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七殺蛇蠍

正文 第十一章 再斷前緣 文 / 曾文嬰

    見老爺爺如此莫名其妙的看著自己,二娃子有點不好意思,打斷道:「爺爺,我是葫蘆裡的二娃子。」老爺子聽到這才如夢方醒。

    「實在太像,看來大聖爺顯靈果真是賜了佛門仙緣的,沒承想又讓老身見得一位絕代英雄。」老爺子忙使仙法,驅走二娃子週身籐蔓,憑空取來一件漢白玉花袍子披袈身上,胸配一甲玉胄。兩袖印花水美,頭戴冠菱如鈺,手執一柄桃木扇,打開有詩作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察得世間玄機,腦聰心慧知人觀色入朝拜為神相,橫批——傲來國師。翩翩公子,好不瀟灑。

    二娃子看著老爺子給他披點的一身衣物,若有所思,仿若記起了前世今生、緣起緣落,腦海中浮現了一幕幕回憶的片段。突然腦海中這些回憶的畫面全部消散,只出現祖師爺爺齊天大聖、身披戰佛袈裟的身影,氣勢恢宏,諄諄教導幾個娃娃們。

    「爾等今日緣分,投胎重返陽間,領了我七樣本領,又可以在我當年歷練的地方鍛身煉法,進修研習,必將開發習得諸多新的仙法神術。今吾以夜空十四顆主星中,個性最強的『七殺』為爾等命名,意為誅滅世間作孽妖魔。南斗第六星的空缺現由爾等填補,莫忘了汝等宿命,誅滅妖魔,成為俺老孫的七殺將星!」悟空雙手合適,鄭重說道……

    這個畫面同樣被正在戰鬥中的上官白回想了起來,聖佛祖師爺的囑托擲地有聲,不停迴響耳邊。此時雙頭魔龍和巨靈神的戰鬥已經僵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魔龍被斬斷了一幅巨翅和一隻手臂,只剩三隻鋼爪在揮舞戰鬥。上官白驅動巨靈王神,揮動遮雲蔽日的宣花板斧,繼續酣戰。

    已經身疲力竭的上官白,儼然已進入到半昏迷狀態,僅憑身體自然條件反射在本能應戰,但威勢卻更加驚人。突然被腦中這幅畫面驚醒,祖師爺說的七殺星名號在腦中無盡迴響,猝然醒來,大聲吆喝道:「唔!吾乃誅妖煞星——七殺的上官白!看我神之力!」

    說話間,將巨斧揮動飛殺出去,雙手合十再凝煉山地間真氣:仙法——盤古之力!

    只見天地間風起雲湧,各路自然能量迅速流入巨靈神的氣渦中心。

    此招用盡了上官白最後的真氣和力量,一掌如來大佛的神掌仿若揮動在天地之間!大峽谷被籠上了巨大的陰影。

    妖龍低頭躲過了飛來宣化板斧,抬頭惡狠狠的盯著上空仙掌。如此規模宏大的仙法,讓魔龍也被那強大的氣壓震得瑟瑟發抖,驚問道:「什麼?這難道就是當年一掌收服齊天大聖的如來大世神掌?」旁邊另一個醜陋的龍頭回道:「不可能,這個還不能跟那個規模相比。」說罷,雙龍妖嘴張開,吐出一團高密度凝聚的黑沙。

    雙龍戲珠,黑沙迅速形成一顆巨大的黑球,高速旋轉。魔龍張開四臂兩兩配合畫訣,凝聚妖氣,施展最強妖法——日蝕風暴!

    天地間頓時被黑風掩蓋,狂沙亂作,黑色的沙塵捲起巨石、樹木和河水,巨大的黑色風暴如同要刮走天空日月般嘯叫,劇烈的虐殺著空氣和天空的夜雲。神掌接觸黑色風暴的瞬間,便被『日蝕』催成千瘡百孔,破敗不堪。但雙龍也無從逃避,結結實實的捱下了那巨大一掌,被氣壓和雲層衝擊震盪,最後壓在大巖山山脈腳下。

    仙法用盡後,巨靈神鬥氣開始消散,上官白掉落在一處碎石堆裡,徹底昏迷過去……

    二娃子站在百里開外,卻看得真切,欲圖趕過去救住大哥,卻見碎石堆裡突然躥出了一柄黑色的尾鐮,詭異的將上官白的游龍披風鉤住,叼進了碎石堆裡。二娃子立即使仙法——千里神目:窺透!

