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39章 意外出現 文 / 李好

    大家都希望趙大人能在林州多任幾任,可是趙大人卻只任了一任,就要離開了。喜歡網就上。

    這也不是趙水生能夠控制的住的。

    趙水生離開的時候,林州城機會大部分的人都來相送,而且那在下面的長平縣的老百姓也過來相送。他們沒有忘記,當年是因為趙大人,他們長平縣的老百姓才不至於活不下去。

    趙大人是他們的再生父母,這幾年,賦稅從來都沒有增加過,反而在有天災的時候,都免了不少,這樣的好官,老百姓哪裡不尊敬?

    老百姓們十里相送,當官的能做到這一步,也是很可以的了。以後就是對後輩提起來,也是可以誇獎的資本!

    趙水生踏上了馬車,和林州的老百姓告別,遠遠的離去了。

    瑜哥兒現在能走路了,可是還不能說話,李梨花暗地裡有些著急,田太太道:「有的孩子兩歲多才開口說話,瑜哥兒這樣正常。」才一歲多點呢。

    李梨花說道:「我看他是能說話,只是不想說話。」因為不說話,別人都能給他辦好了,他不說話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就不說話。

    田太太說道:「這怎麼可能?難道還憋著不想說?我看你是想多了,孩子們早晚會說話的,也不急於這一時。」

    兩家一起離開的,田大人一點兒也沒有因為趙大人受人尊敬而覺得嫉妒,這是趙大人應該的。

    李梨花笑著說道:「以後得稱呼你為田夫人了。」正四品的誥命,是可以稱呼為夫人了。

    田太太,也就是田夫人聽了笑道:「呵呵,沒想到我也等到這一天了,被人太太太太的叫,感覺我都老了好多。這下子,我在妯娌面前也都能抬起頭了!」

    她家兩個妯娌,誥命一個跟她一樣高,一個卻沒有她高,她再也不是那個墊底的了。

    以後回到老家,她也不會再做鵪鶉了。

    就是兒女們也能揚眉吐氣了。

    想當年,自家丈夫一直在翰林院熬著,連個正七品的官都沒有,每次回老家去,都覺得低人一等,現在好了,真正是翻了身了。

    兩家選的宅子,是一個大宅子分成了兩個宅子的,原來是一個皇商的宅子,只不過後來這個皇商犯了事兒,宅子就被充公了,像他們這樣的,就可以從官府裡直接買回來。價格也公道,還不會有什麼官司纏身。

    這也算是朝廷對官員的一種優待了。

    「聽說跟江南那些園林差不多,亭台樓榭,假山湖泊都有。還挺大的。」

    李梨花點頭,也不再是四四方方的幾進幾進的,處處都有景兒。在京城和林州,買的宅子都是有正房,廂房,然後前前後後都是一樣的格局,所以就成了好幾進,這次的宅子是一個院子,一個院子的隔著,每處院子種的花草都不一樣。

    有的是種了竹子,有的是種了花,總之,看個人的喜好選院子。

    「就怕皮小子們更無法無天了。」一個人住一個院子,這還不鬧翻天那。

    「小子們,調皮一些好一些,這樣才活泛。」

    他們在中間,只在一個驛站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趕一趕,就可以到安州了。

    只是沒想到遇上了下雨。

    西南這一片,天氣冷了,不下雪,反而下雨,雨勢還越來越大,早上起來都沒有停。

    因為不趕著時間,所以大家就決定了,等雨停了再繼續趕路。

    這個驛站的驛官只帶著兩個手下,不過卻很會說話,見到了公文上的內容,知道這二位是兩個大官,這態度真慇勤,簡直是讓一般人受不了。

    不過,趙水生和田大人都穩坐釣魚台,沒有多久就從這驛官的嘴裡問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驛站的飯菜不能說是好的,不過在途中,也就將就著了。

    西南這邊山多,等雨停了,就有人直朝這邊跑過來,那驛官呵斥道:「都幹什麼呢。這邊是驛站,閒雜人等不能過來!」只有朝廷命官,或者替朝廷辦事兒的人,才能在驛站住呢,一般人都不能進去的。

    當然,如果富商們出得起銀子,也是可以例外。

    「不得了了,前面的山塌了,把路給堵住了!」

    下雨了,這山上的土有的就會被衝垮,然後就從山上下來,把路給堵住了。

    趙水生一聽,就讓人問話去了。

    「有沒有人員傷亡?」如果當時有人在,那豈不是正好被衝到了?

