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32章 緣由 文 / 李好

    見到小姑子高興,是以前的情分,現在要是她首先不顧情分,那也別怪她不客氣了!

    於是黃老爺聽了也很不爽,他本來不打算理會這個妹子的,畢竟男人和女人,有什麼話可說的,可是這事兒已經觸及到黃家的利益了,他再不管管,真的讓這個妹子在林州做出什麼丟人的事兒來?

    「怎麼是丟人的事兒呢?我做什麼了?」壽山伯夫人不承認自己做了什麼事兒了。首發哦親她對人是熱情了一些,可是對方是知府夫人,熱情一點兒,也沒有壞處不是?

    「你別不承認,你是我黃家出來的,真要做出什麼損害黃家利益的事兒,再不說實話,以後每年黃家再有不會給你送你那份年禮了。」黃老爺直接出殺手鑭。

    壽山伯夫人之所以只生了個女兒,卻能在壽山伯府站穩了腳跟,那跟黃家每年送過去的年禮有很多的關係。

    這京城裡的貴勳之家,都是傳了好幾代的,除了子孫爭氣,每年都有出息人物的,其他的,因為幾代傳下來,子孫繁衍眾多,而又不知道開拓家業,於是分的人越來越多,加上都是花錢的祖宗,很多人家裡的家底都已經空了。

    壽山伯府,也就是聽著好聽罷了,銀子卻是越來越少。

    而黃家每年送到年禮,可是能解決很多困難的,所以壽山伯夫人在婆家才能腰桿子硬。

    要是黃家真的不給這個年禮了,那她在壽山伯府還能有什麼依仗?不得被人欺負死啊。

    「別,別,大哥,你不能這樣對我,我是你親妹子!」壽山伯夫人說道。

    「別給我說這些有的沒有的,你到底說不說實話?」黃老爺的耐性都快用完了。

    壽山伯夫人咬著牙說道:「我說實話還不行嗎?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看中了趙夫人家的姑娘,想著能把她給我們敬愛世子爺娶回家去。這也是好事兒啊,到時候我們黃家就和趙家成了姻親,不是很好的事兒?」

    「到現在你還不給我說實話,你想娶趙家的女兒當兒媳婦,你們家世子都是要娶親的人了人家趙家的姑娘才十來歲,就是要嫁人,也得五六年後,你們家世子等得起?你們家伯爺願意等?」誰娶親不是娶個年齡相當的?

    再說了,「你平白無故的就想娶人家趙家的姑娘,可別說你是為了黃家,說這個也太假了。」要是她說,想要找一個和她關係親近的人當兒媳婦,畢竟世子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她自己又沒有兒子,到時候怕老了,被人欺負所以想找個娘家的侄女兒當兒媳婦,他還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麼急的跑過來,竟然是為了趙家的姑娘,這怎麼說,怎麼不合理。

    難道是因為趙家有什麼事兒?或者趙家有什麼大造化?

    反正今天壽山伯夫人不解釋清楚,黃老爺是不肯罷休的。

    「哎呀,大哥,我說還不行嗎?我這還不是為了你外甥女?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總不能讓她不好過不是?這次跟來的兩個少年,其實呢,一個是廉王府的二公子,一個是平王府的世子。我和伯爺早就看中了平王府的世子了,想把女兒許配給平王府的世子,誰知道從宮裡得到的消息,似乎皇上有意想把找趙知府的女兒許配給平王世子。我一打聽,這趙知府不是在林州嗎,是我的娘家,我又這麼多年沒有回娘家了,正好,就帶著女兒和世子回來了。」

    「所以你想著,趁消息沒有傳過來,先把趙大人家的女兒許配給你家世子,就沒有人跟你搶平王世子當女婿了?」黃老爺說道:「荒謬!宮裡的事兒,怎麼就那麼容易被傳出來了?再說趙大人的女兒才十來歲的年紀,就是要賜婚,也不是這個時候,起碼也得五年之後,你可倒是好,聽風就是雨,就這樣不管不顧的來了,還做出這種讓人誤會的事兒!」

    「我哪裡沒有打聽清楚?要不然,怎麼我半路上遇到了這兩個人,他們還非要跑到林州來了?不就是因為想看看趙家是什麼樣子嗎?」

    她怎麼胡說八道了,這都是有事實依據的。

    「人家會以為一個還不是事實的事兒,就跑到林州來看人?你以為大家都是吃飽了撐的?簡直是荒謬!你說你是從宮裡聽來的哦消息,那我問你,是從那個人那裡打探的消息?」

    壽山伯夫人道:「我家不是有個族妹進了宮,是她給傳遞的消息,說是皇上喝醉了酒,自己說的。」

    黃老爺簡直不敢相信,就因為這樣,自家妹子就興師動眾的?

    他記得壽山伯是有姑娘進宮了,不過據說份位低的很,好像只是個貴人之類的,就這樣的人,伺候皇上,聽了一句醉話,就當成了真?

    何況,皇上說的醉話,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呢,這就當成是正經事兒了?

    簡直是太胡鬧了!

