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崛起人生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長會【中】 文 / 十九週年

    下午時分,家長會如期舉行,地點就在食堂大廳。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湖宅中學畢竟比不上正規宏大的學校,能用的大廳只有食堂這邊。在經過葉國瑞等教職人員的佈置後,倒也稍微帶點會議大廳的意思,尤其是高台處。

    除了一邊的鋼琴外,高台正前方擺設著直立麥克風,前端的紅色簾子經過刻意的佈置,燈光也在簾子後面安裝完畢。

    四點多,陽光帶著微微的暖意時分,家長們在子女的陪同下進入食堂大廳,在每個班的班主任安排下依次落座。在這一點上,就體現出重點班的待遇了,除了第一排的校領導之外,後面的靠前位置都是重點班的學生和家長,而後才是普通班。

    至於椅子,第一排的校領導坐的自然是主席台座椅,後面的則是以長凳為單位。對此,家長們雖然覺得有些寒酸,想想學校的條件,倒也在情理之中。

    在第五排偏右的地方,莫秋柔和葉淑琳赫然在列,在她們身邊,是莫秋柔同宿舍的同學以及她們的家長。值得一提的是,莫秋柔的右邊坐著葉淑琳,而葉淑琳右邊則坐著豐悅沐。

    唔,豐悅沐,洛輕語和洛輕瑤的母親,在她的另一邊就是洛輕瑤。至於洛輕語,因為要上台的緣故,她並不在人群中,而是在食堂外面,臨時搭建的,所謂的『後台』處。

    少女穿著白色t恤和黑色小短裙,正是第一次練習時候穿的衣服。此時在聽老徐的囑咐,不時地輕微點頭,不過,儘管老徐對她疏導過,但她臉上還是有著些許緊張不安。

    也是,她從未登台表演過,頂多只有在上課的時候被叫上回答問題,何曾需要面對如此之多的觀眾。要知道,剛才她稱著空閒,偷偷從小門看了一眼,黑壓壓一片人頭。

    那麼多人,如果她出糗了,會不會被好多人笑話?

    莫秋風注意到了少女臉上的不安,輕勉嘴唇後來到少女的面前。當少女抬眼看來的時候,正好對上他唇角的微笑,帶著淡淡的激勵。

    「緊張嗎?」

    面對莫秋風的詢問,洛輕語遲疑了一下,咬唇點頭,「嗯。」

    耳邊傳來大廳內的些許喧嘩聲,莫秋風側耳聆聽一下,而後笑著開口道:「這麼多人,緊張也是很正常的。」

    「真的嗎?」

    顰眉啟唇,洛輕語顯得有些不信,「為什麼你看上去不緊張?」

    「不不不。」

    莫秋風連連搖頭,而後輕聲一笑,「其實我也挺緊張的,只是你看不出來而已。」

    「真的?」

    疑惑地上下打量著莫秋風,洛輕語還是有些不信。他看上去和平常一樣,完全沒有顯露出絲毫的緊張神色,令他的話語缺少信服力。

    是故意這麼說的嗎?為了疏導自己的緊張情緒?順帶一提,他穿這件衣服,很好看。

    腦海中出現後面那條思緒,洛輕語微微一愣,而後心中浮現出幾絲的訝異。在此時此刻,她竟然還會有心思去想這個

    「真的,不騙你。」

    鄭重地重複了一邊,莫秋風右手握拳抵在嘴唇處,「怎麼說呢?看到那麼多人,總會下意識想到,如果自己出糗了,會不會被人笑話之類的。」

    這句話和她想的一樣,為此洛輕語輕點了下頭表示認可。

    「還有,那麼多人眼睛這麼直直地看著自己,總感覺會不自在什麼的。」

    「嗯。」

    輕應了一聲,洛輕語不好意思地輕聲開口道:「我就是這麼想的,是不是很失敗?」

    「沒有啊,這都是人之常情,沒有例外的。」

    沉吟了一聲,莫秋風繼續開口道:「緊張情緒是無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只是舒緩這種沒必要的情緒,盡量讓自己顯得輕鬆許多就可以了。」

    「要怎麼做?」

    「這個啊」

    偏著頭繼續沉吟,莫秋風緩緩開口道:「我是腦海中想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以此來分散注意力,受到的影響就少多了。」

    「真的可以嗎?」

    「可以的吧,實在不行,你可以構思一下,將台下的人們都當做胡蘿蔔。唔,長在地裡的胡蘿蔔。」

    被莫秋風的形容逗得微微一笑,洛輕語露出幾絲笑意,而後嬌嗔道:「這怎麼行,下面還有我媽在呢。」

    停頓了一下,似乎想起什麼一般,洛輕語看向莫秋風,「對了,你爸媽也來了嗎?」

    「我爸在外地,我媽來了,正和小柔坐在下面呢。」

    「這樣啊。」

    瞭然地點頭,洛輕語還未開口說話,莫秋風突然走近了一步,莞爾笑道:「現在還感覺緊張嗎?」

    一怔,洛輕語下意識地搖頭,「好像,沒有剛才那麼緊張了。」

    「這樣不是很好嗎?」

    微微一笑,正好一邊有人叫他過去準備,便和洛輕語道別後,先到一邊準備。在校領導講完話之後,他就要上台演奏《星空》,需要提前準備。至於和洛輕語一同演繹的《你若成風》則要推遲一點。

    目光追隨著少年離去的背影,洛輕語心下赫然,輕咬嘴唇隱去眸中的一絲異樣。

    和往常一般,校領導的講話發言,總是如同女人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難得是他們竟然還沉醉其中,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先是講了湖宅中學的發源,而後講發展,再將未來展望。扯完這些之後,又搬出了教育方針、目標,以及對學子、家長們的希望,其中再夾雜著一些聽也聽不懂意思的東西。

