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年(一)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二百二十四章新年(一)

    「蔣大人,此事倒是可以考慮。」儘管董昌心裡傾向於前往長安,做一個名垂青史的中興之臣,但心裡卻是忐忑不安,此時聽到蔣瑰的提議,也不管是對是錯,頓時產生了共鳴。

    回到座位上坐好後,董昌繼續言道:「好了,此事暫且到此。各位大人,再過數日便是新年元正(即春節,也稱元旦或元日),大家辛苦了一年,本官特地備下酒宴,犒勞犒勞大家。吳瑤,請眾位大人入席,本官更衣後直接前去。」

    「是,老爺。」

    董昌執掌江南道之後,將每年的臘月二十六日定為團圓日。這一天,江南道的主要官員都會齊聚杭州,在董昌府邸吃頓團圓飯,之後再各自回到駐地,與家人或者下屬團聚,迎接新年的到來。

    待董昌離去後,吳瑤又道:「各位大人,請,還是老地方。」

    看上去心事重重的蔣瑰和吳瑤二人最後走出大廳。第一時間更新看見前面之人越走越遠,蔣瑰小聲道:「吳先生,如果董昌執意要去長安,你想辦法說服他帶上我手下的一萬大軍。」

    「這個我知道。」吳瑤同樣小聲道,「回去後你立即修書一封,將今日之事告訴公子,讓他早作準備。」

    蔣瑰道了聲「好」,隨即大聲道:「吳先生,我們走得有些慢了。」

    「是啊,蔣大人,快走吧,別讓大人比我們先到。」

    「嗯,吳先生,請。」

    當天夜裡,董府另一位幕僚,以武功見長的李暢之帶上董昌的親筆信,連夜離開了杭州,直奔長安。與此同時,蔣瑰也派出其親信蔣奇,快馬加鞭,向長安城飛馳而去。

    儘管戰亂不已,但在新年來臨之際,無論是貧是富,無論是好是壞,人們的臉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一絲笑容,這絲笑容代表了中國人對於來年的期盼,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吃飽穿暖,平安健康。第一時間更新同時,這一絲笑容也代表了中國人不屈不饒的精神,相信明年更勝今朝。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節日的氣氛漸漸濃郁起來。

    作為大唐的中心,長安城當然也不例外。道路兩旁張燈結綵,家家戶戶桃符新掛,到處是一派祥和的氣氛。那些遠離家鄉的遊子紛紛回趕,以求與親人一起過一個團聚之年。

    對於海無影這個後世之人來說,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時下流行的儺舞了。

    儺舞源流久遠,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等有關,是上古時期原始宗教的產物,儺舞的起源時間、起源地點早已無從考證。到了唐代,儺舞的內涵不斷豐富,除了傳統的驅逐瘟疫等含義之外,還與保衛國家、保護孩子等聯繫在一起,民俗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了近乎民俗化的娛樂表演。從宋代起,儺舞漸漸走向衰敗。

    民間表演儺舞時,團隊裡要選出男童,讓其戴上猙獰的面具,穿上紅黑顏色的衣褲,擊鼓並舞蹈,說是可以驅鬼。儺的領舞者稱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執事12人。至於宮中的儺舞表演,大體形式相同,只是其規模之大,遠遠勝過民間,上千人同時上演儺舞的情形也曾出現過。

    經過數日的奔波,楊復恭、劉季述等人在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午時分抵達了興元府。

    在外人看來,如果要評選出文德元年最不得志之人,楊復恭一定是最佳候選人。

    年末,正值興元節度使楊守亮率軍入川,和王建、顧彥朗合兵一處攻打陳敬瑄,所以,楊復恭另外一位義子,興元留守楊守健在府中設宴,為楊、劉二人接風洗塵。席間,興元府最有名望的術士,自稱諸葛孔明後人的諸葛鏈為楊復恭查顏觀相,言及,楊復恭身居龍虎之相,今日到了漢家發源地興元府,必可更勝往日。

    在京師時,楊復恭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勝往日,豈不就是天下第一人。

    諸葛鏈之言令得楊復恭頗為興奮,一掃連日來頹廢之情。

    二十八日,以賑災為由的拍賣會在中華報行一樓大廳中如期舉行。

    拍賣的結果不出海無影意料,所得的款項超過了向王酒胡借貸的十萬貫,達到十四萬貫之多。若在盛世,皇室的這些珍寶加上朝中大臣的捐贈,可能還遠不止這個數,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金,在經歷過兩次動盪之後,人們對於古董珍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弱於對金銀的追求了。

    雖說結果如此,但其中的過程卻完全是因為王酒胡之故。不過,海無影只要結果,至於過程,也難得去過問了。

    突如其來的雪災以及為賑災舉行的拍賣會使得本已輕鬆下來的中華報行又開始忙碌起來,在正常的每月一期的基礎上,報行增加了一期特刊,專門刊登有關賑災及慈善之事。由此,孟憶襄等人知道,這個新年怎麼著都得在加班中度過了。

    再過三天,海無影穿越後的第一個新年就要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