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大唐神相

正文 第十一章 路艱辛禁軍怨恨(2) 文 / 銥星876

    5

    自從六月十五日那一天,李隆基在馬嵬驛附近,與太子李亨的大隊人馬分手以後,到了晚間,大雨就開始一直下個不停。

    遍地泥濘,又滑又濕,李隆基一行人馬,渾身濕透,個個都像落湯雞。大人小孩,一路哭泣著,淒慘地惶惶前行。

    李隆基心裡十分惱怒憂鬱,著急萬分,但又無可奈何,只有聽天由命。

    六月十七日,李隆基君臣一行,經過兩天的艱苦跋涉,終於還是較為順利地抵達了岐山縣(陝西省岐山縣)。

    6

    岐山,本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岐山的歷史悠久,所在的地域,曾經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

    岐山,因境內東北部的箭括嶺雙峰對峙,山有兩歧而得名。

    岐山縣,位於富饒的關中平原的西部,現在陝西省寶雞市的境內。

    岐山縣南按秦嶺,北枕千山,中為廣闊的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

    岐山縣的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境內山、川、塬皆有。渭河、緯水河,穿境而過,形成了「兩山夾一川,兩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徵。

    俗言:「天災多**,亂世多謠言。」

    近段時間,常常是流言四起,讓人整天提心吊膽,驚魂不定。

    李隆基的皇帝車駕,剛剛走到岐山縣,正準備落駕岐山,稍作休息,補充給養,然後再行。

    突然,探子緊急來報:

    「陛下,安祿山叛賊的前鋒部隊,已經迫近了岐山,請陛下指示。」

    李隆基聞聽,大驚失色,急忙詢問:「叛賊有多少人馬?」

    探子急慌慌地答道:「大約有數千人馬。」

    那時,探子見叛軍的隊伍追來,心裡也非常恐懼,哪裡能夠弄清,究竟有多少賊兵呢!

    李隆基一行,此刻早已是驚弓之鳥。

    聞聽探子的報訊,他們來不及辨別消息的真假,一刻也不敢停留,就急急忙忙地繼續拖著疲累的身體,起駕前行。

    「寧可謹慎小心,不可稍犯過失。」這是近段時間以來,李隆基一直堅守的信條。

    李隆基根本就來不及再派人去,仔細打聽叛軍追兵的真實情形,他就匆匆忙忙地率領大眾,向南奪命狂奔。

    那些追

    看書、網言情kanshu,

    隨皇帝的達官貴人們,聞聽叛軍追來的消息,更是驚慌失措。

    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自己一旦與他們的大隊人馬脫離,沒有了禁軍將士的護衛,他們這些衣著光鮮的貴人們,就隨時可能,成為亂民或者亂軍覬覦的獵物,死無葬身之地。

    傍晚時分,李隆基的隊伍終於抵達了扶風郡(陝西省鳳翔縣)。

    隊伍實在走不動了,李隆基下旨就在扶風郡駐紮了下來。

    7

    扶風郡,據《魏書?志第七?地形二下》記載:

    扶風郡故秦內史,漢高帝二年,更名為中地郡,九年復為內史。

    武帝為右內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後改。

    就是說,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時,漢武帝開始設置右扶風,與京兆尹、左馮翊,合稱「長安三輔」,屬於西漢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之一。

    三國時,曹魏王朝,又把右扶風改為了扶風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興平東南)。

    大約相當於今天陝西麟游、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

    西晉則移治池陽(今陝西涇陽西北)。

    8

    六月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接連三天,大家冒著風雨,馬不停蹄地長途奔逃。

    尤其是護駕的禁軍將士們,更是飢渴交加,人困馬乏,疲累至極。

    先前,御史中丞韋諤,曾經與禁軍將士們商議說,大軍抵達扶風郡以後,就立即去補充糧食給養。

    但當大家滿懷希望地逃到扶風郡,大家卻絕望地發現,扶風郡幾乎是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

    扶風郡的官吏和百姓,也大多已經逃離,只留下了一座空城。

    9

    十七日晚上,軍中怨憤再起,軍心再度動搖。

    疲憊飢餓的禁軍將士,怒不可遏,忍不住詛咒起來:

    「什麼狗屁皇帝,自己造下的罪孽,卻要我們來承受!我們好些日子,都沒有吃上一頓飽飯了,穿上一件干衣了,叫我們如何有力氣賣命呢?」

    言談之間,抨擊,甚至詛咒皇帝的話語,都從將士們的嘴裡脫口而出。

    禁軍將領們聽見,也是充耳不聞,不敢大聲地制止。

    禁軍將領們也知道,眾怒難犯,得罪了禁軍士卒,激起兵變,最後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同歸於盡。

    十五日那天,太子李亨一行,率領禁軍的大隊人馬與父皇告別。

    在馬嵬驛分手時,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對皇帝父子發誓說:「臣哪怕粉身碎骨,也一定會忠誠地護衛陛下,順利到達西蜀。」

    太子李亨非常感激,一直叮囑陳玄禮道:「大將軍,旅途崎嶇,叛賊猖狂,一定要小心從事。」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慨然應諾道:

    「殿下放心。臣哪怕以身殉職,也要報答陛下的鴻恩。」

    所以,從馬嵬驛分手以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就開始孤身一人,指揮著剩下的一千左右的禁軍將士,負責著大隊人馬的安全。

    深得軍心,德高望重的陳玄禮,這時也陷入了十分尷尬窘迫的境地。

    面對彈盡糧絕的窘迫處境,久經風雨的陳玄禮,也幾乎無法完全地說服、控制這一千多禁衛軍將士了。

    聽到將士們的怨言之後,陳玄禮也一籌莫展,只得垂頭喪氣地前去,向李隆基匯報禁軍的情形:

    「稟告陛下,情勢不妙啊!軍中糧草皆無,又沒有金錢賞賜,禁軍的軍心,已經接近渙散了,必須盡快想法,安慰他們啊!

    不知陛下,可有什麼指示?」

    足智多謀的陳玄禮,也開始向李隆基出著難題。

    李隆基聽到陳玄禮的匯報以後,心裡越發憂慮和著急起來。

    他茫然四顧,素手無策,只得吩咐道:

    「愛卿啊,此時朕,也是無計可施了!朕的手中,此時既沒有糧草輜重,可以解決身邊這兩千左右人眾的日常生活所需,又沒有金銀財寶,可以用於對將士們的賞賜啊!

    朕知道這件事的嚴峻,正在想方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愛卿啊,將士們一向聽從你的指揮,請你繼續回到軍營中去,盡力替朕說服和彈壓住禁軍將士吧!

    朕會盡快想法解決的!」

    看著李隆基愁眉苦臉,衰老淒苦的樣子,陳玄禮一陣難過,不禁對皇上心生了幾分同情。

    「陛下放心,臣會想辦法的。」陳玄禮無精打采地離開李隆基,前去安撫部下。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