    總而言之,一堆廢話。

    不過,好歹也是三十幾歲的人了,下面的家長倒是面不改色,任由校領導發話。其實吧,也就是左耳進右耳出而已。至於學子們,他們沒有家長們的見多識廣,在聽著上面廢話的同時,也在期待之後的表揚。

    他們可是知曉的,這次的家長會也是迎新會,會有一些節目表演,據說還不錯。

    好不容易的,在校領導們一個接一個發言完畢後,節目總算開始。象徵性地放下幕布,遮住了前面觀眾的視線,令他們感到好奇起來。

    「接下來,有請我校優秀學子,莫秋風同學為大家帶來鋼琴曲《星空》獨奏。」

    麥克風的聲音落下,片刻後鋼琴彈奏的聲音響起,帶著悠遠的曲調。同時的,紅色的幕布也在緩緩的收起,顯露出高台上的少年。

    他穿著黑白搭的衣服,乍一看上去,就如同鋼琴家穿著西服在演奏一般。當少年那俊朗的面容映入眼簾,前排的人們不由得感到些許的驚艷。至於後排的人們,也在睜大眼睛看清高台上的人兒。

    做為湖宅中學的學子,和學子們的家長,多多少少聽說過一點關於莫秋風的事情。此刻見到真人,感受到少年散發出的光華,帶給他們聞名不如見面的感覺。

    這位少年,的確很優秀。

    觀眾席下,莫秋柔扯了扯葉淑琳的衣袖,對其露出驕傲的神色,「看,是哥哥哦。」

    「嗯。」

    微微一笑,葉淑琳輕聲在她耳邊說道:「聽曲子,不要說話打擾。」

    「唔唔。」

    事實上,在鋼琴曲奏響之後,下面的觀眾都自覺地沒有說話,將這片空間留給少年展現他的鋼琴造詣。在葉淑琳身邊,豐悅沐也認真地聽著莫秋風彈奏,不時地流露出讚賞的目光。她對鋼琴有一定的瞭解,曾經也學過一段時間,所以能感受到少年的彈奏功底。

    在莫秋風上台之前,因為兩家女兒的關係,她和葉淑琳也有過交談,知曉台上的少年正是身邊人的兒子,為之感到些許的羨慕。

    這少年,和輕語輕謠描述的一樣,當真多才多藝!

    台上,莫秋風和他之前所說的一樣,難免有幾絲緊張的情緒。不過,在自我安慰的心理作用,以及逐漸的放開後,倒也感覺怡然自得。

    也難怪那些大音樂家,在面對萬人觀眾時會那般放得開,除了習慣之外,大抵也是因為沉浸到了樂海中吧?

    逐漸放開後,少年的彈奏愈發隨性起來,在悠遠的意境中,帶著星辰般的閃爍,令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而大廳內,這個時候雖談不上落針可聞,除了鋼琴曲的聲音之外,倒也沒有其他雜音打擾。

    少年的演繹,和意料之中一樣無可挑剔,這令校領導們極為高興,只要取得家長們的好感,學校還怕發展不了?

    所以,在少年結束演繹後,這些校領導最先鼓掌。實際上,他們是聽得最不認真的人,嘛嘛,就是這麼一回事,很正常。

    當然,相比他們,下面觀眾要顯得真實許多。在鼓掌之餘,也輕聲讚歎少年的優秀。其中,莫秋柔的小臉極為興奮,隔著兩人,對洛輕瑤挑眉說道:「看,我哥優秀吧。」

    嘟噥了一聲,在掌聲中沒有聽清在說什麼,不過看樣子洛輕瑤並沒有反駁。

    之後還有一些節目,諸如四班的五人街舞,六班的相聲表演。這些節目雖然比不上開場少年的彈奏,倒也博得家長們一看。而隨著時間慢慢過去,也輪到了洛輕語上台演繹。

    上台的時候,她是和莫秋風一同上台的,幕布在上台時依舊是放下的。在兩人就位後,麥克風的聲音再次響起,「下面是壓軸節目,由我校優秀學子莫秋風同學,及初一新生洛輕語同學共同表演的,鋼琴伴奏演唱《你若成風》。」

    聽到莫秋風的名字,下面的人們精神一振,下意識地看向幕布,再次提起興趣。人群中,洛輕瑤笑著對身邊的豐悅沐說道:「媽,輪到輕語了。」

    「嗯,好好聽著吧。」

    隨著幕布漸漸收起,後面的少年和少女顯現出來。除了之前的少年之外,台上多出了一名少女,白色t恤和黑色小短裙,配上女式長靴,少女顯得很嬌憨,給下面的人們留下很好的印象。

    台上的少年和少女,倒是蠻般配的嘛!

    雖是如此,台上的洛輕語還是有些緊張,看著下面的觀眾,嬌小的容顏帶著些許膽怯。莫秋風正準備彈奏前奏,見著少女這般,細微地開口道:「不用怕,我在。」

    而後,輕快的旋律響起,卻是少年的雙手,再次在黑白琴鍵上舞動起來。那歡快的旋律,如同山間流動的清泉,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前奏即將結束,莫秋風輕聲道:「跟著我,和我一起唱。」

    微微一怔,洛輕語立馬反應過來,收起些許膽怯,配合起了少年的彈奏。而且,和著少年的細微唱調,開始了今晚的表演。

    「你若化成風,我幻化成雨,守護你身邊,一笑為紅顏。你若化成風,我幻化成雨,愛鎖在眉間,似水往昔浮流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