    看到亂石堆下面一隻恐怖至極的巨大毛蠍子,鉤住上官白正往地下縫隙中穿梭逃離。大喊道:「不好,爺爺!我們晚了一步,大哥被妖精抓走了!」

    老爺子看不到那麼遠,心急如焚,問道:「怎麼會,白兒那麼厲害,我分明看到妖龍被巨大的天掌壓制,打入了地下裂縫!」

    「大哥不是被那沙漠雙頭龍捉走的,是那只蠍子精

    』看書網

    蛇精恢復了雙目視力,先施法——水晶封印,將上官白凍在了水晶石裡。

    「大王有所不知,這漠北遊俠轉世,法力更比前世狂勇,如若不是妾身放出這魔頭雙子龍,吾怕今日是見不到夫君,你我的洞府和家當,恐都要被砸個稀巴爛了!」蛇精一邊哭一邊解釋道,怕天蠍怪罪她私自放出九妖王之一的沙地雙頭龍。

    「哦!這轉世子有這等本領,真是為難夫人了。現如今好在兩敗俱傷,夫人坐山觀虎鬥,果然神機妙算。不過這雙子魔龍的封印,只有強大的佛家法術能夠結術式,你我如今恐再無法子將它禁錮。為今之計,只有趁它還沒恢復妖力,」

    天蠍由巨蟲化為人形,用手比劃了一下切脖子,說道,「誅殺之。」

    那蛇精也點頭。

    「但這上官白轉世,夫人有何發落?」

    「恕臣妾貪戀多事,你我今日法力和護身法寶,勢單力薄,恐難敵天上那些個要命催魂的戰神。為留後手以備不時之需,有機會就要囤積世間玄靈法寶,一件不可放過。老君的法寶神葫蘆,我等當抓回這上官白,全力探尋神葫蘆化人之奧秘。」說罷,蛇妖湊近了天蠍怪臉龐耳語:「我聽聞老君法寶當年也曾收押過不少天神,其間不乏哪吒三太子、齊天大聖孫悟空和八仙這樣的大羅神仙。」

    「哦?真有此事?」蠍子怪聽得眼睛睜大,吃驚不已!

    「民間傳聞而已,無法探知真假。不過當年聽聞鰲蝦怪從龍宮得知,老君跟蓮花童子和八仙過海,確有過不合。至於那美猴王,更是有過交惡。太上老君的法寶,之所以玄妙至極,便是因為它還能威懾諸多天神天將,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力量。」蛇精說道。

    「哦!如若果真如此,老君的玄葫蘆我們必須志在必得,可保我們不畏天神!」天蠍看著封在冰魄水晶中的上官白,說道:「不過神葫蘆籽居然結了新葫蘆果,又化成了人形,那說明上官白就是神葫蘆籽的化身?」

    蛇妖直皺眉頭,表示疑問:「這個不一定,還是先帶回去再細細研究。大王先想辦法誅滅這沙漠地龍和伏地魔王的雙頭怪。」

    天蠍瞇眼冥思,誅殺妖龍並封印其惡靈魂魄的最好方法,只有將其永久埋在東海海底的萬噸淤泥之中,任其腐朽,泡爛,化泥。

    「聽聞海底最深之處的裂縫中,有沉積萬年的淤泥,是埋葬三界生靈和天地晦氣的死亡泥沼。而今只有那裡可以將妖龍壓碎,碾成骨灰,在它法力恢復之前。」天蠍對蛇精說道:「你用法寶召喚術,將東海最深處的萬年淤泥搬運過來,填平這個谷底裂縫吧!」

    蛇精雙眼放光,「還是大王見多識廣!」遂使手中法寶通靈,單手撐地,玄光水晶在地面投射出了一個巨大的圓弧,弧內儘是咒語術式。頓時地面出現了一面巨大的鏡子。

    「搬運召喚術——死海泥沼潭!」只見蛇精大喝一聲,大股腐臭的淤泥從巨大的鏡子中噴湧而出,猶如黑山噴泉,疊起幾十丈高,咕嚕咕嚕往下翻滾無數污泥,鹹死臭味直熏天。

    蠍子怪拎起封在水晶中的上官白,跟蛇精一起跳上崖壁的巨石躲避,只見巨大的峽谷裂縫裡,不一會被填成了一處深潭。淤泥繼續往外吞沒,幾乎要淹沒雙子魔龍的頭部時,夾縫上面的斷崖岩石上怪石崩落。

    只見夾縫上面兩邊的巖壁上,各穿出了五根真氣形成的手指。手掌在夾縫中合十,迅速畫訣:仙法——力王神掌!

