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華九大古樂器﹙一﹚ 文 / 戰靈子
ps: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都被廣泛地應用。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鼓的化內涵博大而精深,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明。俗可以是民間的歡慶鑼鼓,可以進入廟堂祭祀和宮廷宴集。從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銅鼓,一直發展到種類繁多的現代鼓,鼓是最為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
一、鼓
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都被廣泛地應用。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鼓的化內涵博大而精深,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明。俗可以是民間的歡慶鑼鼓,可以進入廟堂祭祀和宮廷宴集。從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銅鼓,一直發展到種類繁多的現代鼓,鼓是最為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有觀點認為,最早的鼓應該是由遠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來,出土的陶鼓證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有了陶鼓的製造。陶鼓又稱土鼓,是用陶土燒製成鼓框,再蒙上動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國以瓦為框製造陶鼓的傳統。沿襲了很久。鼗鼓(即「撥浪鼓」)是從西北邊遠地區傳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傳入我國。在唐代廣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質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為鼓材的。
鼓的出現比較早,從如今發現的出土物來看,可以確定鼓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為例)。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各種戲劇、曲藝、歌舞、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鼓的結構比較簡單,是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鼓皮是鼓的發音體,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經過敲擊或拍打使之振動而發聲的。中國鼓類樂器的品種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二、笙
結構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體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連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構成。
一般宮音管(也稱「上筩」或「修撾」)居於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長短排列外觀如鳳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稱「孤篠」),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長方形音窗(也稱「內開穴」)從簧片至音窗的實際距離為耦合振動的有效管長。簧片的音高依據簧舌尖上點粘蠟珠的大小來調節。先秦以來,笙的形制變化很大,漢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蘆竹或紫竹製作。簧片用竹製作,笙斗用瓠製作。漢以後,簧片漸改用銅製。隋唐時期的笙斗改用木製,笙斗周圍髹漆繪花紋。近現代產於蘇州的蘇笙和河南的方笙用木鬥,產於山東的笙開始用金屬笙鬥。先秦時期的笙管數為十二∼十八根,至唐宋時期,笙管增加到十七∼十九根。
1、發音原理:
發音原理:笙的基本結構是把簧片用蠟封粘於笙管(也稱「苗管」或「笙苗」)下端笙腳上,並插於笙斗中。
《爾.釋天》:「大笙謂之巢。」晉.郭璞註:「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每根笙管下端近斗處都有一個指孔。吹奏時,根據取音需要,按住這根管下端的指孔,並通過吹嘴(也稱「咮」)吹氣或吸氣來策動簧片與笙管內空氣柱產生耦合振動而發音。
笙管上鑲嵌銀絲來標識音高。
《新唐書.禮樂志二十二》:「銀字制笙,以銀作字,飾其音節。」
2、使用材質
使用材質:笙簧:古代用竹製,現代多用響銅;笙苗:多用紫竹製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製笙腳以裝簧片;
3、樂器特色
樂器特色:古老的中國樂器,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目前所知的笙的最早實物是曾侯乙笙,共出土6個,笙管數不盡相同,有十二、十四、十八管三種。簧片用竹製,瓠身漆成黑底繪有精美紋飾,距今已二千四百多年。笙與竽屬同類樂器,竽的管數相對比笙多,為二十二∼三十六根。漢以前,笙和竽在宮廷中佔居重要地位,而竽相對更受重用。笙和竽都由笙師掌教。
笙斗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斗改為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斗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為銅製。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絃樂隊裡,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4、歷史沿革
笙,是中國漢族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殷代(公元前一四零一——前一一二二年)的甲骨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
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只用於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史記補三皇本記記載:「女媧氏風姓,有神聖之德,代宓儀、立號曰女希氏,作笙黃。」可之,女媧當時並無笙,只作笙中簧,此時的笙簧許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諸朝代,發展以數根的竹簧之管參差插入葫蘆之干殼內製成(今雲貴邊疆的苗、傜民族,仍存用此種笙)。
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一四零一∼前一一二二年)墟甲骨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呂氏春秋.仲夏紀》高繡註:「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