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九十一章 黃氏「錯識」,張大不蠢 文 / 剎時紅瘦
利大舅封爵拜候的熱情並沒有被張東家的小心警慎挫敗,兩人才到一處確定不會被人聽了牆角的所在,利大舅便將事情始末激動不已地用他那抑揚頓挫的語氣「生動」表達。
原來就在這日清早,利大舅的家裡迎來了貴客登門,正是左相府的總管,邀約了利大舅往城郊一處樂苑,陳相已經候在那處。
收買人命的事關係重要,陳相自是不放心交給下人操辦,便是三爺四爺出面也不夠份量,他這才親自出馬。
當然是要許以重利——陳相順便表達了對於衛國公慢怠姻親的「憤怒」,與對利大舅始終不得機會入仕的同情。
緊接著就說服利大舅行害命之事,同時沒有忘記暗示這其實是天子授意,萬萬沒有風險。
對像自是吳籍,陳相的意思是讓利大舅安排一個美伎,先與吳籍「結識」,再將他引去朝暮館,只消說服張大東家,結納個相府安插入內的小夥計,至於落毒之事皆由那夥計下手,其餘事宜利、張兩位再不用操心。
「陳相一再擔保,這事並無半分風險,就算驚動官衙,察到的兇手也是相府的人,到時,那小夥計會供出永昌候府收買,與咱們沒有半點關聯。」利大舅顯然是下定決心要動手了:「再有,我也聽人議論,聖上對衛國公府可甚是忌憚,早晚得收拾,咱們到時可落不著好,這麼些年,也沒佔著蘇家的便宜,到頭反而被他們牽連得家破人亡!與相府有了這層關係,才能保住榮華富貴。」
利大舅的愚昧貪婪與張明河的野心勃勃自是被黃氏看在眼裡,這兩個人選是由她「舉薦」給太后,張姨娘如今還在莊子裡「思過」,而張明河又一直被衛國公疏遠,黃氏以為他們兩個勢必會對國公府暗暗懷怨,又都是無利不圖之輩,只要陳相許以重利,有這麼肥美的誘餌,魚兒勢必上鉤。
但陳相為了穩妥起見,還是隱瞞了關鍵環節——那小夥計要供出的真兇可不那麼簡單。
其實黃氏預料原本不錯,利大舅的確愚昧貪婪,張明河也當真無利不圖。
但黃氏對張明河還是不大瞭解。
他雖愛財重利,卻並非頭腦簡單之輩,當年因為張姨娘的事受衛國公府厭惡疏遠,這個沉痛的教訓一直被張明河謹記於心,眼下的他,已再不似當年那個心浮氣躁的少年。
利大舅把事情一說,張明河就咂摸出來事情絕非這麼簡單。修真門派掌門路
甚至不需他們親自動手殺人污陷嚴家,將來就能位及顯要?
左相府的確不可小覷,那永昌候府就是軟柿子不成?任由一個小夥計就能污篾定罪?到時朝暮館與他這個東家逃得了關係?就算這事是天子在後頭策謀,也沒有這般輕易,天子倘若真能不問是非稀里糊塗就了斷命案,讓永昌候府入罪,哪需這般麻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聖旨一下,永昌候府便會倒霉。
這便說明,天子眼下拿永昌候府莫可奈何。
可為什麼偏偏要拉他與利大舅淌這趟污水?左相府要找個酒樓安插進夥計,也就是動動手指頭的事。
這話也就只能哄利大舅這頭豬!
張明河覺得事情嚴重了,陳相擺明是要將衛國公府拖下水來,他與利大舅的共同點,不就是衛國公府的「姻親」麼?想必陳相其實不怎麼看得上他,關鍵是在利大舅,因為他張明河僅僅只是個姨娘的兄長,實在算不上衛國公府的姻親。
但拖他下水無疑更會讓衛國公府百口莫辯。
更關鍵的是,陳相分明不放心讓他們下手,而要「親自殺人」,又是這般語焉不詳遮遮掩掩,說明什麼?
陳相根本信不過「同盟」。
只要那個什麼吳籍一死,自己與利大舅必遭滅口!