    那些人都搖頭,不知道有沒有死人了。不過有個人卻是在最前面的,他說道:「有幾兩馬車個壓倒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真是造孽!」

    趙水生和田大人商量了一下,讓家丁們帶著人過去看看,是不是有倖存的人,然後再讓人去把地方官那邊報信去,這種事兒,也只有地方官管的才更有效果一些。

    大家看著趙水生這些人,這麼有氣勢的,還是在驛站的,肯定是當官的。

    田太太只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幸虧咱們沒有急著趕路,不然真的,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想想都一陣後怕啊,那條道,也是他們要走的。

    過了半個時辰,就已經有了結果了,那馬車下面果然是死了十來個人,只有兩個人還活著,不過也受了傷,是一對母女,這邊所屬的縣太爺也親自過來了。

    見到趙水生,那縣太爺不由的一愣,「趙兄?」

    原來這人是以前的馬舉人,這幾年後,自己努力,考上了進士,然後托人托關係的,就到了這個地方當了個縣太爺。

    馬縣令對趙水生只有感激的份兒,當初要不是他幫著找了京城的書院,他也不會在後來的會試中,能進了二甲,如今還能當上縣太爺。

    「原來是馬兄,我們是從此地路過,遇到了這個事兒,你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表示自己不會插手。

    馬縣令聽明白了,然後就去忙活了。

    那被救的母女二人被帶到了驛站,小姑娘收到了驚嚇,整個人都木呆呆的。

    李梨花他們知道的是,這兩母女是跟著丈夫一起去安州的,她丈夫是做生意的,這下子好了,丈夫也被壓在了馬車下面死掉了,僕人也沒有一個逃脫。

    李梨花因為考慮到有倖存者,所以早就讓人請了大夫,那大夫給這母女二人看了病,只說是受驚過度,需要安神,其他的倒是不嚴重。

    田太太看著這母女二人,就覺得可憐,好好的一家子,就成了現在這樣,天災比**,更讓人難以接受。

    「不看別的,也得看在孩子的面上,現在孩子就只有你一個親人了,你要是不好了,她以後怎麼辦?」

    田太太安慰這個女子。

    李梨花說不出這麼安慰人的話,不過讓楚楚過去陪著這小姑娘,因為這小姑娘和楚楚年紀差不多大。小孩子更親近一些。

    那女子好不容易才反應過來,這反應過來,一下子就大聲痛哭,田夫人說道:「哭出來就好,哭出來就好。」哭出來,這口氣就出來了。

    「謝謝兩位夫人,你們的大恩大德,馮氏永生難忘。」

    因為馮氏的丈夫和僕人都去世了,加上又不是有人故意把人害死的,所以這事情也很好解決,官府出面,幫著把馮氏的丈夫的屍首給裝殮了,接著就是要送回去了,馮氏本來就是和丈夫去安州的,可是他們的老家卻並不是安州,孤兒寡母的,要送丈夫的棺木回老家,也不是個事兒。

    趙家這邊準備派幾個人幫著送回去,馮氏卻搖頭,「相公的老家也沒有人了,我們也決定以後就老死在安州,在安州也買的有墳地。」

    馬縣令說道:「既然這樣,本官就派幾個捕頭,跟著你一起送你丈夫會安州。」

    馮氏說道:「我一個婦道人家,跟著官差一起,豈不是讓人說閒話?」

    那怎麼辦?她的下人也一個沒有了,李梨花說道:「從我們這邊抽出幾個婆子過去,陪著她一起回去吧。」

    馮氏倒是想跟著這兩家人一起回安州,不過到底是帶著丈夫的屍體,跟著一起走也不現實,於是只能同意這麼辦。

    馬縣令把馮氏等人安排好了,也送走了,對趙大人說道:「下官叨擾大人了,大人有空,不如去縣衙住上幾天如何?內人也挺想念夫人。」

    「這倒不必了,我們晚上一天,就出發,道路都清理好了沒有?這樣的情況,是不是還會發生?」

    馬縣令說道:「已經讓人在一路上排查了,沒有再發現問題。發生問題的路段,是因為不知道誰私底下把幾棵老樹給砍了,還連根都挖了出來所以才導致了現在這個情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