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崛起人生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初一街頭 文 / 十九週年

    正月初一,年意正濃。

    一大早,莫秋風就被莫秋柔搖晃著叫醒,睜著朦朧的雙眼,有些無精打采。和他相比,床邊的莫秋柔顯得神采奕奕,嘴邊掛著興奮的笑容。

    「哥哥,快起床了,你答應要陪我去市裡玩的。」

    在他們這,孩子少年流行初一早上外出踏青遊玩。而昨天晚上,莫秋風確實答應早上要陪莫秋柔去市裡遊玩。不過,因為昨晚12點過後才睡,莫秋風此時還有些嗜睡。至於和他同時睡覺的莫秋柔,倒是一反常態精神抖擻。

    「哥哥,快點啦。」

    「哦哦。」

    半躺在床頭邊,晃去睡意之後,莫秋風打了個哈哈,「我要換衣服,你先出去吧。」

    「哦,哥哥記得要快點。」

    莫秋柔應了一聲,這才出了房間,先去樓下吃早餐。而莫秋風揉了揉太陽穴後,也起床整理,洗漱過後下了樓。

    到餐廳的時候,父母和妹妹已經在就餐,後者咬著筷子,憤憤道:「哥哥,你太慢了。」

    「呃,主要是我還有點睏。」

    莫秋風無奈地笑笑,在莫秋柔身邊坐下後,歎道:「平時也沒見你這麼勤快。」

    莫秋柔美目一蹬,卻是諾諾地沒有反駁。想必她自己也知道,平時的時候,她是極為賴床的,起個床,有時候能磨蹭個十分鐘左右。

    「啊呀,哥哥你快點啦。」

    「好好。」

    莫秋風應了一聲,開始吃起早餐。早餐依舊是葉淑琳一手包辦的蒸蛋、涼菜以及小米粥,那淡淡的香味讓莫秋風胃口大開。

    「小風,吃慢點。」

    一邊,見莫秋風有點狼吞虎嚥的樣子,葉淑琳開口道了一聲,「也不急這一時,小心別噎著了。」

    「哦,好的。」

    聞言,莫秋風放緩了點速度,而一邊的莫秋柔早已吃完,正睜著大眼睛等著莫秋風。

    一邊,正在看報紙的莫守毅想起件事,從報紙中探出頭,「秋風,等會你和小柔要搭公交車去市內?」

    「沒有啊。」

    莫秋柔順口接了一句,帶著點小興奮,「哥哥讓蘇陽大哥開車接我們去的。」

    「哦,這樣啊。」

    莫守毅點了點頭,旋即又叮囑道:「大過年的,人一定很多,在市裡要小心一點,實在有問題就找你們三叔。」

    這是家裡第一次讓兄妹倆,在沒有看護的情況下去市裡,擔憂是在所難免的。所幸,因為年關忙碌的原因,莫守尚就在市內的超市巡視工作,有麻煩倒可以第一時間找上他。

    「好的,爸。」

    莫秋風應了一聲,順便解決掉早餐,而這時候蘇陽開著車子適時地趕來了。兄妹倆離開之前,葉淑琳又衝著莫秋風說道:「小風,記得好好照顧你妹妹,別讓她亂跑。」

    「媽媽偏心,為什麼就只說我一個。」

    車子漸漸駛離,莫秋柔在車後座嘀咕了一聲,神色頗有不忿。而莫秋風見狀笑道:「因為你頑皮啊。」

    「我才不皮,皮的是秋震。」

    莫秋柔抗議了一聲,不過旋即就被莫秋風接口一句,「和我比起來,你就算很頑皮了。」

    「呃。」

    有心想要反駁莫秋風,莫秋柔卻只能張張口,別過臉不理會莫秋風了。而後者則笑著對正在開車的蘇陽說道:「蘇陽,這次麻煩你了,大年初一讓你來接送我們。」

    「老闆客氣了。」

    蘇陽一邊開車,一邊淺笑著回答道:「其實我也準備去市裡採購點年貨的,倒也是順路。」

    「再說,老闆您都照顧我這麼久了,我感謝你還來不及呢。」

    事實上,自從有了伊人公司司機的工作後,蘇陽在附近一片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成功青年』,不菲的收入令他成為很多同齡人羨慕的對象,對此蘇陽自然是無比感謝莫秋風的。