這事情報官是行不通的,如果拒絕陳相也是為時已晚。
只有一個選擇……
張明河須臾之間就理清了思緒,拉了一把手舞足蹈的利大舅,但那提醒的話只在舌頭上滾了一圈,又被他吞嚥回去。
「這事確是穩賺不虧的划算買賣。」張大東家到頭來卻又是這眉飛色舞的一句。
兩人都沒想到,早在吳籍出現京都之前,他們已經被楚王府的耳目盯上了。
是以,左相府的總管才找上利大舅,將人帶去樂苑,虞渢立即就得到知會,當然也掌握了利大舅才從樂苑出來,就迫不及待去了朝暮館的事。魂者傳說
「果然如此。」虞渢指尖輕擊書案,搖了搖頭:「岳丈只以為張、利兩個是桶爛泥,這些年一直沒怎麼理會,雖沒把他們當做正經親戚,但旁人眼裡可不是這樣。」
書房裡只有三人在坐,一個是衛冉,一個是古秋月。
古秋月先就蹙眉:「可惜沒法察明陳相究竟要利用這兩個如何行事,要不在下去套套利大爺的話,我與他還有幾分交情。」
「不用察。」虞渢唇角一揚:「猜也能猜到,陳相只是利用這兩人罷了,朝暮館勢必會是吳籍葬生之地,真兇不是利大的美伎,就是張大的夥計,到時察明真相,兇手一定是得了這兩個的收買要脅,殺人嫁禍,污篾永昌候府。」
古秋月仍有不解:「據在下瞭解,張東家也就罷了,利大可不是什麼老實人,而這事也定會鬧去宮裡,免不得動刑,利大必受不住,陳相就不怕利大把他招供出來?」
衛冉搖頭:「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這兩個必遭滅口。」
虞渢也說:「此事目的根本不是要讓永昌候府或者衛國公府入罪,張、利兩個一死,單憑伎子與夥計的證辭,不足以證明衛國公府殺人嫁禍之罪,但太皇太后勢必會這麼懷疑,越是不能定論,人的疑心就越是不會消除。」
倘若說這事還不足以讓慈安宮與蘇家反目,但太皇太后一旦生疑,接下來就不會力保旖景,極有可能默許天子追責,強迫楚王出婦,這般一來,大長公主更會對慈安宮懷怨,與嚴家就算不是勢不兩立,也各不相干,天子便能分頭擊破。
「眼下是該提醒衛國公留心了。」衛冉說道。
虞渢卻又蹙眉:「要阻止這陰謀不難,難點在於怎麼讓太皇太后得知天子的步步緊逼。」
他還沒想到對策,便再得耳目稟報——張明河去了衛國公府。
自打京衛指揮使司裡有了黃陶這麼一位「得力助手」,衛國公肩膀上頭就輕鬆下來,樂得讓黃陶兢兢業業、上竄下跳,衛國公完全沒有「架空」的憂慮——京衛原是天子直系軍隊,長官本應由天子任命,既當今天子更信得過黃陶,衛國公也不想貪權不讓,他又不想造反,死死把著京衛並無益處,再說就算他想造反,也不可能振臂一呼,就能讓京都各衛聽令行事,隨他攻入宮城。霸愛,心機嫡女
各衛指揮雖對衛國公十分信服,但他們仍是天子將領,必須依皇命行事,只要當今天子不似東明哀帝那般搞得人人不安,個個思反,禁軍受將領振臂一呼逼宮弒君絕無可能。
換而言之,就算黃陶眼下任了總指揮使,更加沒有這般人格魅力,衛國公實在不明白黃陶作為天子信臣,卻費心籠絡各衛指揮究竟圖個什麼。
總之,衛國公表示對於每日申時就能從衙門脫身,尋舊部知己品品香茗喝喝小酒,或者回府與比他更加清閒的三弟切磋切磋棋藝,討論討論時政的悠閒生活甚是滿意。
壓根沒發覺他的女婿之一已經在暗暗策劃把皇帝拉下龍椅的事,他在京衛的影響甚是重要。
且說衛國公這日下值,照例與幾個舊部找了個酒肆小酌一番,傍晚時分到家,依然不往已經冷落多年的和瑞園,正打算去遠瑛堂問安,還沒進垂花門,就被門房一溜小跑上前阻止了。
「張明河來了?」衛國公甚是疑惑,自打他明確表達了「絕交」之意,張明河就算要見張姨娘,回回也都只是讓門房通稟黃氏許可,從不敢請見他本人,衛國公抬眼去看落日——今日這日頭依然是往西邊落下的呀,怎麼「恩斷義絕」多年的故舊忽然就厚顏求見了呢?
衛國公儘管有些不滿,但因為他還知道張明河的脾氣,猜疑著不定是有什麼要事,否則他也不會自找恥辱,且聽他有什麼話說。
這一個決定相當明智,衛國公在聽完張明河細訴陳相的「收買」後,額角頓生冷汗。
千防萬防,竟然漏了「自家親戚」,險險就讓陳相得逞。
慶幸之餘,衛國公不免十分佩服已經去世的父親,當年他老人家為張明河脫籍,並資助從商,衛國公大惑不解,父親卻笑道:「誰還沒做錯過事?張大郎也非一無是處,就是急功近利一些,這些年看他也算腳踏實地,又很有些見識,你不信他,乾脆就別留在府裡,給他一個安身立業的機會,不求他回報,總比結怨要好。」
事實證明,張明河果然並非利大舅一類。
不過衛國公很快明白他是虛驚一場,因為張明河才走不久,楚王又來拜訪,衛國公尚未開口對女婿細訴這件大事,虞渢便問了一句:「岳父,張東家將陳相的詭計告訴了您?」r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