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十章 白銀換翡翠 文 / 莊不易

    既然是對方的大老闆,汪雲翼汪三爺出面拍板,事情也就好辦了,李永吉很快就得到了三千兩白銀。

    不過,汪雲翼給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三千兩銀子的銀票,這銀票就出自汪家自己的錢莊——聚豐錢莊。

    這倒是也可以理解,因為三千兩白銀,那就是真真正正淨重三千兩的東西,按照平均值36.5克一兩算的話,那就是109.5公斤!這麼一筆銀子,李永吉可拿不動,就算能拿動,出去也是太惹眼了。

    至於銅錢,就更不用提了,三千兩銀子能換420萬枚銅錢,按照一文錢3克重的話,就是12.6噸,能壓死人的。

    相比而言,銀票就輕飄飄的一張紙,最是合適不過。

    此時的清代,票號業務已經相當發達,北方就不用提了,日昇昌已經是天下聞名,而在江南地區,雖然因為太平天國運動而遭受過重創,但蘇滬杭畢竟是天下最有錢的地方,且暫時沒有遭受太多戰火,因此這裡的票號業務也是相當繁榮。在蘇滬杭地區,交易只要超過五百兩銀子的,大都直接用銀票來支付。

    這時期蘇滬杭的票號業務,由於還沒有經歷戰火,相對還比較平均,雖然也有晉商等其他票號插足,但主要還是徽商把持,像汪雲翼所在的汪家,其實也是徽商的一份子。

    徽商在此時的能量還相當強大,是後來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特別是太平軍攻打蘇南之後,沉重打擊了這個群體後,才導致票號業務嚴重受挫,這才有了後來的胡雪巖以及晉商的崛起。

    簡而言之,汪雲翼給李永吉銀票,是實實在在為李永吉著想,按說是大家都方便的事情,然而李永吉自己卻不這麼想。

    在李永吉看來,錢莊票號跟銀行是一樣的機構,實際上都是一種貨幣信用體系,要想維持下去,就必須有一個穩定而強大的保障,讓票號的開具方,也就是讓錢莊能夠健康的經營下去。

    而此時在清朝的票號業務,其實都是建立在民間的一種貨幣信用體系,並非是由國家政府的信用作保,本來抗風險能力就有限。再加上他知道太平軍馬上就要進攻蘇南,那麼此時要這些銀票,如果不及時換出真金白銀,一旦等局勢糜爛,錢莊倒閉,就只能變成無法兌現的廢紙。

    就算太平軍來進攻還需要時日,但李永吉既然能跟現代社會做交易,那麼銀票對他來說就根本沒用,還是真金白銀最好用。

    正因為如此,所以李永吉強烈的要求不要銀票,而是都換成等價的黃金。

    黃金此時的市價兌換價,跟白銀的兌換比是1比15,三千兩白銀,就是200兩金子,7.3公斤重,就算不靠李進寶幫忙,李永吉自己也能輕鬆帶走。

    然而這個要求卻讓汪雲翼為難起來。

    這倒不是說汪雲翼想反悔,或者他的銀票是亂開濫發,實在是因為此時清代都是銀本位制度,那麼作為錢莊,壓箱底的貨幣,也主要是銀子跟銅錢,而黃金則相對較少,很多錢莊甚至壓根就沒有黃金。

    很不巧,汪雲翼負責的聚豐錢莊,此刻就沒有多少黃金,至少無法立刻兌換處二百兩金子。聚豐當裡倒是有一些金器,但那量太少,而且有不少都不是死當,不能亂賣。

    聽到這裡,李永吉也沒有強人所難,只是要求汪雲翼現在能拿多少黃金就拿多少出來,另外一半則可以用翡翠鑽石來抵,這是李永吉多少有些瞭解的領域。

    此時的大清朝,鑽石雖然少見,老百姓也不怎麼認,但翡翠卻是真正的全民寶石。

    翡翠在清代也叫緬甸玉,早在明末清初,針對翡翠的開採以及製造,就形成了專門的行業。到了咸豐年間,民間的翡翠製品保有量十分龐大,而且分級也比較明確,只要稍微有些身家的人,大多能分出翡翠的成色好壞。

