果,究竟是什麼。」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