    退一步來說,他還是莫秋風的首位歌迷來著。

    對於蘇陽的感謝,莫秋風笑笑沒有說話,而一邊的莫秋柔此時也平了心中不忿,對著蘇陽嚷嚷道:「蘇陽大哥,放歌放歌,我要聽好聽的歌。」

    此舉正好應了蘇陽的心意,笑著說道:「好咧。」

    片刻後,音樂聲在車內響起,歌曲是鄧麗君版的《恭喜發財》,倒也應景。不過,相對劉德華版的《恭喜發財》,莫秋風還是比較傾向於後者的,可惜後者現在還沒有出。

    要不要盜走這首在05年春晚出現的歌?

    莫秋風心中突然冒出這麼一個想法,不過旋即就被自己打消了。

    算了,最近有點懶不去弄了,反正前三首歌創出的局面還沒有消退,就保持現在這樣吧。

    想了一會兒,一絲絲困意上湧,莫秋風便靠在車後背上閉眼小憩,權當補個覺了。對此,身邊的莫秋柔極度鄙視,卻也沒有打擾莫秋風,在後面對著蘇陽用手勢示意聲音小點。

    原本蘇陽是準備將兄妹倆直接送到步行街入口的,奈何快到的時候堵車甚是嚴重,不得以只能將兩人送到這邊。莫秋風和莫秋柔倒是不介意,在分別之前還叮囑蘇陽開車小心點。

    下了車之後,莫秋風和莫秋柔算是真正感受到年關的紅火程度。在街上,除了車子之外的地方,幾乎都站滿了人,不遠處的步行街更是如此,人頭攢動。

    見此,莫秋風為了安全,將莫秋柔的柔夷攥在手中,還不忘偏頭叮囑,「小柔,等會要跟緊我,不要亂跑。」

    「嗯。」

    莫秋柔應了一聲,倒是沒有反駁,想必眼前的火爆程度也令她大吃一驚,有些諾諾了。

    走在人群中,莫秋風盡量避免和別人的身體接觸。對於處女座的他來說,這種行為已經成為習慣。而莫秋柔稍稍落後一步,享受莫秋風為她開路的行為。

    路過一家服裝店的時候,莫秋風下意識的頓了頓腳步,因為這家店門口有一個小音箱,此時正在播放莫秋風無比熟悉的歌曲-老鼠愛大米。

    後世,店面播放音樂吸引顧客注意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在現今這個行為卻是不常見,這家店的店主想法倒是挺先進的。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新年來了,只為增添一絲歡樂氣息?

    沒有為此深究,莫秋風拉著妹妹走向步行街那邊。而莫秋柔則是好奇地看了一樣那個音箱,嘟噥道:「這首歌現在好紅哦。」

    來至步行街的時候,第一眼見到的是街頭邊擺著的小吃攤,這是莫秋柔最為喜歡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來說,步行街對她最大的誘惑力就是這個。

    要說起來,莫秋柔倒是和其他女性不太一樣,她不太喜歡逛街買衣服買飾品,她現在的大多衣服和飾品,反而是莫秋風為她挑選的。莫秋風常言,逛街的吸引力,在莫秋柔身上完全轉變為美食對她的吸引力了。

    簡單來說,小吃貨。

    熟悉妹妹的愛好,莫秋風在經過小吃攤的時候都會放慢腳步,好讓莫秋柔好好看看有什麼喜歡的小吃。當然,他對莫秋柔的零食方面也不是特別放縱,事實上一些對身體有害的小吃,諸如油炸類、鐵板燒之類的,他都會限制數量。

