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燒尾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三十二章燒尾

    「不錯。」海無影解釋道,「所謂活版印刷術,是採用細質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印放在土窯裡,並用火燒,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之後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另外,印刷結束後,可以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循環用。這種印刷方式和原有的雕版印刷術相比,先進了很多。第一時間更新」

    王酒胡仔細體會了海無影的言語後認同道:「這樣的確方便多了,不僅可以減少人力、物力,還可以提高效力。」

    「嗯,這樣的技術發明出來後,別人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模仿的,因而可以使這種印刷術在一定時間內唯我所有。」海無影笑笑,看著一臉詫異的王酒胡接著道,「沒錯吧?王酒胡,如果擁有了類似的物品或技術,是不是可以先別人一步,賺到大錢呢?」

    王酒胡想了想道:「陛下,的確如此。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又比如,我朝目前的海鹽製作法都是採用煎煉法,這種方式耗時耗力,朕打算改為曬鹽法。總之,這樣的新物品新技術多不勝數,層出不窮,在此,朕就不一一說了。當然,這些物品和技術還需要我朝的各行匠師通力合作,經過一定時間的試制和驗證,才能推向市場。更多更快章節請到。王酒胡,任何物品的發明在起初時都需要金銀銅錢的支持,朕沒錢,但朕想賺錢,你有錢,也想賺更多的錢,所以朕找你合作,你無須立即回復,等廟會後,朕再與你商議。」

    「是,陛下。」王酒胡清楚,如果如海無影所言,這些物品和技術都能實現的話,那自是可以賺錢,但是,一旦合作,會不會成為朝廷的附屬呢?一想起朝廷內的勾心鬥角,王酒胡便不寒而慄。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作為商人,王酒胡和朝中各派權貴以及各地節度使之間都有來往,自然知道,最黑暗的地方就是官場了。

    海無影似乎看穿了王酒胡的心思,最後補充道:「合作之事是朕與你之間的私事,和朝廷無關,你不必和外人提起,明白嗎?」

    看著海無影似笑非笑的面容,王酒胡心裡冷不丁地打了個寒顫。儘管皇室的權威已經被大大削弱,但皇上要收拾自己這個商人,還不是易如反掌,即便那些平日裡和自己稱兄道弟的權貴、節度使們,想必也不會為了自己和皇帝翻臉吧?

    「陛下,草民明白。」

    「那就好,王酒胡,你是聰明人,不然朕也不會來找你了。好了,今日就先到這裡。」

    「陛下,要不在草民家裡吃完晚飯再走吧。」

    「不必了,改日。」

    「那好,改日草民做東,備下薄宴,再請陛下駕臨。」

    「好,一言為定。」

    從王酒胡家裡出來後,張浪狗道:「公子,今已近晚飯時間,公子是回去吃飯還是在外用餐?」

    「就去西市用餐吧,順便算是給希夷先生和岐墨大師接風。」

    「是,陛下。」

    雖然唐代實行宵禁,但從中後期開始已經有所鬆動。唐僖宗即位後,對於長安城內的飯店、酒館以及青樓等娛樂場所較為集中的地點,實行了增加兩個時辰營業時間的新制度,只是這些場所每月需要上繳一筆不菲的開門費。

    有關經濟方面的新生事物大都是從發達地區開始的,古往今來,一向如此。

    一進西市,眾人就看見一座頗具規模的大酒樓燒尾樓。

    「陛下,還是去這家嗎?」

    「嗯,有些年頭沒來這燒尾樓了。」

    陳摶問道:「這座酒樓的名字真怪,為何取此名?」

    海無影道:「希夷先生,燒尾樓之名是源於當年的燒尾宴,應該是來自胡人的叫法。從之前的魏晉時起,凡有新官上任或官員陞遷,就用此宴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按照胡人的說法,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所以叫做燒尾宴。在我朝,這種宴席從先帝中宗時開始一直到玄宗開元年中,足足流行了二三十年光景。燒尾宴的菜餚中有不少是胡人的吃法,整體而言,還是頗為奢華的。只是到了安史之亂以後,這種吃法慢慢少了,整個長安城中,大約也就只剩下西市的這一家了。」

    「原來還有此一說。」正說間,已經走到酒樓門前,陳摶笑道,「公子請。」

    從規模來看,這座燒尾樓在長安城的酒樓中足以排進前五,上下兩層,一樓是大堂普座,二樓則全是雅間包房。樓上的包房一共有十六間,以天地人和命名,天字一到四號,地字一到四號,以此類推。

    眾人的運氣還不錯,進入燒尾樓後正好遇到天字二號房的客人結賬離去,六人便在小二的帶領下來到了二樓靠窗的一間房內。

    「現在的客人似乎少了很多。」海無影感歎道。

    「是啊,公子。」石野豬道,「連續的戰火導致長安城的商業衰敗了不少。」

    作為皇帝,唐僖宗確是不稱職,但對於朝中政務之外的其他門道,卻是頗為精通。海無影坐下後,根本不用看菜譜,便對小二道:「小二,寫菜。」

    「是,公子。」

    海無影熟練地報上菜名:「巨勝奴,婆羅門輕高面,貴妃紅,漢宮棋,單籠金乳酥,曼陀樣夾餅,長生粥,甜雪,這是八道點心,主菜要通花軟牛腸,光明蝦炙,白龍曜,羊皮花絲,雪嬰兒,仙人臠,小天酥,箸頭春,過門香,銀夾花平截這十道,主食就來御黃王母飯。」

    「好呢,公子稍等。」

    小二走後,眾人剛剛喝了一會茶,就聽外面傳來一陣喧嘩聲。

    「你們這兩個胡人,怎地不懂規矩。」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說道。

    「什麼規矩,我們只知道,先來後到。」說這話之人的年紀似乎不大,頂多和楊會的年紀相仿,漢語明顯有些生疏,儘管能讓人聽懂,但一聽便知是胡人。

    唐朝號稱天朝,外來之人甚多,雖然在安史之亂後和北方胡人的聯繫少了很多,但依舊常常可見。

    那怪聲又道:「不知道?那好,本公子今日就告訴你,只要本公子到此吃飯,這燒尾樓的天字一號房就歸本公子,今日本公子心情好,就不與你們計較,你們還是速速離去。」

    「我們要是不走呢?」胡人少年絲毫不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