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1.第141章 私奔 文 / 蝶染衣
那時的林楓晚,備受後宮中妃嬪的推崇,皇后更是器重她,在宴席上,將她所做給皇后的玉蘭花釵親自賞給她戴,這樣的榮耀,不是人人能有。
這一切的榮耀,都只為她有一雙巧手。可是當時她不過二十多歲,怎麼會像老人一樣雙手顫抖?
聽了崔典制的回憶,葉疏煙覺得,那時候林楓晚的身體說不定就已經出了問題。但是,會是什麼問題?
崔典制繼續說道:「看到林司珍的手,不住顫抖,我當時就很擔心,多了句嘴,問她:『林司珍,你可是覺得冷?奴婢去司制房拿件披風來給你罷?』誰知就是這一句話,竟讓林司珍大發雷霆。她平時脾氣很好,想不到如此喜怒無常,也許是覺得我笑她手抖。我嚇了一跳,心想只要我不出聲,她罵幾句也便罷了。誰知罵了幾句,還不解氣,竟自己將正在製作的首飾給拆了個七零八落,一邊拆,一邊哭了起來。」
葉疏煙聽了也有些吃驚,喜怒無常也就罷了,可是林楓晚年紀輕輕就當了司珍,又怎能是一個喜怒形於色、說怒就怒、說哭就哭,連自己的情緒和雙手都控制不了的人?
這樣的異常,若是她的身體發出的警報,那麼就是說,那個時候她已經病了。
可是除了更年期綜合症,葉疏煙還沒聽過,有什麼病會令人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的。但是林楓晚二十多歲,怎麼會有這樣的綜合症?況且她還有身體發顫的跡象。
「那麼,後來呢?她這樣的病症,該找御醫看看才是啊。」葉疏煙問道。
崔典制搖了搖頭,道:「不找御醫還好,正是因為找了御醫來問診,御醫發現林司珍的皮膚起了幾個紅疹,有疫病的跡象,王尚功才急忙讓人搬出了竹沁園,將林司珍禁足在裡面……」
至於林楓晚禁足之後的事,外人便不得而知了。說到林楓晚因病被禁錮時狀若瘋癲的樣子,崔典制怎麼也不信她是真的失蹤了,忍不住露出惋惜之色。
「當時,負責看管林司珍的有兩個內監,其中一個跟林司珍一起賣身入宮的。林司珍被人發現失蹤之後,那個內監也不見了。後來有侍衛說,在東承天門看到那個內監出宮辦貨。當時,王尚功和幾位女官,便猜測他們二人早有私情,所以私逃出宮了。」
葉疏煙驚訝極了,這林楓晚的任務,難道不是和江燕來她們一起控制六尚局嗎?她的目標應該是尚功之位,而不是和一個太監私奔。
聽著崔典制的描述,看起來事情根本不是葉疏煙想像的那個樣子。
林楓晚先顯現出情緒波動,然後被禁足,那個和她一起入宮的內監,便被調來看管她。
然後,他們二人就一起失蹤了,這看起來簡直就像是一次蓄謀已久的私奔。
怪不得這件事被瞞得這麼嚴密,甚至沒人去詳細查探。
一是因為,宮裡出了這種醜事,不可張揚,所以從太后那裡便壓了下來;二來,知情的女官,都以為林楓晚是私奔了,誰還會懷疑她還在這個竹沁園中?
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葉疏煙知道不是,江燕來和崔典制也知道不是,林楓晚的弟弟林崢更加不會相信。
也只有他們幾個相信林楓晚,執著地尋找著她失蹤的秘密。
和崔典制談過以後,葉疏煙的心,彷彿天上那清寒月光,落進冰冷的湖水裡一般。
林楓晚在失蹤前就已經出現「病症」,但是因為這些病症並不太像一種病,所以林楓晚自己都不曾放在心上。
尚功局的人,平時忙得很,就算是女官們,有點頭疼腦熱,也都不敢告假休息,有時候幹幹活發發汗,很快便好,所以大家也懶得為這樣的小病去麻煩御醫。
因此,林楓晚的病情越來越重,最後便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思想,連她的皮膚上都顯現出異樣的紅疹。
兇手到底使用什麼方法,經過這麼長時間,讓林楓晚慢慢發病?
她又會是誰,和林楓晚當時有怎樣的利害衝突?她還在宮裡嗎?
葉疏煙的心,像灌了鉛一般,沉甸甸的。走到了夕醉苑,崔典制告辭先回去,葉疏煙便獨自走回竹沁園。
這一段路並不長,只是卻很冷。兩側的圍牆雖然不高,但卻向一個通風道,寒風迎面撲來,將風燈吹得隨風狂擺。葉疏煙身上的雪白披風也被吹起來,她一隻手也無法裹緊披風,凍得瑟瑟發抖。
到了竹沁園,只見祝憐月和楚慕妍的房間都還點著燈。看著那溫暖燈火,她竟有種回到家裡的安穩之感。
聽見葉疏煙關上院門、搭上門閂的聲音,祝憐月和楚慕妍都走了出來。她們沒睡,本就是在等葉疏煙。
看了一眼自己的房間,輕聲問道:「照我說的做了吧?」
楚慕妍將她和祝憐月拉進自己房裡,說道:「我和憐月天黑後才從尚功局回來,然後就去了寢苑的洗浴房沐浴,耽擱了好半天才回來。」
祝憐月補充道:「而且照你的吩咐,沒有接近你的房間半步。」
葉疏煙點頭一笑:「好,讓我去看看。」說著,便跟祝憐月和楚慕妍一起,走向她自己的房間。
風燈的燭光,從下方的空隙裡照在地上,這裡的光,沒有燈籠外壁的遮擋,顯得很亮。
儘管它照亮的區域,就只有腳下的那麼一小塊,但已經足夠。
通往葉疏煙房間的青石台階上,本來撒了薄薄一層粉末狀的青色細瓦土,因為撒得均勻,不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在葉疏煙的屋後雜物堆裡,堆放著很多青瓦。那青瓦本是遮蓋屋頂用的東西,和青石的顏色有些接近。葉疏煙就打碎了一塊,用兩塊青瓦互相摩擦,青瓦就會磨出極細的粉末。
她就是收集了這些青色粉末,用紋理不太密實的稀布,像篩麵粉一樣,將這些粉末篩落在台階上。
這樣,只要有人走過這個台階,就會留下腳印。
葉疏煙中午回來,定下了「引蛇出洞」之計。後晌又大搖大擺戴著大東珠項鏈去尚功局晃了一圈,引發了眾人的爭論,宣揚她即將成為司制的事。
她相信,敵人一定會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