    因此,在聚豐當裡,找鑽石雖然比較難,但弄翡翠卻不是難事兒,再加上如今是亂世,玉器不值錢,很多人都拿來典當,所以在這裡隨便一劃拉,就能挑出一堆品質上乘的翡翠製品。

    最後,李永吉挑了兩對質量上乘,做工精緻,由3分水的老坑玻璃種製作的玉鐲子;一整套帶著6個杯子,一大一小2個茶壺,全部使用冰種翡翠製作的茶具;還有一個鴿子蛋大小的玉扳指,是通體帝王綠的上等玻璃種!

    而這幾樣東西雖然不多,在李永吉也看出來是精品,如果到了現代社會必然價值連城,可在這裡卻只作價兩千兩銀子!

    至於剩下的一千兩,李永吉考慮到還要買房子,而且銀票在此時確實好用,於是就收了銀票,反正給張信達這些翡翠的話,價值應該足夠了。

    也就是看到這些,李永吉才開始感歎,那張信達果然還是紙上談兵,什麼倒騰銅啊之類的,那些在以後或許是不錯,但在起步階段,還是倒騰這些昂貴的翡翠玉器,性價比才更高啊。

    李永吉在那裡暗自開心,殊不知這種交易方式也讓汪雲翼十分開心。

    要知道,如果李永吉要白銀或者要黃金,都要佔用他一大筆真金白銀,也就是流動資金,但如果只是要這些翡翠玉器,那實際上他是佔了便宜的。

    所謂亂世黃金盛世玉,如今已經是亂世,玉器本就在不斷貶值,聚豐當收購這些玉器,其中一個很大的收入,是要賣給外國人換銀子的,但隨著數量越來越多,這東西也開始不值錢起來。

    能用這些玉器換李永吉的銀子,那是再合適不過,光這用玉器代替銀子的舉動,汪雲翼就節省了最少四分之一的錢,這還是給了李永吉一個內部價,要按照正常的賣價,他怎麼也得節省二分之一。

    可以說,這種用銀子換玉石的方式,雙方都是真正的皆大歡喜。

    等交易完畢,本來李永吉就想立刻回去的,但汪雲翼忽然拉住了李永吉,熱情洋溢的說跟李永吉一見如故,十分歡喜,想多親近親近,又說天色不早,強烈要求請李永吉一起吃飯,而地點就是邀月樓。

    邀月樓實際上是一傢俬娼妓館,不過在這個時代,妓館大都不止是單純提供色·情娛樂服務,也提供諸如飲食、住宿等服務,且單純就飲食跟住宿兩項來說,那也是比一般的客棧酒樓強的多,自然,價格也貴的多。

    就比如說這個邀月樓,據說樓主原先就是一位蘇州名妓,後來年老色衰,又沒有找到可心的好人家,就獨自來這邊落戶,並自己開了一家院子為生。

    這位蘇州名妓本身就做的一手地道的蘇菜,自己來這邊辦院子後,也把這手藝帶了過來,這麼久而久之,這裡的蘇菜反倒成了一絕,並成了這裡的招牌,其他娛樂服務項目,反倒是陪襯了。

    邀月樓的蘇菜,又以樓主月娘親手做的魚羹最為出名,據說樓主月娘親手做的魚羹是遠近聞名,很多人想吃都得提前預約,要不然就排不上號。當然,這樣的地方,一般老百姓是吃不起的,就連李永吉,別看家中也算小康,但記憶中好像一次也沒去過,至於他那個便宜老爹李正祥有沒有自己偷偷來過,那就不清楚了。

    本來李永吉不想去的,倒不是他對這種場所沒興趣,純粹是他現在事情多多,不想多生枝節。但汪雲翼再三要求,還說不去不行,不去就是不給他汪三面子,且怎麼也不放李永吉走。再加上對方說的那蘇菜如何好,自己也感到肚子有些餓了,如此,李永吉才半推半就的跟了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