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眾揭露,劍指皇后 文 / 剎時紅瘦
三皇子讓暗衛們假扮平民百姓與刺客拚殺,當然是要借用輿論,皇后既能散佈傳言,那他在「惜別」之前,當然要以其人之道還諸其身,謠言紛擾眾口異辭,最終決斷的當然只有朝廷給出的官方結論,可是傳言若只偏向一邊,也會影響朝廷的論斷,他必須造勢,意在大隆天子,也意在西梁。
不得不說,三皇子也不曾預料南城百姓竟對他這般維護,當真有平民布衣聽聞他遇刺一事,抄著農具漁具就來幫手。
這些真正的平民可不是走投無路的私兵之對手,若是放任,難免造成死傷。
白衣染血的三皇子微蹙眉頭,立於車轅上大喝一聲「住手」!
「諸位鄉親不需阻撓,容這幫狂徒離開。」三皇子雖然負傷,卻仍然竭力提高語氣,微帶著艱難的一個環手:「顥西在此,感謝諸位鄉親仗義援手,今日若非諸位相助,顥西性命難保。」竟鞠躬下去。
堂堂皇子自稱名諱,對百姓折腰,這可是百年難遇之事,引起百姓一陣呆怔。
私兵們當然抓緊機會突圍,落荒而逃。
三皇子眼見「流血事件」沒有發生場面得到控制,才微微鬆了口氣,突覺肩胛一陣刺痛,忍不住咬了咬牙,他今日特意穿了件月白長錦,就是為了留一身觸目驚心的血跡,造成傷重的感觀,不過剛才咬牙受這一劍,力道十足,也實在傷得不輕。
忍不住「嘶」地一聲抽氣,面色更加慘白,腳步也是一個踉蹌,一個親兵立馬躍上,伸手相扶。
就聽遠遠一聲高呼:「眾位鄉親,這幫無法無天的狂徒,竟敢在我南城重傷殿下,怎容他們逃竄,諸位隨我上前,捉得一個是一個,才不負殿下為咱們把姓胡的那狗官繩之於法的恩德。」正是被胡世忠污陷致死的那位工匠的鄰人,他與工匠交好,當初為了替好友申冤,險些沒一同遭了胡世忠的毒手,對狗官恨之入骨,自然對三皇子心懷感激。
「東昌,快快阻止。」三皇子卻不領情,連忙下令。
話音才落,薛東昌就飛身竄上前去,拉住了領頭的那個鬥志昂揚的黑面漢子:「這位壯士,聽我一言,兩個罪魁已經落網,這些人逃不出去,他們是喪心病狂的歹人,鄉親們千萬不能與他們硬拚,好看的小說:。」
三皇子掐算時間,料到城中官兵也快到場,為了乾脆利落地脫身,不能再耽擱時間,遂又揚聲說道:「諸位鄉親!今日大家都有目睹,這幫狂徒污篾顥西刺殺太子,通敵賣國,意欲將我當場誅殺!主使這兩人,一個是潯陽伯府兵,一個是皇后族侄,身份卻定無疑……顥西既蒙諸位救命之恩,不想將實情隱瞞,他們之所以欲置我於死地……是因為我之母妃西梁公主當年並非病逝,而是被奸人所害,顥西經過多年暗察,已知害我母妃之人正是當今皇后!」
「皇后當年因懷妒忌,令人將我母妃勒斃東宮!皇后是為隱瞞罪行,才借口已經察明的太子遇刺案欲嫁禍於我,皇后為一國之母,恨我入骨,必不相容,顥西若回京都必陷艱險,可殺母之仇不得不報,顥西決不能眼看母妃枉死而不能伸冤。」
皇子脆聲朗朗,滿面悲痛,道出這番驚心之談再次讓現場鴉雀無聲。
「今日多得諸位,顥西方能逃出生天,將來才有望為我母妃申冤,請諸位再受顥西一拜!」三皇子再度長揖:「顥西就此別過,不過南城百姓的深情厚義,勢必謹記於心。」
於是不等南城同知與衛司的救兵開赴當場,三皇子的車與就在百姓的目送下,消失在郊野驛道,不知所蹤。
而倒霉的孔宇與胳腮鬍依然被「百姓」扣押當場,直到官府來人,方才移交。
孔宇身份已明,就算他有赴死的決心,留得這身表皮也會讓孔家與皇后百口莫辯,而南城這位衛司原本就是楚王一脈舊部,自然不會給孔家族人顏面,硬逼著孔宇承認身份。
「三皇子確為刺殺太子的謀逆罪人呀,剛才他還當眾詆毀皇后!」孔宇這時已經慌了神,還企圖強辯。
這回連建昌同知都惱火了,板著臉孔一聲重斥:「休得狡辯,京都送達的邸報上寫得清清楚楚,此案已經審明,為北原佃作勾結西山統領所為,百餘案犯已經當眾處斬,三殿下若有嫌疑,聖上怎會不下御令?爾等身為大隆之臣,卻自作主張,欲行刺皇子,實為死罪,本官奉聖御暫管建昌政務,這就將你二人收監,上折子請聖上示下。」
同知大手一揮,便有衙役上前,拖死狗般將兩個膽敢刺殺皇子的罪魁拖回官衙。
一時卻又犯了難,不知拿惹出這場事端,甩手而去的三皇子怎麼處置。
那衛司猶豫了一番,最終無可奈何:「三皇子是去是留,原不由你我地方官員干涉,沒有道理遣人追蹤,只好各寫折子,先將今日之事上稟聖上。」
卻說三皇子,在車與裡被人包紮了傷口,換了身乾淨便捷的騎裝,與剩餘幾個親兵碰了頭,先甩下一封書信:「你們是聖上的人,我不會勉強你們行事,這就回京,事由我已寫在信札之中,交給聖上就是。」