    莫秋柔也清楚哥哥的想法,所以在這一類的小吃上並沒有多大注意,就本身而言,她更傾向於棉花糖、爆米花以及小糖人之類的小吃。

    不過幾分鐘的時間,莫秋柔手上便多了小糖人。這種用蔗糖水沏出的糖果棒,向來深受小女孩的喜愛。至於莫秋風,則多了一杯現搾甘蔗汁。

    「哥哥,快看,那邊有人在唱歌誒。」

    莫秋風下意識地順著莫秋柔所指的方向看去,確實看到一名街頭藝人在步行街的街邊即興演唱。在那名街頭藝人身邊,此時也站著不少人。出於國人對湊熱鬧的本性,莫秋風拉著妹妹走了上前。

    近看這名街頭藝人,二十來歲的青年,衣著髮型有些襤褸,不過他的雙眼倒是頗為澄淨。而他的聲線,按著莫秋風的看法,還算是比較不錯的。就是,少了一些歌曲的魂魄。

    歌曲的魂魄,那是和純音樂樂音同樣的東西,由表演者與歌曲本身產生的共鳴而來。舉個簡單例子來說,一個身心愉悅的人,是無法好好詮釋一首傷感歌曲的,反之亦然。

    這名街頭藝人,欠缺的就是這個,他的聲線雖好,但還是少了歌曲的魂魄。這種歌曲,雖然能讓人暫且傾聽,但無法讓人留下印象。

    正想著,這名街頭藝人已經結束了一首歌的表演,換了另一首歌,而讓莫秋風感到古怪的是,這首歌變成了他『所寫』的三首歌之一,《孤單北半球》。

    而這次,莫秋風倒是從他的歌聲中聽出那麼點意思,淡淡的,徘徊的孤單。

    目光在青年所有的裝備上掃視一眼,莫秋風便有些瞭然。

    他的全部裝備都很簡單,一把木製吉他,一個小音箱,一個行李箱,附和所有流浪歌手的要求。

    又是一個對音樂懷有執著夢想的人

    莫秋風發了一下呆,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老師張繡。眼前這名青年,同樣抱著對音樂的憧憬,不過,和張繡相比,他欠缺了一定的音樂才華。

    在這個世界上,懷揣夢想卻無法實現的人不在少數,眼前的青年,只不過是其中一份子而已。

    靜靜聆聽了這名青年的幾首歌後,莫秋風才拉著莫秋柔離開。在離開之前,拿出兩張十元的紙幣放置在青年身前的音箱上,在那裡已經有一元到五十元不等的紙幣。

    倒不是莫秋風小氣,他敢肯定,只要他露出百元鈔票,下一刻就會被一些小偷盯上。

    事實上,哪怕只有二十元,年齡不大的莫秋風還是讓周邊的人頗為訝異,就連那名青年也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以表謝意。

    在離開了一段距離後,莫秋風扯了扯莫秋風的衣袖,在後者目光看過來後,疑惑地問道:「哥哥,你剛才為什麼要給那個人錢啊?」

    莫秋風想了想,笑著說道:「因為我們聽他唱歌了啊,所以一人給十塊,加起來是二十塊哦。」

    「可是」莫秋柔頓了頓,輕聲道:「那樣子,就像是給乞丐錢啊。我覺得,剛才那位大哥哥不像是乞丐啊。」

    「不,小柔你想錯了。」

    莫秋風微微一笑,為妹妹解疑道:「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換取報酬的。以物易錢,以幾首歌的表演換取一定的報酬,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說起來,只不過是他的做法有點低微了,但,若非必要,誰會想著這麼做呢?」

    「啊?我聽不懂。」

    「呵呵,小笨蛋。」

    「我不是笨蛋,哥哥才是笨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