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自家人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二百四十六章自家人

    在張淮鼎看來,舒冬卉應該只是壽王李傑府中的一名侍衛,但就是這樣一位王府侍衛便能和歸義軍年輕一代中武功最高的安凱打成平手,這就讓他對朝廷的勢力不得不刮目相看。

    再等到他親自下場和陳摶交手後,他才覺得,眼前這位皇帝的能耐極大,簡直就是深不可測。

    張淮鼎心裡清楚,自己雖然算不上絕世高手,但也絕非庸手。

    在陳摶出言示警後,張淮鼎小心再小心,然而,就在瞬間的工夫裡,自己的左肩卻被陳摶一掌拍中,最令他感到驚訝的是,在那一瞬間,自己似乎陷入一種恍惚之中,別說手腳來不及反應,就連大腦的意識也停止了,根本不知道陳摶是如何出手的。第一時間更新

    高手,絕對的高手,皇上言中的大宗師毫不為過。

    要知道,像陳摶這樣的大宗師一定不會為了權力、金錢屈身宮中,更何況,當今天下勢力最大的不是朝廷,而是宣武軍和河東軍。

    如此看來,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陳摶甘願入朝,乃是為了某種信仰。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張愛卿,坐吧。」海無影坐下後招呼道,「六弟,你也坐。」

    「是,謝皇上。」

    「謝皇兄。」

    海無影點點頭,開門見山道:「張愛卿,在明日的朝會上,朕便會下旨,正式任命你堂兄張淮深為歸義軍節度使兼十一州觀察使,並賜封沙洲郡王,以明確張淮深在歸義軍中的正統地位。第一時間更新同時,對于歸義軍其餘各家家主及主要將領,朕也會一併封賞。」

    張淮鼎連忙起身道:「微臣代堂兄及同僚謝過皇上。」

    「張愛卿,目前的歸義軍和朝廷一樣,都有很多緊迫的事務要做,所以,這一次你來長安,朕就不多留你了。」

    「皇上,微臣明白。」

    「嗯,在你啟程時,朕會讓壽王李傑擔任欽差,隨你一同去往歸義軍頒旨。」

    「壽王殿下?」

    「怎麼,張愛卿,壽王不夠格嗎?」

    「不是,不是。皇上,自歸義軍建立之後,還沒有一位一字王爺到過西域,微臣歡喜還來不及啊。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海無影道:「張愛卿,你這點說得很對。即便在歸義軍設立之前,我朝二百多年的時間裡,也沒有任何一位一字王爺到過西域,這就說明,先帝們對於西域不夠重視,這其實是極其錯誤的。」

    「皇上英明。」

    「張愛卿,你來看地圖。」海無影指了指掛在牆上左邊的一幅西域地圖道,「河西走廊乃絲綢之路的要道,是連接我朝與西方諸國的必經之路,且幅員廣闊,物產豐富,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這一次朕讓壽王親自前往,就是體現了朕對西域的重視。不僅如此,等朕削藩成功後,朕會將出行的第一站放在你們沙洲。第一時間更新」

    「還有,西域的民族問題一直存在,這在我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從未斷過,因此,當朕前往你們歸義軍時,朕會徹底解決這個遺留多年的大問題,而你們也必須在朕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皇上,西域問題自古便有,上千年來,歷朝歷代均未徹底解決,微臣好奇,斗膽請問皇上,有何良策?我們歸義軍又該作何準備?」

    「張愛卿,對於民族問題,朕看,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徹底解決。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什麼辦法?」

    海無影笑笑道:「在朕這一朝,要將各民族融為一體,來一個民族大團結,也就是說,要把這些異族變為自家人。」

    「自家人?」

    「不錯。第一時間更新」海無影肯定道,「對於我朝境內及周邊的民族,願意歸順我大唐王朝的,朕會對他們一視同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引導他們,讓他們以做唐人為榮。同時,他們必須遵守我朝的一切律法,在此基礎上,他們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宗教、文化。對於那些不願意合作之民族,朕首先要將他打痛、打殘,然後再施以仁政,讓他們過上平和安康的生活,如果他們還是不願意歸順我朝,那朕就只好將他們逐出,甚至滅族。」

    「民族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因此,朝廷所制定的政策就必須連貫、有效,公平、公正。我朝號稱天朝,一向都有包容之心,但朕同時還有虎狼之心。張愛卿,你再來看右邊的這副地圖,其中的虛線部分是朕勾畫出來的我朝未來之疆土領域,從歸義軍往西、往南、往北,還有很多區域都是朕要納入我大唐版圖的區域,而這些區域的開拓,朕更多的會依靠你們歸義軍的將士。」

    一看之下,張淮鼎驚道:「皇上,好大的一片啊。」

    「哈哈,張愛卿,嫌多嗎?」

    「皇上,好氣魄。」

    「張愛卿,具體的計劃朕還在考慮之中,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到朕削藩成功之後了。在這之前,你們歸義軍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不知不覺中,張淮鼎已被海無影折服,恭敬而道:「請皇上指示。」

    「首先,歸義軍必須團結一致,無論是你們張家內部,還是索家、李家,都不允許再有不同的聲音,上層作出表率,百姓們才會一心一意,你回去後轉告張淮深,不能再猶豫了,忠於大唐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為,他和你、和朕一樣,我們都是唐人。其次,發展經濟,發展軍事,深挖洞,廣積糧,做好備戰之準備。第三,多和周邊各族接觸,按照朕這張地圖上的區域,將其完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