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84章 朝賀 文 / 李好

    按說,應該是長房發達一些更好,免得以後有矛盾和衝突,可是到了他們這邊,偏偏是二房更發達一些。就愛上網……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京城這邊的習俗,是年三十晚上吃團年飯,不過趙家在老家那邊,都是三十中午吃團年飯的。

    以前,二房去外地的時候,這邊留在京城裡,就照著京城的規矩,也是晚上吃的團年飯。

    不過今年,因為大家人都到齊了,老爺子也想著按照老家的規矩,年三十中午吃一吃團圓飯。

    只要不是過分的要求,大家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所以,今年趙家就是中午的團年飯。

    老趙頭帶著兒子和孫子們還有張大伯和張大爺坐了一桌,幾個兒媳婦,帶上何蓮和楚楚是另外一桌。丫鬟們陸陸續續的把菜給上好了,然後才開動起來。

    過年團年,如果是那些講究的人家,還會請戲班子來唱戲。

    過年的時候,那些很出名的戲班子,早就被人訂好了,能在年三十晚上定到戲班子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家,剩下的人家,或者是年初幾能請到人。

    還有的人家,是自己家裡都養的有戲班子,到了這種場合,就是自家的戲班子出力的時候。

    還有的人家養的是家伎,這個時候,出來跳舞唱曲,更是方便的很。

    要說趙家現在,也不是養不起戲班子,不過,他們自家人人口就少,而且也不怎麼喜歡聽戲如果是尋常有喜事兒了,請人來唱兩場,也還可以接受。

    可是,如果要花錢養一班戲班子,那老趙頭恐怕要瘋了的,因為覺得這就是純粹的浪費錢。

    至於請人聽戲,大過年的,大家都聽戲,都已經膩歪了,所以請不請都無所謂了。

    家裡的主子們圍了兩桌吃飯,也不用下人在一邊伺候,多年養成的習慣,老趙頭覺得有旁人在身邊伺候著,還不覺得自在。

    再說都是一家子在團年,要這些下人在旁邊幹啥?

    因為張大伯是客人,按照張芸兒的輩分,也和老趙頭是同一輩的,所以自然跟老趙頭做到了上首。

    酒自然是少不了的哦,不過趙土生怕這老趙頭喝酒喝多了,又跟以前一樣撒酒瘋,所以這次拿的酒都是那種很淡的酒,大過年的,要是老趙頭弄那麼一處,還當著親戚的面,那可就不好看了。

    張大伯笑著說道:「老哥哥真是好福氣啊,我侄女兒能嫁到你們家,那是她的福氣!老哥哥幾個兒子個個能幹,不知道老家的人多少羨慕老哥哥您呢。」

    老趙頭被說的心花怒放,確實是這樣,在老家,現在提起趙家莊的趙家,那誰不是羨慕?

    雞窩裡飛出了金鳳凰,都說趙家莊那邊風水好呢,要不然怎麼就這裡出了個大官?

    現在還有不少有錢的人家,都想著在趙家莊蓋房子呢,等空閒的時候,去趙家莊住一住,也沾一沾這好的風水,說不定子孫們就有了那個福氣呢。

    「張老弟也是有福氣的,家裡家大業大的,我們以前的時候,可是過了不少苦日子啊,有時候連頓飯都吃不飽,家裡只能喝稀飯。」

    眼看著老趙頭要憶苦思甜了,趙土生忙把話題接了過去,笑著說道:「這不,現在日子過好了嗎?爹,你和大伯也喝一杯,今天可是年三十呢。」

    張大伯也舉起了杯子,想要和老趙頭喝一杯,他算是明白了,這位親家公真是不能多說話了,不然就可能壞事兒。

    被這樣一打岔,老趙頭就喝了一口,還想說以前過的苦日子,想說,現在的日子太過鋪張浪費,不過張大伯是做生意的,能察言觀色,知道大家都不喜歡聽這些個事兒,於是很快的就轉移話題,說了些別的。

    相比較而言,女眷這邊倒是很輕鬆,因為沒有什麼矛盾衝突,也沒有什麼長輩喜歡擺譜,桌子上的菜,都是按照個人的胃口做好的,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三四樣自己喜歡的菜。

    李梨花也沒有客氣,多吃了一些,想著到時候去了宮裡,還要在冷風中呆上那麼長的時間,不多吃點,都對不起自己。

    這還是她回京城了,第一次進宮朝賀,實際上,李梨花對這宮裡沒有一點兒好感,可是現在已經是正三品的誥命了,除非是病的嚴重,或者要生產了,才不用去朝賀,可是這兩樣,李梨花都沒有,所以她是必須要去的。

