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儒間道

正文 第1章 漸暖入心 文 / 冬綿

    嘉靖四十五年冬,三皇子朱載垕繼位,南京六部均為新皇登基而忙碌,禮部右侍郎仲帆府卻傳來陣陣吼叫,聲音劃破寂靜的黑夜……

    正書寫奏折的仲帆只感到一陣頭痛,就被一道耀眼白光閃的頭昏腦漲,重新睜開眼,仲帆只感覺口乾舌燥,不禁抬手向左方摸去,恩師贈予的釉裡紅碗有著質厚難冷,潔白如玉的美譽,尤其是皇上賜予的精品,更是珍貴異常,即便小有身家的仲帆可以將尋常商舖出售的釉裡紅碗買上一籮筐,但碗底刻有龍陽二字的茶盞卻只有這一份,仲帆卻對這套茶具的喜愛程度頗高,年幼喪親的他無法在龍陽先生這位嚴師面前表達仰慕之情,所以對除書畫筆墨之外唯一的一件小禮物特別在意。

    不料伸手一抓,卻摸了個空,仲帆晃了晃腦袋,將腦中最後一絲刺痛甩開,眼前景象令他大吃一驚,明明自己坐在書房書寫奏折,為何面前擺放的不是將呈上御前的文書,而是整齊劃一的尺餘白紙,看模樣有些像還沒題字的對聯,四下觀望一番,仲帆的瞳孔快速放大,久久沒有緩過神來。

    北境左元府據守南北相交天險,民間有這麼一句話廣為流傳「亂世之安,決於左元」只要左元不破,東西兩線諸多小府小縣即便多受韓遂騎兵騷擾,也不會從根本上動搖蒼邡邊境戰局。

    說起蒼邡與韓遂戰爭的起源,就算那些老一輩,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也說不清楚,雙方你來我往打了有幾百年,蒼邡打不過去,看似土地貧瘠,靈智不清的蠻子韓遂人也打不進來,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幾百年的戰爭已使兩國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但今年邊境戰局明顯與以往有所不同,蒼邡太辛歷一十七年,太辛帝連發三道聖旨鎖邊禁商,不允許任何蒼邡人帶有半粒米糧軍械進入韓遂,此舉猶如在韓遂人滾燙的身軀上澆了一層熱油,令其怒不可竭,原因非常簡單,北鏡韓遂國今年冬季了遭遇百年來罕見雪災,受災州府據說已蔓延半個韓遂地圖,迫

    看』!*書網同人kanshu!蒼邡各地不僅未覺驚慌,反而有些逐鹿天下的渴望。

    東境滄平府因前線戰事吃緊而加大馬力輸送兵甲弓弩,全城只要能使上力氣的壯漢都被徵入軍器監,每日管兩頓白面饅頭,還能得三十文工錢,這對那些已經習慣頂了天十五文工錢的民夫而言,今年冬天雖然有些淒冷,但只要有錢賺,就能過上好年。

    老人拿著細針在白髮上捻了捻,瞇著眼睛將針穿入布料,衣裳的布料並不好,老人卻捨不得染上絲毫灰塵,將厚衫整齊疊放在雙腿上,每縫到一處就重新展開疊上一次,週而復始不僅沒有絲毫倦意,反而眼角隱約露出一絲仲帆只在恩師眼中『看到』過的暖意。

    足足愣了一盞茶的時間,直到雙手凍得發青,仲帆才回過神來,抬起冷冰冰的雙手在臉上使勁的搓了搓,既然不是夢,那自己又在哪裡呢?

    缺了一隻腿的木桌上有一隻古色古香的青花茶杯,杯中孤零零的飄著兩片『綠葉』,不仔細看還真難將它與茶葉對上號,將臉湊過去,仲帆更是感覺不可思議,透過那早已冷卻的清水,仲帆看到了一張熟悉又陌生的臉龐,嘴唇邊還未長出鬍鬚的青色絨毛,清澈見底的眼眸,筆挺的鼻樑,猛一看,面前這位落魄的翩翩少年不正是自己十六七歲時的翻版?可自己明明過了弱冠之齡,而且,這又是哪裡?

    這是一間兩丈長,一丈寬的小屋,厚厚的泥土中隱約可以看到一簇簇早已灰白的雜草,整間房沒有絲毫裝飾,一張床,一張桌,外加一架木箱,已經將屋內的空間壓縮到極致。

    窗外大雪飄零,恰似仲帆的心緒,剪不斷,理還亂。

    敲門聲響起,仲帆迷茫的看著走進屋內的老人,呆立半天竟不知說什麼好。

    「帆兒餓不餓?小妮他爹送來兩斤豬肉,娘晚上給你包餃子,咱也過一個像樣的大年。」老人穿著一身滿是補丁的棉襖,北風從窗縫呼嘯而過,揚起老人額角的髮絲,油燈依舊散發著朦朧微光,仲帆清晰的看到,年邁婦人的頭髮如雪一般白。

    太辛歷一十七年冬,仲帆將年份牢記心頭,這裡不是大明朝,也不是仲帆所知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就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身體不知去處,靈魂卻來到了這片陌生的土地,這裡沒有恩師,沒有嘉靖帝,沒有他相熟的面孔。但仲帆卻多了一位娘親,多了一份熟悉而陌生的暖意。

    自佛教進入中原,『轉世說』很快就在民間流傳,沒人見過佛,但這也不妨礙無知信徒對轉世說的癡迷,傳聞,修成活佛的虔誠弟子能夠以三種方式高登極樂,靈魂,轉世,輪迴,即便是山野村夫,也有轉世輪迴的可能。要知道公元1500年的明朝雖有西洋傳教士身影出現,但社會整體還是以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在交替,在沒有任何精神寄托與業餘活動的情況下,佛教很快就在人群聚集的土地上站穩腳跟也是情理之中。

    整整兩天足不出戶,仲帆逐漸接受了現實,最初見到的老人不過知天命,就因貧困潦倒的生活滿頭白髮,萬幸那死去多年的賭鬼老爹遺留下的欠款已經還清,老人相信,挨過這兩年,待仲帆考上秀才,就可改變這一切。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