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煉金術大師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二百六十四章煉金術大師

    「這,這個……」天玄結結巴巴道,「大人,您,您是如何知道的?」

    「哼,天玄,你先將此事說清楚。」海無影臉色一沉道,「軒轅先生認為,煉金術乃是旁門左道,他根本就沒有認真精研過,更不會傳授於你。

    唐朝的皇帝大都信奉金丹術,唐僖宗李儇也不列外。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黃巢動亂前夕,李儇還專門派人向軒轅集請教過金丹術,但卻被明確告知,他軒轅集根本不懂此術,而且,金丹術害人,請皇上千萬不可誤食。沒過多久,黃巢大軍便逼近了長安,李儇顧不得此事,匆匆逃離了京師。

    一說到軒轅集,李儇的這段記憶便出現在海無影腦海中。

    此時的天玄突然感到,海無影身上竟然散發出一種平和的氣勢,這種氣勢雖然沒有咄咄逼人之勢,卻令人無從拒絕。天玄哪裡知道,這是陳摶和海無影聯手之勢,就連海無影自己都不知道。

    「大人,其實貧道是,是學自師侄也。」

    「你師侄?」海無影驚訝道,「何人?」

    「回大人,貧道師侄叫做劉汾,也就是劉巨容師兄之長子。第一時間更新」

    「劉汾我知道,破黃巢有功,後奉旨鎮守饒、信二州。怎麼,劉汾也是此中高手?」

    「嗯,依貧道所見,劉汾師侄才是真正的黃白煉金術大師。」

    「原來如此,只可惜,其父劉巨容客居蜀中時,家人隨行,那劉汾現在也當在蜀中吧。」

    「大人,謬也。隨同貧道師兄入蜀的乃是劉家老二,劉回,老大劉汾和老三劉迪都沒有前往。」

    「是嗎?」海無影一聽,立即興奮道,「那劉汾現在身在何處?」

    「大人,劉汾師侄和其三弟劉迪隱居在信州弋陽縣歸仁鄉新陂裡(今江西省弋陽縣曹溪鎮)。」

    「好,很好。天玄,你之技能朝廷已經認可,明日午後,你在此等候,會有人將你帶入宮中。」

    「宮中?」

    「嗯,皇上會當面賞賜並安排你的具體事務。第一時間更新」

    「謝大人。」

    「好了,我們走了,天玄,你今日便可在此住下,對了,你一會去隔壁看看,那裡有一些關於化學的介紹,和你所學的煉金術有一定的關聯。」

    「是,大人。」

    海無影之所以如此看重煉金術士,一是為了培養化學家,二是為了手雷乃至火器的研製。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儘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煉金術一直被認為是旁門左道或者是偽科學,但誰也無法否認,煉金術就是化學的鼻祖,好比火藥一般,正是煉金方士在無意中發明出來的。

    可惜的是,中國古代的煉金術並未發展成化學。古代的煉金方士,在理論思想、思維模式、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內在的缺憾。而且,這些方士忽視在經驗基礎上去作更深層次的抽像理論思考,因而造成了道教金丹術在經驗的積累上雖然豐富,但缺乏進一步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古代的煉金術士喜歡故弄玄虛,再加上封建社會的執政者們只知道追求長生不老,卻根本沒有一點點科學的意識,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最終導致了中國古代的煉金術被漸漸摒棄。

    至於火器,對海無影而言,則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雖然後世有人說過,有智慧者就能指揮戰爭,但在海無影看來,這只能算是紙上談兵,指揮當然可以,要指揮好就另當別論了。第一時間更新

    海無影心裡明白,當世的名帥名將大都在藩鎮帳下聽令,要是真刀真槍打起來,哪怕有自己這樣一個穿越者,勝負依舊難定。但是,如果有了手雷,那情況就不一樣了,朝廷大軍就會擁有絕對的優勢。而震雷子師徒雖然通曉火藥,但要製作出令海無影滿意的手雷,卻還是顯得人單力薄。

    次日午後,海無影在大角觀接見了天玄道長。

    看見身穿黃袍的海無影,天玄才知道,昨日在科學館之人原來是當今皇帝。

    「貧道天玄參見皇上。」

    「免禮,平身。」

    「謝皇上。」

    「天玄,大角觀一帶是我朝科技的核心所在,也是製作新式武器之地,這裡有我朝最為先進的設備以及相關人才,你以後就住在這裡,你的任務一是配合震雷子他們研製手雷等新式武器,二是將你所學的煉金術上升到朕所提及的化學概念上來,天玄,朕希望你能成為我朝第一個化學家。在大角觀裡,除了不能隨意出入,其它的需求,什麼你只管提出,朕都會盡量滿足你。有朝一日,你能成為化學家,那朕必會予你一品大員待遇。」海無影笑笑,也不管天玄是否同意,便這般安排道。

    「手雷?」天玄哪裡知道還有這種武器。

    「詳細情況震雷子會告訴你的。」

    「是,皇上。」天玄想了想又道,「皇上,昨日貧道觀看了科學館裡有關『化學』的介紹。」

    「如何?能夠理解嗎?」

    「處於理解與不理解之間,有一種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感覺。皇上,貧道保舉一人,當更能理解上面所說之事。」

    「何人?」

    「皇上,貧道提議,將貧道師侄劉汾招入朝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