    「那我問你,你過來林州,你們家伯爺知道不知道?他反對不反對,你做出這樣的決定,那可是他的兒子要娶兒媳婦,總不會一句話也沒有吧。」

    壽山伯夫人說道:「我們伯爺自然是同意的。而且還雙手贊成呢。」只要女兒以後能成為平王妃,加上據說這個趙大人還是溫閣老的器重的弟子,手上也有實權,娶了人家的女兒當兒媳婦,他巴不得呢。

    「哼,你們同意,人家同不同意,都兩說,我可是聽說了,趙家和田家關係一直很好,說不得私底下就已經定下來了,你在這裡忙活,別到時候成了一場空。」

    「怎麼可能,就是定了親,那怎麼比得過我們壽山伯府,那可是以後的伯夫人!」

    你們壽山伯府不過是個空架子,誰看得上?黃老爺不屑,最後說道:「別給我弄什麼ど蛾子,不然你這年禮,以後我真的不朝京城裡送了。」

    而黃太太知道這裡面的內情,不由的詫異的說道:「這是怎麼說的,趙夫人的女兒都還小呢,再說,也沒有從京城裡傳來什麼風聲,說皇上要給趙夫人的女兒賜婚那。這賜婚,難道問都不問人家一句,要是人家都已經定親了呢,這要賜婚,豈不是拆散人家的姻緣?」皇上也不是那麼傻,總要在賜婚前,讓宮裡的皇后或者太后,把人家的夫人叫進宮去,然後問是不是有婚配了,如果有了,誰也不會那麼的不識眼色,非要把人家的好好的姻緣給拆散了,那樣不是喜事兒,法兒成了壞事了。

    就是她這樣的都知道這個情況,怎麼自家小姑子這麼沉不住氣,就跑過來了?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兒一樣。

    還有那個妹夫,也是眼皮子淺的,你以為你是壽山伯府,人家就急巴巴的什麼都不考慮,就同意了?

    趙夫人家裡對兒女都心疼的不得了,打聽了壽山伯府的情況,怎麼可能把女兒嫁進去?

    反正,這事兒怎麼看怎麼不成?

    而且,「老爺,這皇帝賜婚的事兒要是真的,咱們這個妹子,還非要搶先把婚事給截過來,你說皇上要是知道了,他能不惱怒?真以為憑著宮裡的枕頭風,就能一點兒事也沒有?」

    以前還沒有覺得小姑子是個蠢的,怎麼嫁到壽山伯府這麼些年,就變得這麼蠢了?那不是自掘墳墓嗎?

    真要是有個賜婚的事兒,避嫌都來不及呢,還這麼的上趕著,那不是和皇上做對嗎?你說你事先不知道,只是回娘家探親,見著人家姑娘好,所以才把婚事定下來的,可是皇上是傻子嗎?

    你一個女人,玩的過人家皇上?

    黃老爺說道:「我已經警告她了,再說,這賜婚不賜婚的,我看不靠譜,趙大人自己有人脈,要是知道賜婚的事兒,一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了,我只是覺得,賜婚的事兒不可靠,說不定是以訛傳訛。根本就沒有那回事兒。」

    其實黃老爺還真是猜對了,人家皇帝是喝醉了,不過是說過賜婚,但是人家說的是,等趙水生家看中了哪家的兒子當女婿,他到時候就給賜婚,後來又說了,平王世子也到了要賜婚的年齡,於是那位貴人娘娘就聽成了要把趙知府的女兒賜婚給平王世子。這耳朵,還真是聽得『准』。

    可不就是胡說八道嗎?真是沒有好的耳朵,就不要傳這些消息,不然真的會害死人的。

    至於趙水生,他自己在唉京城,肯定也有人脈,打聽清楚了,京城根本就沒有什麼事兒。

    而且,他女兒的年齡根本就不到,怎麼也輪不到給她賜婚,再說,皇上和自己的小老婆之間說的話,他還真沒有打聽到,那個貴人自己傳了話給娘家,可不是跟別人也說的,畢竟要是傳開了,那她自己就倒霉了,所以除了壽山伯夫妻兩個知道,也就是這位貴人知道,還自以為這個秘密就是三個人的秘密呢。

    黃太太簡直要氣死了,本以為那小姑子消停了,誰知道竟然又上人家趙家的門了,聽說還帶了一個媒婆去,這是不到黃河不死心那。

    黃太太帶著黃大奶奶急急忙忙的朝趙家趕去,生怕到時候弄得不愉快。

    只是等他們趕到的時候,自家那小姑子那聲音大的,他們在門口都聽得見,「怎麼可能?你家姑娘才多大啊,怎麼會定親了?你該不是誆我吧。」

    李梨花說道:「這種事兒,我有必要騙夫人您嗎?我們哈田家從京城的時候,就一直交好,兩家的大人也早就有了默契,要不是因為在京城的時候,孩子們都那麼小,我們早就定了娃娃親了,誰知道我買你兩家的緣分這麼好,到了外地,竟然還能在一起為官,雙方的孩子都是熟悉的,我們當父母的也放心,這不就直接定下來了,不過,也像夫人你說的,孩子們都還小呢,我們也不想張揚。再說,這種事兒有必要騙了你們嗎?結親就是結親,我難道還能拿女兒的終生大事開玩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