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求全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七十二章求全

    眼神中偶爾露出一絲崢嶸,直視殿堂內的楊復恭,不過,這種眼神稍縱即逝。

    數息後,海無影才面無表情地說道:「楊愛卿,自從,朕,任命你,擔任左神策軍中尉、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以來,你順應軍心、民心,斥逐了一批田令孜的心腹和爪牙,令我軍軍心大振。兩年前,你率領神策軍,在河東軍以及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所部的通力合作下,一舉擊潰了逆賊朱玫、李昌符所部。這等功績顯赫,朕自當予以重獎。楊愛卿,朕加封你為開府、金吾上將軍,領從二品銜,授鎮軍大將軍。」

    楊復恭聽罷,淡然一笑,謝道:「臣楊復恭謝陛下隆恩。」

    最初幾句,海無影說得極慢,言外之意,楊復恭之所以有今日之權,還不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所賜。只不過,傲慢的楊復恭聽來,卻是認為海無影沒有自信,所以說得有些結巴。

    儘管心思縝密,頗有謀略,但楊復恭還是被李儇曾經的表現以及權傾朝野的權勢所蒙蔽,並沒有往深處細想。

    「神策軍左、右中尉分別由劉季述、王仲先兩位愛卿擔任,各領從三品下銜,授歸德將軍。」

    「臣劉季述、臣王仲先謝陛下恩典。」

    「樞密院上、下樞密使由韓全誨、王彥范擔任,各領從三品上銜,授銀青光祿大夫。第一時間更新」

    「臣韓全誨、臣王彥范謝陛下恩典。」

    左右中尉、上下樞密使就是唐朝後期特有的四貴,這四人和楊復恭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乃是當今朝中最有實力的五名閹人。

    「神策軍各軍軍使、十二衛大將軍均維持現狀,待日後再論功行賞。」

    楊復恭道:「是,陛下。第一時間更新」

    數日前,在吉王李保的生日宴會上,海無影秘密會晤了壽王李傑,並提前知曉了楊復恭等人的想法。在楊復恭看來,神策軍中尉和樞密使必須由北司之人擔任,其他重要職位則可有可無,至於四品以下官員的補缺,純粹就是他們用作斂財的手段之一,誰上任都行,只要給足銀子。

    針對此狀,海無影也只能全盤應允,委屈求全,以爭取緩衝的時間來建立自己的勢力。兩世為人的海無影清楚,北司實力龐大,不僅僅只是一個楊復恭。按照歷史的進程,唐僖宗的繼任者唐昭宗上位後,雖然剷除了楊復恭,但自己還是被宦官左右,甚至被劉季述等人軟禁。

    海無影自會吸取教訓,要做就務必做到連根拔起,徹底杜絕後患。比起唐人多出一千多年見識的海無影當然明白,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封賞了楊復恭等北司之人,海無影又道:「孔緯孔愛卿。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孔緯出列道:「臣在。」

    「孔愛卿一向公私分明、處事果敢,且忠心可鑒。昔日,朕移住陳倉時,召百官見駕,孔愛卿辭別病危之妻,言及,『大丈夫豈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陳倉救駕。此等救駕之功也當重獎,孔愛卿,朕加封你為司空,領正一品銜,封魯國公。」

    「臣孔緯謝陛下恩寵。第一時間更新」

    唐朝的一品官銜都是虛職,屬於榮譽頭銜。

    既然重獎了北司首領,那也當平衡南衙之人。雖然孔緯之威望甚高,但也不及楊復恭於北司的絕對領導地位,只不過選來選去,也就這孔緯能夠勉強為之了。

    「接下來,朕宣佈三省六部的官員調整事宜。」海無影繼續道,「中書令由韋昭度韋愛卿擔任,這是朕曾經答應過他的。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在其西蜀事了之前,由禮部尚書李溪李愛卿暫代。門下侍中由杜讓能、崔昭韋擔任,按照慣例,尚書令空缺,尚書省之左、右僕射分別由孔緯、張浚兩位愛卿擔任。」

    「是,陛下,臣等遵旨。」杜讓能、孔緯等人出列道。

    「禮部尚書依舊是李溪李愛卿,吏部尚書由御史中丞徐彥若徐愛卿兼任,戶部尚書由原戶部侍郎程敬思出任,工部尚書由趙隱趙愛卿出任,刑部尚書仍由崔彥昭崔愛卿擔任,兵部尚書由原兵部侍郎劉崇望出任。第一時間更新」

    六名尚書出列道:「是,臣等遵旨,臣等定不負陛下厚愛。」

    海無影「嗯」了一聲道:「至於四品以下官員的補缺,就按照楊愛卿所提交的名錄執行。不過,朕需要做一點改動,京兆尹一職,朕打算由孫揆孫愛卿兼任,原京兆尹楊知至為官不正,縱容其子為非作歹,民多怨言,交由刑部依法處置。楊愛卿,你沒有意見吧?」

    楊復恭道:「陛下,臣無意見。」

    「陛下,臣有本奏。」孔緯出列道。

    「孔愛卿,如果是有關四品以下官員補缺一事,就不必再議了。」

    「陛下……」

    海無影有些內疚的看著這位老臣道:「孔愛卿,三省六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盡快恢復朝中的正常事務,一邊令這批新官員盡快熟悉其職權,一邊進行有效的監督。」

    孔緯暗自歎了口氣,無可奈何道:「是,陛下,臣遵旨。」

    海無影點點頭,神情冷然道:「各位愛卿,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殿內眾臣各懷心思,也無人言語。片刻後,卻聽文官班中一位大臣道:「陛下,臣王瑰有本上奏。」

    「國舅,有本請奏。」

    「陛下,臣乃黔南人氏,今年歲以高,欲以還鄉,但請黔南節度使一職。」

    這是國舅王瑰第二次提出,希望出任黔南節度使一職。

    年初之際,在李儇從鳳翔返回長安的路上,王瑰便有此請求。

    當時,李儇徵求過楊復恭之意,楊復恭反對道:「西漢時期呂後的侄子呂產、呂祿,本朝武氏(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這些皇親國戚差點危害了國家社稷,陛下當吸取內戚分封、干政的教訓,萬一令其為節度使,恐怕會仗勢專權而無法制約。」

    王瑰與楊復恭本就不和,知道楊復恭所言,更為生氣。之後,王瑰利用其皇親身份,也是故意拖其後腿。等到李儇回到長安後,兩人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想到此處,海無影又將目光看向楊復恭。

    楊復恭心裡暗自冷冷地哼了一聲,臉上卻掛著笑容道:「陛下,既然國舅爺思鄉心切,臣以為,陛下就成全國舅爺吧,那黔南之地也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坐鎮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