    雙掌將夾縫撐開,裂縫繼續擴大,雙子魔龍被震裂的巖壁鬆開了夾擊力,開始恢復身形。

    蛇精和天蠍迅速回頭,大喊:「不好,上官白醒了!」

    正欲阻止間,一掌游龍掌從封印水晶的後面擊出,將水晶石震個粉碎。天蠍和蛇妖迅速閉上眼睛,躲避碎裂的水晶片。

    「想不到這傢伙還是如此耐打,剛經歷過驚天一戰,只歇息這麼一會兒,竟又能作戰,續真氣的速度當真是快啊!」天蠍歎道。蛇精跳開在天蠍背後的斷石上,提醒道:「大王小心,這遊俠當年就是善持久戰,耐力驚人,真氣恢復奇快。好猛烈攻勢,只因其真氣輸送猶如排山倒海,延綿不絕!」

    「不應該,即便是阿修羅轉世,也不可能有如此力量!」天蠍怪吼,施妖法——毛針千本!只見蠍子怪渾身的毛刺瞬間化為鋼針,齊齊射出,將上官白瞬間紮成一個血人,掉落在一處斷崖上。

    天蠍和蛇妖齊齊看去,無不驚訝!上官白居然自始至終就沒睜開眼睛,壓根沒有醒來。從剛才起所運真氣和救下沙漠地龍,皆為意識昏迷間所為。那雙頭魔龍也瞪大眼睛吃驚的看著,簡直無法想像那個血人,昏迷之際還不忘救下自己,現如此悲慘的掉落在自己身旁。

    雙頭魔龍迅速化為人形,接住渾身扎刺的上官白。天蠍見魔龍恢復了人形,開始忌憚,雙手搭在蛇妖背後,傳輸妖力。蛇妖頓感手握無上法力,內勁洶湧澎湃,丹田動如脫兔。立即加持妖法——死海泥沼!

    龐大的污泥流如火山爆發般,瞬間填平了整個峽谷谷底。魔龍和上官白被泥流瞬間吞沒,埋入深處,巨大的死潭蓋住了整個谷底。但上官白依舊沒有死心,運完了最後一縷真氣,使仙法「巨人之爪」將雙子龍——干將和莫邪送出了死海泥沼。

    巨大的衝擊力激震起污泥千層高,雙子龍被射入空中。干將莫邪無不驚訝。「什麼?為何!?」

    那青面魔頭大喊道:「難道你死都要讓我欠你一條命,再悔你一世麼?」

    背後那褶皺臉紋的鬼頭亦大喊道:「上官白,你究竟為何?為何一度再度的要救我們!」

    深潭的泥沼中傳來一股悶聲,回道:「因為我答應過要給你們一個了斷。現在,我們的恩怨可以做個了結了,快回到你們該去的地方吧!一切恩怨情仇,由我來背負……」話畢,真氣徹底消散,再絲毫感覺不到上官白的微弱氣息。

    天蠍和蛇精在斷崖上觀望,看到魔龍仍舊逃脫了,大感不妙,正欲再使妖法將還未恢復的雙頭怪擊入深淵,卻見天空一道白光直射下來,照亮整個峽谷谷底,光線刺得蠍子怪和蛇妖根本抬不起頭。

    「不好,是哪位神仙的御光術!?」天蠍和蛇妖正驚奇道。魔龍也藉機瞬間化為一灘流沙,滲進了崖壁的石峰中,逃離了峽谷。

    這時,從那耀眼的光柱中走出來一個人影,白袍玉甲,手握折扇,頭戴玉珮,瀟灑靈便。天蠍和蛇妖見了那小哥,皆驚呼:「公孫楚!?居然是你……?!!」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