那幾個親兵面面相覷,卻沒人敢阻攔三皇子離開。
三皇子一行打馬往南,足走了三十餘里,才看見道旁停駐的一輛樸素無華的青油車,小丫頭盤兒早忍不住探頭探腦,一見三皇子下馬,飛跑著迎上前來,當見主子肩上有傷,兩眼直冒火光,忍不住破口大罵皇后——好個毒婦,必然不得好死。
盤兒咬牙切齒殺了好多天,終於了斷了胡世忠,差不多是親手施了回凌遲之刑,後來還親眼看著薛東昌趁著月黑風高,把胡世忠辯不出人形的屍體丟進了一個臭水塘,大是解氣,從此心裡眼裡只有她家主子,別說皇后,就算天王老子,只要傷及三皇子,盤兒也會臭罵一頓。
三皇子扶了扶額頭,笑睨了盤兒一眼,任由她扶著自己上車,待軋軋往前之後,才說道:「你真願意離開大隆與我長留西梁?若是不捨故土,大可不必勉強,我必能與你尋個穩妥的安置,好看的小說:。」
盤兒二話不說就磕下頭去:「奴婢蠢笨,沒太大的用處,卻也懂得知恩圖報四字,殿下助我報了殺母之仇,就是盤兒的再生恩人,盤兒只有一條賤命,今後便隨殿下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殿下若是嫌棄盤兒,盤兒這就走,萬萬不敢再勞煩殿下費心安置。」
三皇子見盤兒如此,也沒再多說,倒是薛東昌隔著窗子笑了一聲:「咱們盤兒也是女中豪傑,當日殿下把那狗官五花大綁交給盤兒處置,這丫頭後來卻割了那狗官的繩子,要和他決一生死,不想那狗官這麼肥壯,竟打不過個小丫頭,被揍得不能動彈,任由她往身上捅刀子,盤兒有回不過剃了那狗官的眉毛,竟嚇得他失禁。」
盤兒拳頭一舞:「奴婢從前可是跟著爹爹殺過惡狼的,那狗官沒有爪牙在旁,就是一個廢物,哪是我的對手。」
「不過殿下,那位倩盼姑娘,就讓她留在建昌?」窗外薛東昌又問道。
三皇子微微闔目:「先讓人看緊她,莫有差池。」
外頭薛東昌騎在馬上一臉的莫名其妙,實在揣摩不透三皇子的用意,很煩惱的長歎一聲。
這一行人直往贛望關,當他們尚未抵達西梁國境,望陽城中已經聽說了藍珠公主竟是被皇后殺害,並且三皇子也險些被皇后陷害滅口、身負重傷的傳聞,望陽君不敢怠慢,親自寫了密函送抵西梁大京。
西梁王得信之後自然震驚不已,王后更是痛哭失聲:「可憐我們藍珠,身處異國深宮,就這麼糊里糊塗沒了性命,咱們竟被瞞在鼓裡,一直以為她是病逝!大隆君帝欺人太甚!還有顥西這孩子,也不知現在究竟如何,傳言他可是身負重傷,大隆皇后如此歹毒,哪裡能容顥西安好,陛下,可不能就此作罷,大隆再是強盛,可我西梁也不是這般好欺!」
金元公主也有勸諫:「祖父,姑母是我西梁公主,這事必須得問大隆一個清楚明白,若真是皇后下的毒手,即使她是大隆國母,謀害妃嬪皇嗣、有傷兩國邦交,又何能何德得享尊位,西梁當修國書派使大隆,為姑母討還公道。」
可是關係國政,必須通過三盟政會,瀾江公與胡氏寒江公都持反對意見,認為這事只是傳言,並不確鑿,為此與大隆傷了和氣更非明智之舉。
伊陽君自然是要支持西梁王,認為這事既有三皇子在建昌府當眾聲明,必然不是空口之談,再說遣使也並非興師問罪,不過是代表西梁的態度,若西梁毫無反應,對藍珠公主之死不聞不問,才是大損國威。
政會議案上,瀾江公毫不給兒子留臉,拍案冷笑說道:「慶玉轉,你先顧好你自己,聽說這時你連公主府都不能涉足,有什麼顏面談及國政,東華公主不過就是禮待那兩個滕妾,她是大隆公主,自與我西梁貴婦處事有所區別,你竟心生狹隘,因為幾句閒言碎語就與公主生了隔閡,得罪了公主,連家事都沒理順,我看你還是遞了辭呈,別佔著盟會議案一職。」
這話簡直說得伊陽君抬不起頭來,滿面紫漲。
原來安瑾嫁入西梁,並沒有住進慶氏宗家,西梁王為了顯示對大隆公主的禮遇,特賜了公主府,新婚之初,安瑾與伊陽君尚且相處融洽,琴瑟和諧,不過多久,卻傳開了東華公主待兩名滕妾甚為「體貼」,特許那兩人出入自由,貼身侍候伊陽君的傳聞,於是伊陽君立即淪為西梁貴族的笑柄,說他不得東華公主的情意。
伊陽君顏面大傷,遂提醒安瑾要入鄉隨俗,不可對滕妾太過禮遇,安瑾卻不以為然,說兩個滕妾是她的表姐妹,怎能苛待?夫妻倆因而爭執起來,安瑾竟再不讓伊陽君涉足公主府。
這一年間,倒是慶氏宗家與東華公主府來往密切,政務上也常與安瑾商議。
三盟政會僵持不下,西梁王的使臣就遲遲未能成行,卻在這時,望陽君忽然親自送了三皇子抵達大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