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一章 嗣君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一章嗣君

    大唐光啟四年(公元888年)二月二十一日,身體虛弱且有病在身的流浪皇帝唐僖宗李儇又一次回到了京師長安。

    兩天後的清晨,在拜謁完太廟之後,僖宗下旨,改元「文德」,並大赦天下。

    當天下午,喜愛馬球運動的李儇得知其寵幸小宦官,擔任小馬坊使的張浪狗從外地買得一匹好馬,遂暗中前去觀看。來到馬羈,李儇在馬前轉了好幾圈,邊看邊讚道:「好馬、好馬也。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說著說著,李儇走到了近前。

    就在這當口,那匹未經訓練的烈馬突然騰空而起,右蹄疾伸,正好踏在李儇的左肋上,可憐這位皇帝連「哼」一聲都來不及,便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唐僖宗擅長馬球,平日裡喜歡縱馬馳騁,好騎射、劍槊,除了治國無能外,其它的嬉戲之道卻是樣樣精通,甚至連法算之道(大致相當於後世的會計)、音律、圍棋、鬥雞等也略知一二,足以見得這位皇帝涉獵之廣,也正是因為如此,其身體倒是一直很好。但是,在經過多次顛沛流離以後,李儇的身體算是被徹底拖垮了,以往還算敏捷的他竟然沒能躲過烈馬的這一擊。雖經宮中御醫全力救治,但卻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次日一早,宮中御醫匯同太醫署的數位太醫進行了會診,之後確認,皇帝駕崩只是時間問題。

    由於唐僖宗沒有立太子,加上烈馬事件事出突然,所以在其病危的數日之中,得到消息的朝中大臣和身為觀軍容使(唐朝官名,本為軍中監軍,後演變成禁軍統帥)的宦官首領楊復恭不停地爭論著讓誰來繼承皇位,至於唐僖宗的死活,似乎已成定局而變得不再重要了。

    自安史之亂以來,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始終沒有得到根治,遂成為晚唐的三大毒瘤,使得整個盛唐的元氣全都消耗在其中。雖然也曾經有過憲宗的元和中興和號稱小太宗的宣宗的勵精圖治,因為並未治本,所以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和以往一樣,僖宗朝的格局仍是南衙北司對峙的局面,只不過,以宦官為首的北司徹底佔據了上風,他們不僅掌握著朝中大權,而且還能操縱皇帝的廢立,勢力之大,遠遠勝過以朝中重臣為首的南衙。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幾乎所有的朝廷大臣都看好唐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大家一致認為,吉王在諸王中最有賢名,年齡稍長,行事沉穩,而楊復恭等人卻支持僖宗另外一個弟弟,和僖宗同母一胞的壽王李傑。

    三月五日,以楊復恭為首的宦官集團再一次與朝中大臣進行商議。

    到了中午時分,楊復恭見這些朝臣始終不願附和,漸漸失去了耐心,遂怪笑一聲,尖叫道:「右軍中尉劉季述聽令。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屬下在。」一個同樣尖尖的聲音道。

    「劉中尉,本官命你率領五百神策軍前往七王爺宅邸,迎接壽王入宮,以為監國,一旦陛下駕崩,則由壽王上位。」

    「是,屬下尊令。」

    唐朝中後期,京師禁軍以神策軍為主,並形成了宦官典禁軍的制度。直至唐朝覆滅時,禁軍統帥的大權基本上都被宦官集團所控制,神策軍將吏則多由宦官或忠於宦官者充任。

    一眾大臣見劉季述率兵離去,均知此事已成定局,儘管心中憤憤不平,卻也無可奈何,只能以沉默表示抗議。

    約莫一個時辰後,體貌明粹,英氣勃勃的壽王李傑在楊復恭、劉季述以及宰相孔緯,杜讓能等人的陪同下,步入皇宮武德殿。

    「參見陛下。」

    剛好睜開雙眼的唐僖宗見到眾人躬身行禮,手臂略微動了下,卻是無法說話。

    楊復恭接著道:「啟奏陛下,臣楊復恭和各位大臣商議後,一致同意,擁立壽王為嗣君,在陛下臥病期間,由壽王監理軍國大事。」

    孔緯等人見李傑器宇軒昂,加上屈服於楊復恭的淫威,也未出聲反對。

    床上的僖宗眼珠轉了轉,看見楊復恭身旁的李傑,下意識地點了點頭。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這個動作一閃而過,也不知道李儇是在和李傑打招呼還是答應了楊復恭的奏請。

    見唐僖宗沒有出聲,楊復恭又道:「陛下以點頭為示,臣等明白。既然陛下龍體欠安,還是好生歇息,朝中之事但請陛下放心,臣等自會按照壽王之意行事。陛下,臣等告退。」

    隨後,李傑入住武德殿左邊的少陽院。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文德元年三月六日午後,也就是年僅27歲的唐僖宗被烈馬踢中後的第十二天,躺在床上的李儇突然發出一陣**之聲,隨後,呼吸急促,面紅耳赤。待御醫探視時,已是呼吸微弱,上氣不接下氣。

    此時的武德殿中,除了值日的御醫外,就只有熹宗的妃子孟才人,小太監張浪狗、優伶石野豬以及新入宮的郭良人(所謂良人乃是皇帝後妃的一種,和才人一樣,都是屬於級別較低的妃子)。

    不一會,接到消息的楊復恭和壽王李傑一前一後進入了武德殿。

    殿中氣氛沉悶,屋內之人見二人進來後皆不言語。楊復恭面無表情道:「劉御醫,請問,情況如何?」

    值日御醫劉忠棠搖搖頭,聲音雖小,但卻十分肯定地說道:「回大人,就在這一刻了。」

    「是嗎?」楊復恭轉身看向走在後面的李傑,意味深長地說道,「七王爺,你去看看陛下吧。」

    壽王李傑畢竟年輕,稚嫩的臉上分明寫著,「憂喜交加」。憂,和自己關係一直不錯的親哥哥即將駕崩,雖然這個五哥治國無方,但終歸是一母同胞,心中自是不捨;喜,登上皇帝寶位就可實現自己中興大唐的願望,這當然令胸懷大志的李傑激動不已。

    儘管是同胞兄弟,但李傑卻始終看不慣僖宗的所作所為。作為李氏子孫,和李儇完全不同,李傑充分瞭解過阻礙恢復唐朝力量和權威的形勢,並發誓自己一定要復興李家王朝。

    含含糊糊的「嗯」了一聲後,李傑邁步前行。

    剛走到床前就聽見屋外傳來一陣「轟、轟」的炸雷聲,未等眾人反應過來,一場瓢潑大雨在雷鳴電閃中不期而至。炸雷聲讓屋裡所有人為之一顫,數息後,李傑定了定神,才向龍床上的唐僖宗看去。

    十天後,欽天監有位官員無意中查詢了唐朝的天象記載,發現這種沒有預測到的長時間大暴雨只發生過兩次,前一次是在貞觀二十三年的七月九日,也就是太宗帝駕崩的前一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