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夫妻本是同林鳥

正文 第190章 風雨欲來 文 / 李好

    「這還不是要多謝表姐當初的保媒,不然我也不能有現在的日子。」佟氏笑著說道。

    她一個不能生養的,有今天這個局面已經很不錯了,繼子對自己呢,說不上多好,但是也說不上多壞,可是該誒的尊重也不會少,就是兒媳婦,跟自己也是比較親近的,人都是將心比心,不能只想著別人對你好,而從來都不付出。

    「你這個孫女會投胎,知道你們趙家卻姑娘,就趕緊過來了。」溫大奶奶笑著說道。

    趙家可不是缺姑娘,眼看著楚楚就要長大嫁人了,這小姑娘就過來了。

    佟氏笑著說道:「這也是她的福氣。」

    佟氏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小孫女,她自己沒有孩子,嫁過來的時候,趙琪都很大了,她從來沒有養過那麼小的孩子,可是這個孫女,卻是自己看著她出生的,以後還能看著她一點點的長大,然後長大了嫁人,想著這心裡的感覺,就很奇妙。

    溫大奶奶見這個表妹並沒有因為生的是孫女,就表現的不高興,這心裡就放心了,看來,表妹真的是徹底放開了,和自己的丈夫同心同德了,不過,溫大奶奶問道:「妹夫那邊,對生了孫女是個什麼反應?」

    就怕那個表妹夫因為生的是個孫女不高興,如果是這樣,自己這個表妹可得勸一勸,看趙大人對自己女兒的疼愛,可見不是那種重男輕女的,如果他們表現的只喜歡男孩兒,不喜歡女孩兒,那說不定趙大人那邊心裡會不舒服的。

    佟氏笑著說道:「我們家老爺自然是喜歡的,只是覺得孫女兒太小了,他怕自己一使勁,把孩子給抱疼了,所以到現在都不敢抱呢,琪兒也是一樣,這些大男人啊,都是下手沒輕沒重的,等孩子長大一些就好了,現在他們抱,我還不放心呢。」

    就是老爺子有些不高興,可是老爺子不高興已經不能影響到他們什麼了。

    佟氏看望了正在坐月子的何蓮,對何蓮說道:「給你娘家哥哥那邊帶信去了沒有?」

    生孩子是大事兒,何壯已經好幾年沒有來竟成了,現在他當舅舅了,也是時候過來了。

    何蓮說道:「已經讓表給去信了,只是我這還不知道能不能趕去參加哥哥的婚禮。」

    何壯是三月份的婚禮,那時候,何蓮已經做完了月子了,她就只有這麼一個哥哥,娶親這種大事兒,她是想過去的,她從小是在鄉下長大的,倒是不嬌氣,真的要從京城回老家,也不會擔心。

    就是捨不得孩子,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佟氏忙說道:「你別擔心,孩子交給我,我保證喂得白白胖胖的。」請的有奶娘,還有伺候的人,佟氏自然是照顧的過來。

    她又是當祖母的,不心疼孫女,心疼誰?

    何蓮沒有什麼不放心的,這些年,佟氏是個什麼樣的人,早就看清楚了。退一萬步說,佟氏沒有自己的兒子,以後也要靠表哥養老的,所以她不會害自己和孩子的。

    只是沒有想到,等何蓮做完了月子,卻接到了老家的來信,信上說,何老太太不行了。

    何老太太的年歲,在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大的了,就是去世,也是喜喪,只是這樣以來,何壯豈不是又要守孝了,雖然孫子輩只用守孝一年,可是何壯的年紀也夠大的了。

    何蓮擔心自己的哥哥的婚事,真的被耽誤了,本來何壯就比她大,她現在都當娘了,可是到現在何壯都還沒有娶親呢。

    趙家的人得了這個消息,就商量出了結果,本來何壯是要成親,這邊的人就要去的,可是沒有想到,中間出了這個變故,何壯是趙水生他們的外甥,不管是成親,還是家裡人過世,這邊都需要派人過去。

    趙琪不用說,又是表兄又是妹夫,是一定要過去的,他如今當爹了,也更沉穩了,所以就要帶著另外兩方的堂弟們過去,二房和三房都是兩個兒子,大家都決定,讓各房的長子們跟過去,不管何老太太最後成不成,都需要過去。

    何老太太如果病好了,到時候還有何壯成親呢,這需要人過去,而何老太太過世,他們更是要去弔唁了。

    李梨花想著陸家想要結親的事兒,覺得讓瑾哥兒出去一趟也可以,免得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他頭上去,再說,他年紀越來越大了,以前還小的時候,都回過老家,那時候都應對的很好,李梨花不像第一次那麼擔心了。

    沒想到年紀小的瑜哥兒知道這次要回老家,怎麼著也想跟著一起回去。

    「爹,娘,你們不是說,等我年紀大了,就也讓我過去嗎?我現在年紀也大了,為什麼就不能跟過去?我又不是姑娘家,非要拘在家裡,爹也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麼好的機會,還有幾個哥哥也一起,為什麼我就不能去呢?」

    他可想出去看看了,尤其是離開父母的時候,男孩子都有這種雀躍的時候。

    張芸兒也苦惱的找到自己的二嫂,「你們說這些小子們,一個二個都是怎麼回事兒?琅哥兒這小子現在也要造反了,聽他哥哥要回老家,非要跟著過去,不跟著過去,就要鬧著不吃飯,絕食,把我給氣的!」

    李梨花說道:「我這邊也有一個呢,都是不省心。」

    「那二嫂,該怎麼辦呢,總不能就答應了他們,讓他們都跟過去吧,」張芸兒問道。

    可是不答應,又怕他們自己有主意,到時候偷偷的跟過去了,那就糟糕了。

    家裡就兩個兒子,都跟著去了,到時候出了意外,那她可是想哭都沒有地方去哭了。

    只是這幫孩子,真是不省心,怎麼就不瞭解他們的苦心呢?