    又因為是第一次進宮朝賀新春,所以也不能出了岔子,以前都是她在宮裡等著這些命婦去給她請安,如今倒了個個,是她給宮裡的皇后請安。

    這個時候,是皇后出面見這些命婦的,皇上出面見朝臣,太后出不出來,都無所謂,因為太后這種身份,屬於退居幕後的身份,即使不出來,也沒有人說什麼,完全靠她自己樂意不樂意。

    不過,對於那些不服老的太后,肯定是要讓這些命婦們,也要一一的拜見自己,表示自己還是後宮第一人。就像當年自己那位太后婆婆,每次朝賀的時候,就非要大狀出來,生怕別人把她給忘了。

    或者是不想讓自己這個皇后得意,總是要壓自己一頭。

    不過,這位周朝的太后,李梨花也見過,所謂的面由心生,太后一看就是屬於那種還比較平和的人,和自己那位太后婆婆完全不一樣。

    因為李梨花和趙水生晚上要進宮去朝賀去,所以晚上的時候,大家都只是吃了一些簡單的,外面的馬車和轎子已經安排好,暖爐也早早的升上了,李梨花和趙水生都要按品大妝。

    三品誥命的頭飾也夠重的,不過這倒是難不倒李梨花,以前皇后那麼重的頭飾她都能端端正正的坐上好幾個時辰,三品誥命的根本不算什麼了,再說,李梨花這個身子骨比上輩子可是要好多了。

    等時辰到了之後,趙水生就帶著妻子,朝著皇宮那邊出發了。

    他們以為自己是早的了,沒想到到了宮門口,都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了,宮裡的侍衛們,需要一個個的例行檢查,畢竟安全第一,哪怕你是王公大臣。

    所以這個時候的等待就很難熬,因為這個天氣,又是大晚上,滴水成冰的。幸虧這轎子裡有暖爐,不然真能把人凍出個好歹來。

    好不容易進了宮門口,卻需要大家走著過去,在宮裡,有資格坐轎子的,那只是少數人,或者是年紀很大的誥命,像這些年輕的或者年紀不大的,是沒有那個資格的。

    而且就算是坐轎子,也只是比敝人多坐那麼一會兒,等到了地方,還是需要下轎子走的,頂多是派兩個宮女,在旁邊攙扶著。

    李梨花和趙水生在宮門口就分開了,一個是要給皇帝恭賀新春,一個是給皇后。

    就這樣,時間很快的過去,天色已經慢慢的變亮了,等李梨花被宮人們帶到了皇后升座的地方,還得在外面等著,大家需要一個個的進去給皇后跪拜行禮。

    當然,是按照品級的大小唱喏進去的。

    念叨誰的名字,誰就盡到屋子裡去。

    前面的自然是王妃公主郡主等等,然後是有爵位的誥命夫人,當然,這中間也要按照品級來念,比如這伯府夫人的品級,絕對沒有正一品誥命夫人的品級高,那麼就是正一品的誥命夫人先進去。

    等輪到李梨花的時候,她倒是還好,不過旁邊比她品級低的一些人,已經冷得快要倒下去,還咬

    牙堅持著,因為這個時候,可不能失禮了。

    事實上,給皇后恭賀新春,可不是去別處做客,輪不到你的時候,你還可以到旁邊的暖閣裡歇著,真的那樣對待皇后了,那就是大不敬了。

    於是個個都穿著最保暖的衣服在裡面,就怕到時候撐不住。

    那些才是第一次進宮朝賀的,估計是沒有經驗,不知道到底有多冷,所以就有些撐不住了。

    李梨花是和好幾個人一起,給皇后跪拜的,等太監唱喏『起』,也就被領到了一邊安排好的位置上,因為等會兒,皇后還要跟大家一起用膳,算是皇家對臣子們的恩賜。

    屋子裡是比外面要暖和多了,不一會兒就出了一身汗,不過這個場合,哪怕出了一身汗,也不能當場就要脫衣服,只能是忍著。

    身上穿的是誥命的衣服,脫衣服也不方便那,大家都端坐著,不端坐著也不行,因為頭上頂著那麼重的誥命頭飾,脖子可不得直直的?

    幸虧這樣的次數不多,不然大家誰吃的消啊。

    等所有的誥命都拜完了,皇后說了些吉利的話,就有宮女上菜,在皇后的帶領下,大家吃了起來,要李梨花來說,大家都不餓,不過裝樣子,對這些命婦們都是很容易的事兒。

    李梨花心道,這一冷一熱的,那些身體不好的人豈不是要感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