    雖然趙琪當爹了,可是在他們眼裡,還是孩子啊,讓這群孩子出去,那真是太不讓人放心了。

    可是幾個大人商量完畢後,卻同意了這幾個孩子同去。

    張芸兒對趙土生說道:「他爹,琅哥兒才幾歲啊,你也忍心?」

    趙土生說道:「現在外面也太平,讓他們幾個小輩回一趟老家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總不能把他們一輩子拘在家裡吧,那樣不就成了姑娘了?人多一些,還更安全一些,不然都養成了少爺了,那可怎麼辦?」

    他那麼小的時候都在地裡幹活了,可是自己兩個兒子,還從來沒有下地幹活呢,真正的成了少爺了。

    張芸兒聽了氣得不行,這都叫什麼話?她的兒子好著呢,哪裡就成了姑娘家了?簡直是胡說八道!

    張芸兒見說不通趙土生,就又去找李梨花,想著只要二嫂不同意,就是二哥那邊也不敢對二嫂說個不字。

    結果到了李梨花這邊,沒想到二嫂也同意了。

    張芸兒說道:「二嫂,你怎麼就答應了呢,他們還那麼小呢,您真放心?」

    李梨花說道:「瑾哥兒已經答應了,我,會好好照顧弟弟的,我想著,這也是他們的一次鍛煉的機會,鳥兒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自己學會了覓食,以後才不會餓著,讓他們經歷多一些,以後遇到事兒才不會慌張。」

    雖然話是這麼說,可是二嫂你就真的一點兒也不擔心嗎?他們可都還小呢。

    但是張芸兒知道,二嫂都這樣說了,恐怕很難改變主意了,她真是欲哭無淚啊。

    只能趕緊回去,多準備一些東西,然後免得路上缺衣少食的了。

    不過,聽二嫂說,二哥這邊還派了一些人高馬大的侍衛跟過去,安全問題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了,只希望孩子們能好好的過去,一路平平安安的。

    聽到何蓮也要一起去的消息,張芸兒就更放心了,不管怎麼說,隊伍裡有個女的,那這些小子們就不會胡鬧了,何蓮不僅是他們的表姐,還是他們的嫂子,所謂的長嫂如母,她更細心一些,路上的生活起居,有了她照顧,才更妥當。

    不管怎麼說,這些孩子們在二月底的時候,就出發了,家裡一下子空了出來。

    老趙頭還想著自己也能跟回去一趟,不過到底沒有成行,因為他跟過去了,大家還要分散精力照顧他,所以還是算了吧,畢竟何壯不過是小輩,有這麼多的表哥和表弟給他幫忙去,他不管是面子還是裡子都已經足足的了。

    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都被交代過,關於趙春花的事兒,可別到時候遇到趙春花,就被趙春花三言兩語給打動了,然後把人給帶回來了。

    其實對於這個大姑姑,瑾哥兒他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也不會沒有腦子的,就著了這個人的道,不過瑜哥兒和琅哥兒還小著呢。怕他們年少不懂事,就被人利用了。

    等李梨花收到他們從老家送過來哦信,都已經是三月下旬了。

    何老太太知道自己快要過世了,可是為了不耽誤自己孫子的婚事,所以就硬撐著,直到何壯把新娘子給娶進門,三朝回門之後,何老太太才撐不住,這才病情惡化,哪怕有這邊從京城帶來的大夫過去看,也已經不成了。

    所以他們就又留在這裡多呆了一段時間,何老太太過了不多久,就過世了,在何家,經歷了喜事,緊接著就又辦了喪事,大家都是親戚,幫忙招呼,也是應該的,而那老家的人,看著京城裡來了這麼多的公子少爺,都是給何家撐臉面的,自然對何壯就更不敢小看了,以前只是聽說何壯的舅舅是在京城當大官,那是沒有親眼看家,可是現在實實在在的見識到了這些大家公子的做派,恐怕以後想找何壯麻煩的,就沒有了。

    把何老太太的喪事辦好了,他們就要啟程出發了,趙家莊那邊堂兄弟幾個都去祠堂祭拜了祖宗,和族裡的幾個長輩家裡吃了幾頓飯,留下了從京城帶來的禮物,在人們依依不捨的眼光下,他們就要離開出發了。

    估計家裡人接到他們的信的時候,他們就在路途上了。

    只是京城裡官場上卻緊張起來,是因為河南那一代,進入夏天的時候,有個地方連續下了十幾天的雨,到現在都還沒有停下來,眼看著就要氾濫成災了。可是當地的官員卻沒有重視,結果一個地方的堤壩就決了堤,一下子淹了十幾個村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